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LA級概念車,看豪華電動新生代風向標

2023-09-11     車訊網

9月4日,在慕尼黑舉辦的2023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上,梅賽德斯-奔馳發布了MMA平台首款車型——梅賽德斯-奔馳CLA級概念車。

官方對這款車的定義很多:全新模塊化架構(MMA)平台的首款前瞻性力作;首款搭載MB.OS作業系統的車型;梅賽德斯-奔馳新生代電動家族的先驅……

而在我看來,在如今被冰箱、彩電、大沙發等「後裝市場前移式發展」越卷越偏的豪華純電汽車市場,這款車的出現是將評判標準重新拉回了「汽車」的參考系統。

想像一下,你是否會因隔壁「小面」換裝一套BBA的內飾而心動?是否會因其加裝了冰箱、大屏或是邁巴赫座椅、頭枕而將它列入豪華車陣營?

顯然,我們心中的豪華並不是通過這些「附加價值的組裝」來完成。就像傳統燃油車一直以發動機、變速箱及底盤的三大件為衡量體系一樣,梅賽德斯-奔馳CLA級概念車及全新MMA平台帶來的也正是源自汽車本身的豪華標準和創新。

首先是能效。「我們不會停止投資,而是將更聚焦於數字化創新和能效。我們將繼續升級奔馳的產品,以確保它們能在市場上屹立不倒。但在某種意義上,CLA級概念車和MMA平台架構確實開啟了新時代。」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認為,能效在提升總擁有成本的同時也能為客戶提供更長的續航里程。或者通俗來說,奔馳帶來的是更低的充電頻率、更少的能源損耗以及更少的電費支出。

這一成果的實現來自梅賽德斯-奔馳全自主研發的全新高效電驅單元MB.EDU。其高度集成了電機、變速箱和功率電子模塊,可滿足各種車型對性能的不同需求。其中,175千瓦的永磁同步電機與2速變速箱由單一處理器中的高性能功率電子模塊統一調控,搭配碳化矽逆變器實現超高功效。功能高度整合的MB.EDU電驅單元重量不到110千克,得益於系統內部細緻入微的能耗控制,其從電池到車輪的能量轉化效率高達93%。

同時,全新CLA級概念車所搭載的熱泵系統不單能從傳動系統中提取熱量,還能從車外環境空氣中提取熱量,即便在0攝氏度以下的環境中也能為車廂加熱,最大限度減少額外加熱對電能的消耗。不僅減少了冬季用車的里程焦慮,更使該車實現了超過750公里的超長續航(WLTP工況)及低至12千瓦時的百公里電耗。

另一方面,全新CLA級概念車採用了800伏高壓電池系統,通過創新性的電芯化學成分與高度集成化設計,使電池結構緊湊、電力持久且對冷卻的需求更低,可實現250千瓦的高功率直流快充,充電15分鐘即可增加400公里續航,大幅緩解電動車補能慢的痛點。

此外,在「四個輪子」之上,奔馳也通過MB.OS作業系統引入全新數字化「新生代豪華」——在擁有純正「奔馳豪華」的同時,更具創新的人機互動體驗和功能突破。

據了解,作為首款完全運行MB.OS作業系統的車型,CLA級概念車搭載了英偉達高性能水冷晶片及遊戲引擎,通過全新MBUX超級屏的軟硬體搭配,帶來獨一無二的用戶介面與更沉浸的豪華智慧體驗。同時,L3級自動輔助駕駛的軟體、算力水平,使MMA平台車型可滿足城市交通的高度複雜性和安全性要求,並使車輛系統、傳感器和執行器實現高度聯網從而開發出基於「真實生活安全」概念的複雜安全功能。

例如,全新的兒童安全監測系統(CPD)可通過相應傳感器檢測,在車輛端、手機端發齣兒童遺留車內的警告,實時調整車內溫度,利用燈光和聲音發出求救信號,有效避免兒童在高溫天氣下被遺忘在車內帶來的危險。「奔馳的設計師們有時候花費成千上萬個小時,只為讓一個設計細節臻於完美,同時在功能上直觀、易用。」康林松表示。

和如今愈發普及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一樣,這些應對特殊狀況的功能設計雖並不常用,但恰恰是對細節的極致追求,構建出奔馳獨特的豪華體系和這家百年車企所追求的用戶價值:或許在奔馳上,你並不會看到那些K歌、大床等吸睛配置,但在那些不容易第一時間被感知的、很難成為消費第一動力的安全和品質方面,奔馳卻始終堅守著真正的「用戶為先」,真正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比如內飾,全新CLA概念車採用了創新紙質材料內飾飾件,由回收纖維和麻類植物纖維以50:50比例混合而成,具有極高的設計靈活性;皮革鞣製採用了咖啡豆殼、栗子或其他可再生原材料的提取物;即使是車內腳墊,奔馳也為其選用竹纖維編織而成。細微之處,盡顯環保理念。

比如製造,在歐洲,梅賽德斯-奔馳正致力於降低入門車型衝壓件中50%的鋼材碳足跡,而MMA平台電動車中至少三分之一的鋁材將採用可再生能源生產,使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降低40%,相當於每輛車共計減少約40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

可以說,這是一款全新的純電車型,一款純正的奔馳新生代豪華車型,更是一款突破邊界、定義時代風潮的標杆車型。

無論燃油還是電動,或許就像康林松先生在中國媒體的採訪中說的一樣,「梅賽德斯-奔馳,將一直是超越你期待的梅賽德斯-奔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3b2db3fb6b6d37c451efd01b3451c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