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測CEO張振波:阿里系連續創業者,正致力於變革健康早篩賽道

2023-09-05     i黑馬

原標題:遇測CEO張振波:阿里系連續創業者,正致力於變革健康早篩賽道

網際網路在中國誕生21年,與之相關的創富故事也延續了二十餘年。80、90、00後創業者們,在網際網路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與繁榮中,不間斷地打破傳統,改變世界。並在激烈的廝殺、競爭中脫胎換骨。他們足夠勤奮、足夠執著、足夠幸運。

這些創業者中的一部分人早已聲名在外,像我們熟悉的李想、胡瑋煒、王寧……還有一部分創業者,尚且沒有獲得與能力相匹配的名聲,少有人知。遇測CEO張振波屬於後者。

出生於1984年的張振波,沒有錯失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紅利期所蘊藏的機會。淘寶崛起時,他創建了麻豆家園,微博爆火後,他又創立了微傳播,是我國第一家微博營銷平台。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他先後推出了公交鬧鈴、聲盟等產品。其中,微傳播被阿里收購,而張振波也曾因為敏銳的商業洞察力,受到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的採訪。

2018年,一次就醫後,遇測CEO張振波有了新的想法。他選擇離開阿里,撲向健康早篩硬體市場——決心打造出全國首家共享智慧衛生間,為用戶提供自動尿液檢測等服務。遇測由此誕生。區別於之前所做的短平快網際網路產品,這一次,遇測CEO張振波以健康早篩行業變革者的形象出現,開始在需要付出無數耐心和巨額資金的健康早篩硬體領域,趟出一條新路。

遇測出現之前,老百姓想要進行健康早篩,如尿液檢測,只有去醫院、體檢機構或者在網絡上買測紙等耗材三種選擇。前兩種方式,耗費時間成本較高,往往需要經歷挂號、排隊等號、排隊檢查、等結果、排隊把結果給醫生診斷的複雜流程。而第三種方式則在準確度上難以保證。受限於我國醫療資源緊張的大背景,我國健康早篩普及率遠低於歐美。

十四五規劃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張振波希望通過便捷、準確、性價比高的尿液等檢測服務,讓用戶「治病於未發之時」,降低老百姓進行健康早篩的門檻。

更大的夢想必然需要更多的付出。耗時近五年,遇測CEO張振波把「希望」變成「現實」。

經歷1500多個日日夜夜的研發改進和1500餘萬元核心成員自有資金投入後,2023年,遇測開始規模化推向市場。很快,現實給出了積極的回應。遇測迎來與萬達等2000家機構的合作。截至今年8月,遇測智能健康尿檢小便池已在全國20多個省份鋪設,C端用戶復購率10%。團隊透露,遇測接近實現盈虧平衡。

遇測健康檢測小便池效果圖

2023年9月,記者對遇測CEO張振波進行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專訪。我們聊了我國健康早篩行業的現狀和未來,遇測曾遇到的困境和驚喜,他個人對競爭、選擇的看法,以及他想構建的健康早篩「理想國」等等。

與許多創業者不同,很多人是覺得一件事情是在有98%、99%的勝算下,才會選擇著手去做,而遇測CEO張振波的決策標準是六成。

「我會看通過努力能不能將勝算提高到七成,再經過努力看能不能提到八成,提到九成,這是我做事的一貫思路。但凡讓你有成就感的事情都不是那麼容易的,太容易的事情別人早就做過了。」遇測CEO張振波說。

這可能是遇測CEO張振波過去能夠不斷推出優質網際網路產品的重要原因,同樣是遇測沒有在疫情期間倒下,迎來如今春天的關鍵因素。

01

1500多萬元和1500多個日夜

即使已經時隔3年之久,遇測CEO張振波仍然對遇測第一個落地合作記憶猶新。

那是2020年10月,西安步入深秋,天氣日漸寒冷。在聯繫了西安所有商場和景區後,終於有一家景區——西安白鹿原景區,願意安裝遇測健康尿液檢測小便池。

「很少有人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遇測CEO張振波告訴記者,同事們非常珍惜這次安裝測試的機會,很快在景區安裝了兩台設備。

新產品從推出到成熟往往要經過多次試驗、打磨、修正。由於天氣過於寒冷,安裝在白鹿原景區的遇測設備總是出故障。調試、改進過後,遇測CEO張振波帶著研發團隊在景區熬了兩個通宵,又加裝了兩個設備。這才保證遇測第一家共享智慧衛生間正常運轉。

許多同事對那兩個通宵印象深刻。「太難忘了。那兩天天氣特別冷,公共衛生間沒有座位,我們安裝了兩晚,手、腳都凍麻了。不過好在重新調試安裝過後,真有很多用戶開始使用我們的產品。」一位研發人員興奮地講道,安裝完成後的幾天我們特別激動,一群人圍在電腦前看數據變化。

第一代產品落地後,核心成員爬華山

現如今遇測智能健康尿液檢測小便池已經疊代到第八代,無論是在潮濕的兩廣地區,還是乾燥的東北地區;無論是在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無論是在水壓高還是水壓低的地區;無論是在機場、商場、景區,還是在汽車站、寫字樓、高鐵站、服務區等場景,遇測都能無故障運行。

