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有些虧,吃一次就夠了

2019-09-03   讀書有范

我們常說,吃虧是福,但這樣的「福」多了,其實並不能給生活帶來什麼好處。比如,這三種虧。

01

爛好人的虧

人性本善。

有時候你會發現,總是在不經意間就做了爛好人。習慣性的對別人付出,哪怕有些人不領情,讓你時常覺得傷心或難過,可下一次,你還是會主動對別人好。

  • 朋友問你借錢,你哪怕自己資金周轉困難,也會先把她的忙給幫了。

  • 同事讓你幫她做一下工作,你也沒有多問為什麼,微笑地說聲「好的」就接手過來。

  • 丈夫對你稍微溫柔些,你就能自發自覺地把家務活全都包攬了。

有人說,爛好人本質上是一種「取悅成癮」。

有些人寧願委屈自己也要討好別人,害怕打破自己「好人」的形象,害怕被人排斥,這幾乎成為了一種慣性。

可爛好人做多了,不僅讓自己越活越累,也沒有多少人會記得感恩你的幫助,懂得疼惜你的付出。

隨著年齡漸長,我們總要明白,不是誰都值得你掏心掏肺,也不是做人,只要善良就好。

對人再好也要適度,多了就容易發爛生霉,誰也不想自己的一番好心意被人在背地裡嘲笑和利用。

比起取悅別人,更重要的是取悅自己。

爛好人的虧,吃一次就夠了。



02

啞巴虧

很多時候,你會發現,這世上,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你,哪怕是身邊最親的人。

你以為問題出在別人身上,時而自影自憐,覺得自己分外孤獨。

但有沒有想過,其實你一直都在吃啞巴虧。

被人冤枉了,你不吭聲;和人吵架了,吵著吵著你就說不出話了;給你解釋的機會,你一臉厭煩,什麼都沒說清楚就脫口而出「你為什麼不理解」。

話語權是要爭取的,真正的理解也是需要以溝通作為前提的。

沒有人是你肚子裡的蛔蟲,你不說沒有人知道你委屈,你不解釋也沒有人明白你的處境。

有些場合,不該沉默就別做縮頭烏龜,煩躁、害怕都不是理由。社會理性而現實,不會為自己發聲的人就只能吃些可憐的啞巴虧。

不要指望有誰能真正懂你,遇到這樣的人太難,在這之前,你需要學會自己守護自己。

啞巴虧,吃一次就夠了。

03

小聰明的虧

人無完人,也許有些時候,我們會在人際交往中失了分寸。

有時自以為聰明,貪圖小便宜,最後反倒被坑了一把。有時耍些小心機,以為沒人看得出,殊不知周圍的人都只是在默默裝傻看戲。

人都是在一次次的磨礪中成長起來的,當你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並不智慧,反而是別人眼裡的一場笑話時,就該明白,為人處世還是得以真誠為本。

沒有人喜歡和到處耍弄小聰明的人在一起,這世上能人太多,那些比你更聰明優秀的人也早就學會了低調做人。

不要等到身邊一個真心朋友也沒有,孤苦伶仃的時候,才醒悟,原來所有人都不傻,真正傻而不自知的,只是自己。

小聰明的虧,吃一次就夠了。




04

有些虧,本可以避免,就別非吃不可。

吃虧不一定是福,受了委屈,遭了磨難也不一定會有好運氣。

人還是需要依靠自己去長大,在一次次的打擊和磨鍊中,逐漸醒悟,什麼樣的虧該吃,什麼樣的虧絕不能吃。

生命的路上,希望你擁有,有底線的善良,有溝通的理解,有原則的聰明,無論是經歷風雨還是沐浴陽光,都能活出那個真實可愛的自己,有一寸一寸的進步,也有一路收穫的歡喜和豁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