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嘿!你來這裡幹什麼!
3月開始的這段時間,各大社交平台上突然多了很多「美式霸凌」。它們就像美式咖啡一樣,喝下第一口時你會覺得它巨苦無比,難以接受,但接受了這個苦味之後便會逐漸上癮,無法自拔;
在隨便一個平台的搜索欄里一搜,你就能獲得很多社牛正在鏡頭前努力扭弄身姿的視頻,好像他們已經對這個世界沒有什麼留戀,因此才竭力展現出自己最騷的一面。
比如南京某鄉村小學的一位語文老師就趁學生不在的時候,與另一名舞技了得的老師一起「霸凌」體育老師。
只見這名體育老師還沒走近班級門口,就看到這名語文老師從門框上一躍而下,與另一位老師親自演繹校園版的《舞法仙女》,並表示她們這間教室不歡迎體育老師;
隨後,語文老師就用畢生所學的街舞,來了一段被重力束縛著的托馬斯迴旋,另一位老師則在旁邊一直舞動,以襯托語文老師的威嚴。
從她們的話語中我們可以得知,在即將到來的周末,音樂老師和數學老師即將舉辦一場超棒的班級聯誼,但卻故意沒有邀請體育老師。
若是展現了如此氣勢,體育老師仍想參加party,就別怪語文老師一不做二不休,讓他批改語文作業了。
當然在對體育老師施加「語言暴力」的同時,兩位老師還不忘動用全身心扭動,將霸凌的一幕永遠刻在體育老師的DNA里。
到了班級聯誼的那天,體育老師還是受秦老師之邀來到了教室,語文老師見狀,當即就表示出不屑的語氣對秦老師道出美式的怒罵。
而當她知道體育老師的媽媽送他過來的時候,又忍不住用巫婆(或者說特級咒靈)般的刺耳笑聲嘲諷其尚未獨立。
既然霸凌是從尬舞開始的,那就必將在尬舞中結束。於是乎,語文老師決定與體育老師battle,再次表演了一段靈魂舞蹈。
隨著舞蹈的結束,這一視頻的主題也因為緊隨其後彈出的一段話而升華---校園霸凌屬於違法行為,不要害怕,請讓父母與老師知道,我們和你站在一起。
此時觀眾們才再次意識到這幾位「社牛」霸凌者是正兒八經的老師,她們在以惡搞視頻的形式呼籲大家關注校園當中的霸凌現象,讓霸凌者停止霸凌、讓圍觀者不再圍觀、讓被霸凌者反抗霸凌,讓這個霸凌視頻變得更有實際意義。
另外,這個世界上其實還是有在意這位老師的人的。
除了語文老師「霸凌」體育老師,還有川美學生為自嘲而霸凌川美學生、八重神子和雷神嘲諷玩家抽卡全是保底、肌肉猛男調侃觀眾全是弱雞,以及各種方言版、描圖版的美式霸凌。
在模式上,這些《某某霸凌》雖大同小異,但因為結合了各領域的特色元素和笑點,這些視頻便成為了當下各圈層當中最具趣味性的二創。
這些霸凌的萬惡之源,都來自於海外短視頻平台上的一個視頻,博主「jackjos3ph」為了調侃美劇校園霸凌的片段,而用誇張的肢體語言和改詞,將霸凌者的挑釁神態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美式霸凌的視頻在網上走紅後,有網友就將其搬運至國內,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該視頻的播放量就突破千萬,自此也吸引了一大批網友爭相模仿,讓霸凌之風席捲國內各大社交平台。
02.無處不在的霸凌
正如高中生拯救世界是日本動漫里經久不衰的題材一樣,校園霸凌也是美國影劇當中必不可少的橋段。
在《十三個原因》里,漢娜·貝克就深陷校園霸凌的漩渦中心,最終不堪壓力而選擇自殺,並留下錄音帶作為證據請求主角幫助自己;
政治正確buff拉滿的《月光男孩》,就從LGBT、種族歧視、能力歧視等最尖銳的話題當中展現霸凌橋段;
即便是一些不以校園霸凌為主線的美國影劇,也會將校園霸凌作為推動劇情的關鍵手段。例如《蜘蛛俠》中的湯普森就在校園當中對彼得·帕克施加各種形式的暴力;
就連霍格沃茲這種魔法學院都出現了馬爾福小隊刁難正派角色的現象,可見校園霸凌已經滲透到整個美劇宇宙。
從故事的構成上看,設置這樣的欺凌者不僅有利於推動故事的發展,還能夠襯托出不同立場的角色的形象,以為後續的發展埋下伏筆。
而影視作品又取材於現實,於是很多作者會收集活躍在學生群體之間的流行文化,對其進行拼接,從而塑造出一個具有壓迫感、合情合理的霸凌者形象。
不難發現,在這些校園霸凌的橋段當中,霸凌者大多都是家世顯赫的富家子弟,因為這樣的角色,通常能夠憑著家族的財力和勢力,使他們在校園中得以建立起以自己為中心的小團體,且為了鞏固和彰顯自己在校園中的特殊地位,對弱勢群體施暴。
而美國作為一個棒球大國,棒球文化早已是進入校園,成為學生課間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在早期,美式校園影視劇中的霸凌者,都是一些愛打棒球、家有豪車的少爺小姐們,以大搖大擺之姿活躍在校園當中,令其他角色畏而遠之。
隨著這些經典影視劇的影響力日益增強,這些元素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一種代表著校園欺凌現象的影視符號。
