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道士暗戀一僧人,羞於表達,寫下一首詩,卻成千古佳句!

2023-07-30     渺茫的風景

原標題:女道士暗戀一僧人,羞於表達,寫下一首詩,卻成千古佳句!

要說起中國的詩詞歌賦,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詩詞在唐代開始興盛,也出現了很多才華橫溢的詩人,其中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李白、杜甫、孟浩然、李商隱、駱賓王、王維等男詩人,其實女詩人也不在少數,唐代著名四大女詩人有李冶、劉采春、魚玄機、薛濤。這些女詩人的文化造詣,絲毫不輸於男詩人的才華。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李冶,她的身份頗為特殊,竟然是一位女道士。

李冶容貌俊美,從小就喜歡琴棋書畫,吟詩作賦,待到長大成人,出家當了道士,一輩子未曾嫁人。她最具有代表作的就是一首六言詩《八至》,全文意境悠遠,哲理深厚,也是她一生的成名佳作,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賞析李冶的《八至》: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相傳這首詩是李冶當了女道士後,喜歡上一個僧人,但是由於是暗戀,羞於對其表白,於是自己有感而發,寫出了這首詩。在整首詩當中,「至」這個字一共出現了八次,因此稱為《八至》。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是道理淺顯易懂,細看品味又覺得道理深遠,在平淡無奇中體現出李冶的藝術造詣,可謂是精妙絕倫。

詩中的第一句說「至近至遠東西」,代表了距離感。世界上最遠的東西莫過於東西,這裡的東西和南北是一個意思,代表了距離上的相隔;而世界上最近的東西,也是東西方向,兩個人見面從各自的方向走過來,彼此拉近了距離,既可以遠,又可以近,代表了事物的相對性,引申到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人的一生總是分分合合,聚散無常,就像時而遠,時而近,世事難測一樣。

詩中的第二局說「至深至淺清溪」,我們看小溪水,一眼就望到了底,說明它清澈見底,但是天空的倒影映射在清澈的溪水中,反而增加了溪水的深度,給人以一種深不見底的感覺,說明了任何事物都有陰陽的性質,可深可淺,可清可濁,這種辯證法里蘊含著人生的大智慧。引申到人心,也是有時候深,有時候淺,讓人捉摸不透。

詩中的第三句說「至高至明日月」,天上的日月星辰離我們很遠,最高的莫過於日月星辰了,倘若一個人想要明察事理,必定要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也瞧得明白,如果只是井底之蛙,必然會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句話闡述了事物想要觀察透徹的方法論。

詩中最後一句是「至親至疏夫妻」,這句可謂是全詩的精華,對整首詩的精神內涵做了一次情感的升華,也透漏出作者李冶對愛情的美好嚮往。意思是說夫妻之間相處的融洽,可以相濡以沫,舉案齊眉,彼此共同的白頭偕老走完一生,也可以夫妻反目、同室操戈,最後分道揚鑣不歡而散。夫妻可恩愛一輩子的親密,也可以怨恨一生的生疏。想必這句話,是李冶對愛情的獨到見解,是她經歷過愛情的磨難後有感而發的佳句。詩中的最後一句真是畫龍點睛,把整首詩帶到了一個新高度、新境界,最後久經流傳,成了歌頌愛情的千古名句。

我們讀完整首詩,體會出的是一個多才的女子對愛情的美好憧憬和嚮往,又因為自己遇人不淑而發出的感嘆,喜歡上一個人,卻只能暗戀到底,是多麼的有苦難言,唯有借著詩歌,抒發自己的情懷。千年之後的我們,當聽到這首詩,不免引起了我們的共鳴,情不自禁的拿起手中的酒杯,遙祝那位白衣飄飄的女子,感謝她讓我們懂得了愛情的真諦,理解了大道至簡的智慧。

今日話題:您認為李冶這首詩寫得意境深遠嗎,你能寫出這樣的詩句嗎,歡迎在下方交流分享!

請關注國學大觀園,更多原創優質國學好文,與您共同分享,期待您的加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21ababbc354c0cfbc917f0f6e74ce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