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大家談 | 緬甸化妝品協會:7成化妝品靠進口

2023-12-04     青眼

原標題:趨勢大家談 | 緬甸化妝品協會:7成化妝品靠進口

編者按: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出口總值為348.61億元人民幣,累計同比增長26.6%。中國化妝品出海正當其時。

同時,中國化妝品品牌如何由量變引發質變,在國際舞台上占據一席之地成為時代的新命題。在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美麗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之際,青眼《趨勢大家談》欄目採訪了來自緬甸、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協主要成員國,以及法國、歐洲等地化妝品行業協會的負責人,解構全球美妝市場趨勢、法規要點,助力企業走出去。本次採訪的是緬甸化妝品協會副會長Thant Zaw Ko。

Thant Zaw Ko(中)、青眼創始合伙人蔡朝陽(右)

青眼:2022中國出口至RCEP成員國的化妝品總額達15.1億美元,同比顯著增長53.8%,RCEP成員國逐漸成為中國化妝品出口最主要目的地,作為成員國之一的緬甸,請您向我們介紹一下緬甸國內的化妝品市場,例如市場規模、主要品牌等。

Thant Zaw Ko:東協有十個國家,這十個國家總共有6億人口,根據歐睿的數據,東協地區的化妝品市場總規模達到了330億美元。緬甸的化妝品市場規模約為10億美元。

同時,緬甸70%的化妝品依賴進口,緬甸一直從中國、韓國和泰國大量進口化妝品。青少年喜歡使用韓國和泰國的產品,這主要受到韓國、泰國明星和電影的影響。目前,向緬甸出口化妝品最多的兩個國家是泰國和韓國。聯合利華和寶潔是緬甸的主要國際品牌企業。

至於本地品牌,在緬甸略有不同。在緬甸,我們將傳統草藥化妝品稱之為Thanakha。Thanakha在本地人中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Thanakha是一種由磨碎的樹皮製成的糊狀物,它是緬甸文化的一個獨特特色,通常用於面部,有時也可塗抹在手臂上,而且男性和青少年也有使用。

青眼:在中國,護膚品有顯著增長,超過了彩妝。那麼緬甸或東協的化妝品行業特點是什麼?

Thant Zaw Ko:我們會更加注重自然。在過去的時間裡,不僅僅是在緬甸,而是在東協國家都有所改變。我們超過6億人口中,有一半是穆斯林。這意味著如果你的產品不符合清真標準,就無法將產品投放到那些有特定要求的國家。

緬甸的消費者也更青睞天然物質,因為他們認為與其他化學物質相比,天然物質更溫和對皮膚和頭髮更友好。許多化妝品公司開始使用更多的天然成分,比如緬甸的Thanakha和傳統草藥,其中一些也被用於傳統醫學。

青眼:本次大會的主題是化妝品法規,如果一個國際品牌想進入緬甸市場,您能否介紹一下需要注意哪些法律法規?

Thant Zaw Ko:所有東協國家幾乎都遵循ASEAN Cosmetic Directive (ACD),即東協化妝品指令。像緬甸,我們既要遵循東協的指導法規ACD,同時也要遵循當地國家的法規,我們稱作CSR,即國家特定法規(country-specific requirements)。所以,當涉及到產品,無論是什麼樣的美容產品進入緬甸,它們都必須遵循ACD指南和本地的CSR法規指南。監管機構主要做的是產品進入市場前的監管以及產品進入市場後的監管。

東協化妝品指令(ACD)是一個管轄東南亞國協(東協)地區化妝品製造、進口和銷售的法規框架。該指令於2008年首次實施,旨在使東協成員國之間的化妝品法規保持一致,並確保市場上可用的化妝品產品的安全性。

青眼:近年來,網際網路發展以及疫情影響,對當地消費者的化妝品消費觀念產生了哪些影響?有哪些明顯的轉變呢?

Thant Zaw Ko:在疫情爆發之前和之後,人們的生活方式有所不同。在疫情爆發之前,許多人會去商店購買化妝品和其他物品。但在疫情期間,大多數人不能去購物中心,他們只能通過網際網路購買商品。

疫情後,緬甸的化妝品線上銷售增長了超過200%。現在我們習慣了線上會議、網購。

緬甸的化妝品行業數字化已經取得了很多成就,電子商務帶來了一個重要的改變,並且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同時,他們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廣告營銷,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特別是在TikTok上的營銷活動。在緬甸,大概有2500萬都有TikTok帳戶,這意味著疫情之後數字化正在發揮作用。

(青眼:向世界講好中國化妝品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44b3b1e39f746337e5c69d830309c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