正是因為這些霸凌橋段頻繁出現於校園題材的美國影視劇當中,且各種元素都極具代表性,jackjos3ph才能做到精準的總結,並對這些元素進行誇張化、戲劇化處理,最終以「美式霸凌」的形式展現出來,在網際網路上引起巨大的反響。
儘管在現實中,中美兩國的校園文化、流行元素都差別極大,但這並不影響中國觀眾接受這種美式霸凌。
因為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美國的影視劇憑藉著優秀的劇情和敘事,而被國內的觀眾津津樂道,甚至是構成集體記憶,而在這一觀影的過程中,我們也潛移默化地接收著這些文化和元素。
這也是為什麼這種濃縮了美國校園作品特徵的美式霸凌,同樣能在中國走紅的原因,不僅是因為美式霸凌的戲劇效果拉滿,還因為這樣的模式能夠喚起觀眾對美國影視劇的印象,引起共鳴。
當這份共鳴加入了我們所熟知的特色元素後,它又能展現新的魅力成為另一種流行元素,開始流傳。
在網友們巨大的腦洞下,美式霸凌不僅能夠煥發生機,還能引出更深層的寓意。例如上述的小學老師版霸凌中,就呼籲現實當中的被霸凌者勇敢站出來,也以此引起普通觀眾對校園霸凌的關注。
有人也通過剪輯改變劇情的走向,讓美式霸凌變成美式關愛。在某個二創視頻當中,Mikey變成了一個癌症患者,當他的好友Jack得知此事後露出了無奈的苦笑,苦惱於如何幫助這位可憐的同學。
於是,他決定與另一位好友一起,邀請Mikey到公園盪鞦韆。在遭到後者的拒絕後,前兩者也沒有表現出氣憤的態度,反而是自編了一段滑稽的街舞以逗Mikey一笑,並成功將其挽留。
隨後,Bordy又提到Mikey是一個天才,而地獄並不歡迎他這樣優秀的人才。Bordy和Chad即將在這個周末舉辦一個超棒的派對,邀請了所有的風雲人物,而Mikey將會以首席的身份參與到這場派對之中。
最後這一關愛視頻以冬泳怪鴿式的雞湯和頗有趣味的尬舞中結束,讓所有的觀眾感激涕零,為這份美好的關懷投上一幣。
在評論區中,也有不少網友道出了自己的想法,讓美式霸凌和美式關愛的故事都增添了不少暖意,升華了主題(註:霸凌才是原版,評論區網友只是在玩梗)。
03.最後
當然,無論是美式霸凌的原版還是其各種分支,都經過了戲劇化的處理,現實校園生活中的霸凌可遠比這些視頻要殘酷。且不說離國內觀眾尚遠的歐美地區,僅是在國內,就有不少校園霸凌的現象。
幾乎每年,媒體都會爆出一些態度極其惡劣的霸凌者傷害他人的新聞,有的被霸凌者,甚至因為得不到及時的救助和關懷而做出某些極端行為。
在去年6月,有媒體就報道四川廣元一位14歲的高一學生,多次被高年級學生勒索錢財,在本人及其家長多次向校方尋求關注無果後,少年最終選擇了走向不歸路。
而近來最具議論性的校園霸凌新聞,定是「劉學州事件」了。這位出生就被親生父母賣掉做彩禮,四歲養父母雙亡,在校園內成為被欺凌的對象,在網際網路上慘遭集體網爆的少年,最終也不堪壓力選擇以自身的方式告別世界。
除了勒索、暴力、詛咒這些明目張胆的霸凌行為以外,對他人的漠視、冷嘲熱諷,也是一種校園霸凌,而這樣的現象,在你我身邊並不罕見。儘管在影視作品中,那些霸凌者都迎來被反擊、被懲戒,或是最終醒悟的結局,但現實並沒有虛構作品中那樣美好。
由於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這些霸凌者多是因為未達到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而得不到相應的懲罰,各方面教育的缺失也導致這些施暴者很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或者說正是因為教育的缺失,才導致這些悲劇的發生。
而在日漫領域,同樣也有不少作品反映了校園霸凌的現象。例如《咒術回戰》中的吉野順平就是一個被霸凌的學生。
原本,順平只是正常的在校園中生活,卻無緣無故地被小團體中心的女生當做調戲對象。該女生為了確認自己的地位,汙衊順平用下流的眼神看自己,進而要求幾位混混對順平拳打腳踢。
當然,順平也不願意一直當做被壓迫的一方,為了反擊,他也對那群混混放出了侮辱的狠話。只可惜這樣的反擊也只是招來更加猛烈的毒打,並將活蟑螂塞入順平的嘴裡,他的額頭上也被混混的煙頭燙出一個無法痊癒的傷疤。
同樣遭受到校園霸凌的還有《奇蛋物語》中的大戶愛,由於天生患有虹膜異色症,大戶愛被學校的同學視為異類的存在,不僅平時要遭到其他學生的冷嘲熱諷,自己的物品也時常遭到毀壞。
校園霸凌正如《奇蛋物語》中所揭示的一樣,被稱為霸凌的不僅是施暴者對被施暴者施加的歧視和暴力,還有其他學生的視而不見。
如果現實中也能像二創中的那樣,更多的人願意貢獻出自己的關懷,也許校園霸凌的結局也能像趣味橫生的美式霸凌視頻一樣,充滿著歡聲笑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3c5f34fe92ceecd5d9400602fbabc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