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責任重於泰山。一起又一起事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慘重,血和淚的教訓一再告誡我們:消防安全必須始終警鐘長鳴,必須時刻緊抓不放。那麼,我們物業服務企業到底應該注意哪方面的消防知識呢,下面就是學習時間!
一定要認真看!!!
01
Part
加強對居民
消防安全教育
Fire safety
提醒居民注意用火、用電、用氣、酒精使用等方面消防安全,提高居民自身防範意識;日常要做到「三清」「三關」防範火災。
引導居民安裝獨立式感煙型火災探測器,用於居民自家火情預警,提高居民發現初起火災的能力。
提醒居民鋰電池夜晚不要在室內充電。
提醒居民戶內失火及時報火警:撥打119報火警、按下樓層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報火警、撥打物業消防控制室報火警(消防控制室電話要告知)。
Fire safety
02
Part
消防設施管理
Fire safety
確保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最不利點壓力符合設計要求,室外地下管網老化要及時更換維修。
自動報警設備要確保設備處於伺機工作狀態,報警設備防塵罩要摘除,每年要對設備報警位置、報警性能進行測試,確保能及時報警。
定期對疏散標誌燈、應急照明燈具進行放電維護,確保電池應急供電時間符合設計要求,損壞燈具要及時更換。
樓梯間常閉式防火門要保持常閉,順位器、閉門器無丟失損壞。
03
Part
消防控制室管理
Fire safety
人員24小時值班,持證上崗,每班不少於2人。
值班人員熟練操作消防設施,熟悉應急預案內容及小區內部布局。
定期對值班人員各項技能繼續抽查考核。
體能訓練日常化,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04
Part
消防車道管理
Fire safety
保障消防車道設置符合消防技術規範要求並保持暢通,保障消防車作業場地不被占用。
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於4.0m(注意,小區地面進出口設置的道閘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時進行整改)。
轉彎半徑應滿足消防車轉彎的要求。
Fire safety
05
Part
電纜井、管道井管理
Fire safety
上下層縫隙,與本層周邊縫隙要使用防火封堵材料進行封堵,內部弱電及智能化設備供電線路敷設要規範、穿阻燃管,不要私拉亂接電線,電線要使用阻燃國標線材,專業電工敷設;電纜井、管道井內不要堆放可燃物品,門要上鎖,防止被其他人堆積可燃物。
06
Part
外牆外保溫部位
屋面及一層
公共區域管理
Fire safety
設有建築外牆外保溫系統的在主入口及周邊相關顯著位置,設置提示性和警示性標識,標示外牆外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防火要求。
外牆外保溫系統破損、開裂和脫落的,應當及時修復。
外牆外保溫系統施工時,採取必要的防火隔離以及限制住人和使用的措施,確保建築內人員安全。
禁止在其建築內及周邊禁放區域燃放煙花爆竹;禁止在其外牆周圍堆放可燃物(首層、裙房屋面、頂層屋面可燃物都要及時清理)。
與外牆和屋頂相貼鄰的豎井、凹槽、平台等,不應堆放可燃物。
對於使用難燃外牆外保溫材料或者採用與基層牆體、裝飾層之間有空腔的建築外牆外保溫系統的高層民用建築,禁止在其外牆動火用電。
火源、熱源等火災危險源與外牆、屋頂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並應加強對火源、熱源的管理。
外牆及屋面設置的電氣設備及線路(景觀燈、發光字、招牌)要定期檢查。
電動車充電棚要與外牆保持足夠安全距離。
07
Part
電動車管理
Fire safety
加強電動車充電樁建設、勸阻電動車進樓行為(電梯可加裝AI攝像機與梯控裝置聯動),不聽勸阻者、向消防救援機構進行舉報;電動汽車充電樁的設置要符合《電動汽車分散充電設施工程技術標準》 GB/T 51313-2018要求。
08
Part
高層住宅建築
消防安全要點
Fire safety
時常檢查家中的電器和線路,發現線路老化、表皮脫落或破損要及時更換。
不在室內外、陽台和窗台以及安全出口、走廊、樓梯間等公共區域堆放可燃雜物;防盜網必須開逃生窗;不堵塞占用消防通道,保持消防通道暢通。
家中常備乾粉滅火器、滅火毯、防煙面罩、逃生繩、多功能手電筒、消防手套等簡易滅火逃生工具。
突遇火災,首先要保持鎮靜,迅速判斷逃離方向,儘快撤離險地。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相互擁擠、亂沖亂竄。
不要貪戀貴重物品,把逃生時間浪費在尋找、搬離物品上。已經逃離險境的人員,切不可重返險地。
火災發生時,要選擇較為安全的樓梯通道逃生,千萬不能乘坐電梯。
火災發生時,如果你身處高樓,就沿著樓梯向下跑。向下通道被煙火封堵,可退守到相鄰樓層或房間避難。
假如摸門把手已感到燙手,此時開門火焰勢必迎面撲來,應退回房中,用床單、被罩等浸濕後封堵門縫,在窗邊尋求救援(白天揮舞鮮艷衣物,晚上揮舞電筒或敲擊金屬盆等)。
Fire safety
當今中國消防最密切的關係就是物業,城市建築都是跟物業綁定在一起的。不管是什麼物業服務企業,物業的一條重要職責,做好「消防設施的日常維護」,做好秩序、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做好自己的本分。
關注消防,珍愛生命。
文章聲明:來源——成都市新都區住房發展服務中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來源錯誤等其他問題,請聯繫我們處理。
本文不代表平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