潮評丨「打工人」勇闖音樂圈,請相信「你的太陽」終會升起

2024-10-19     錢江晚報

潮新聞客戶端 評論員 王彬

王天陽。

最近,有一首歌,擊中了年輕人的心房。在綜藝《有歌2024》第二期節目中,一位名叫王天陽的普通職工和歌手楊坤一起,唱了一首《你的太陽》,引爆全場,並在網上引發了大量關注和討論。

唱出了激情、澎湃與力量,傳遞著不屈、夢想與希望,現在,這首歌被很多人「單曲循環」,讓人大呼「上頭」「根本停不下來」。尤其是「被土壤遮住了那道光又怎樣,還有我擁抱你成為你的太陽。」「現實總是囂張,帶給你沮喪,別忘了,逆著風的方向才能夠飛翔,抬起頭,笑著面對一切,那叫做成長。」等歌詞,代入感、適配感很強,貼合社會情緒,讓年輕人狠狠共情共鳴了。據悉,在2024青年電影周(浙江)開幕式上,王天陽也即將唱響這首歌,再一次將「期待值」拉滿。

這並不是《你的太陽》第一次火爆網絡。在巴黎奧運會期間,每當重要時刻、精彩瞬間,無論榮光或遺憾,這首歌總會在我們的耳旁響起,撩動著我們的心弦,也成了大家公認的奧運會專屬BGM。如今,再聽到這首歌,人們腦海里會出現王楚欽、孫穎莎、全紅嬋、石智勇等運動員的身影,也會出現那個一直在堅持在努力且不放棄的自己。

《你的太陽》再出圈後,同樣觸動我們的,還有這首歌的「留言區」,其宛如一個可以傾訴的「樹洞」一般,記錄、承載和訴說著大家的心聲與故事。「在人生低谷期,躺在10平方的出租屋裡,反覆聽這首歌,聽著聽著就哭了。」「高考復讀三年,終於去了夢想的大學,以前所有的努力都值得,我看到屬於自己的太陽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聽了這首歌,更能理解這句詩了。」 因為這首歌,才知道,我們的心,原來靠得那麼近。

其實,這首歌又何嘗不是王天陽自己成長經歷與心路歷程的縮影和結晶。其本人住在北京五環外,而工作地點卻在二環,每天單程開車就需要一個半小時,而他也只是萬千「打工人」之一,據媒體報道,全國有超800萬「打工人」每日通勤上百里。王天陽可貴的地方在於,即使24小時都要為工作「待命」,即使在現實中匍匐掙扎,亦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追求,沒有被現實所真正束縛住,更沒有丟掉堅持和前行的勇氣,而是抽出一切可能的時間和精力,撲在所熱愛的音樂上。

這是勇於打破「班味兒」枷鎖,踐行「我命由我不由天」精神,讓自己的靈魂得以安放的一個「典範」,在理想與現實中自由切換沒有陷入「內耗」,給所有打工人「打了個樣」。就像歌里唱的那樣:「要學會不斷衝撞,才能衝破那圍牆。」或許你也為了生活正在職場「苟且」,但請你不要忘記「詩和遠方」。人生追求不只是「碎銀幾兩」,更要給自己一個精神棲息地和心靈歸宿,來解萬種慌張。所以,我們不妨把時間分成三份,一份給工作,一份給休息,最後那一份,請留給自己。

上一次後勁這麼足、讓人感觸這麼深、社會延展度這麼高的歌,還是《若月亮沒來》。「若是月亮還沒來,路燈也可照窗台」與「現實總是囂張,不斷挑釁和重創,你要循著溫暖,尋找耀眼的光」的歌詞,有異曲同工之妙,傳遞的是同一份光明與希望,撫慰的是大家的心靈。這樣的歌,更大的現實價值和意義在於:治癒著年輕人的「意難平」,讓年輕人遠離「精神內耗」,尋求「精神自洽」,不要丟掉「自我」。

好的音樂,總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連結人心的底氣。其極具現實主義色彩,在人文關懷的伴隨下,總能關照現實,直抵人心。從這個角度講,這些都是與人們心意相通的好音樂,是懂年輕人的好音樂。

若年輕人們,能從中獲得激勵與啟迪,感受到溫暖,得到堅定,明白「人間正道是滄桑」的基本社會邏輯,拒絕躺平與佛系,信奉「百折不撓」,不畏進窄門、走遠路,一次次把「冷灶」給燒熱,努力去見微光、闖天地,愛自己、愛生活,在相互扶持和守望相助中,做自己也做別人的太陽,成為那束「耀眼的光」,觸及夢想的彼岸,那這些好音樂就不算白創作一場。

把這樣的好音樂,以更生動更給力的方式呈現出來、傳播出去;為更多熱愛音樂的年輕人,提供追尋夢想的舞台;明白歌曲「為誰而作」「唱給誰聽」「怎麼樣才會擁有靈魂和生命」,追求人民群眾尤其是年輕人喜聞樂見的作品,這也是好的音樂綜藝該有的模樣。像王天陽這樣的追夢者,在《有歌2024》的舞台上還有很多,他們將小我與時代融合在一起,讓音樂為夢想插上翅膀,在競技中彰顯情懷,值得我們的喝彩與尊重。我們更期待有生命力的歌手、歌曲和舞台,不是「過客」,而是這人世間的「常駐嘉賓」。

「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46054254e82f0851d42e8e78b2bcd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