最快僅需等待2分鐘,最晚10分鐘,用戶就可以得到包括維生素C、尿鈣等14項關鍵指標,涉及100餘種常見疾病和重大疾病的準確檢測結果。針對異常數值,遇測平台直接會給出解析和注意事項。省去用戶自己查詢比對、分析結果的麻煩。

好產品永遠不會缺少客戶,如果缺少,只能說產品不夠好。

萬達集團、中影國際影城、眾多高速服務區,均安裝了遇測的產品,遇測C端用戶數超百萬。這還是在經歷了三年疫情,今年才開始組建市場團隊的背景下,達成的結果。

對於遇測研發團隊和遇測CEO張振波來說,這個「結果」來之不易。幾年裡,他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努力。

由於是全世界第一家做共享智慧衛生間的公司,在市場上,遇測研發團隊沒有相似的產品可以參考,所有技術都需要自主研發。從零到一的過程是痛苦且無比艱難的。他們需要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和細節。儘管他們曾在軍工企業任職,有較強的硬體研發實力。

比如,怎麼能確保用戶檢測的尿液不被污染,或是被前一個人的尿液混淆?這對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至關重要。為此,他們在硬體上設置了三種傳感器,研發出一套新的清洗技術。

比如,衛生間是一個潮濕複雜的環境,而遇測的耗材需要在乾燥的環境下保存。如何保證檢測試紙從試紙盒中被吐出來後,馬上密封?為了攻克這一難題,遇測研發團隊整整鑽研了一年半。

再比如,用戶在尿尿過程中如果斷斷續續,那麼遇測採集的尿液中很可能會被抽進空氣,該如何快速把抽進的空氣排出去,以免影響檢測結果,這也是需要攻克的技術問題之一。

截至目前,遇測已申請40+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發明專利,2項外觀專利,3項軟著。

創辦遇測的四年多時間,遇測CEO張振波經歷了人生最焦慮的時刻。「四年研發,三年疫情。有一段時間我整夜整夜睡不著。有好幾次,工資差點發不出來。」張振波說。

「那你想過放棄嗎?」我問遇測CEO張振波。

「沒有,一秒鐘都沒有。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只要我的方向是對的,初心是對的,我做的是利國利民的事,我就無怨無悔。哪怕是賣房發工資,也得堅持下去。」遇測CEO張振波斬釘截鐵的回答。

後來,遇測CEO張振波找到了緩解焦慮的方式,跑步。在歷經1500多萬元的投入和1500多個日夜的研發過後,遇測也開始進入快速擴張階段。這是張振波拼來的春暖花開。

02

只做高附加值產品

商業世界的競爭現實且殘酷,不是靠情懷、夢想發電,就能把生意做大。在商言商,一個好的產品需要有好的商業模式,才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壯大。

對此,遇測CEO張振波有著清醒的認知。他一直跟團隊強調,遇測要做高附加值的產品。

什麼是高附加值的產品?

「已開發國家把沙子製成晶片,賣出很高的價值,這是高附加值的產品。我去幫別人加工一個東西,成本100元,我掙10塊錢。這是低附加值的產品。」同為智能硬體公司,遇測人工智慧硬體毛利率高於小米手機。

目前,遇測與B端客戶有兩種合作模式。針對場地方,遇測免費幫場地方更換小便池,並且支付相應租金。

遇測出現之前,公共衛生間對場地方來說是一個純投入式場所,非但不賺錢,還要購買小便池、馬桶、蹲坑等硬體,以及僱人打掃衛生。

遇測的模式則實現了以商養廁,引入遇測智能健康尿液檢測設備後,場地方無需一分錢投入,即可獲得檢測費用分成、租金等收入。

對於加盟方,遇測會以成本價將設備賣給加盟商,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加盟費。檢測收入三七分,或者四六分。其中,加盟商占大頭。如果場地能夠實現一天七、八單的業績,那麼加盟商只需一個月,即可收回成本。 遇測檢測費用為20元/次。

對於場地方和加盟商來說,這是一門付出率極低,回報率極高的生意。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遇測的模仿者,不過它們還處於調試階段。對於可能到來的競爭,張振波絲毫不擔心。在他看來,競爭會倒逼自己團隊將產品做的更好,不停更新疊代,保證領先位置。

況且,競爭對手能夠模仿遇測產品的外觀、功能,但很難模仿出遇測硬體產品如何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下,保持正常運作。遇測CEO張振波認為,這些「坑」是需要時間填的,友商一個也繞不開。

今年下半年,遇測計劃推出針對女性的健康監測智能小便池,以及婦科炎症檢測產品。圍繞公共衛生間的場景,遇測將不間斷地推出相關健康早篩檢測產品和服務。讓健康隨處可測,真正普惠於民。

「我做遇測不是為了搶醫院的生意,我們是想通過降低健康檢測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幫助用戶在疾病還沒有發展到嚴重的時候就有機會被發現。然後,通過改正生活習慣或者去醫院看診的方式,極早控制病情發展。避免等到疾病嚴重到難以治療、需要花費巨額藥費的時候,才被察覺。」

在遇測CEO張振波的理解中,遇測諸如健康監測智能小便池等產品相當於一個平台或是健康早篩基礎設施,以後遇測還可以與研發機構展開合作。將他們推出的技術比較成熟的新產品、新耗材應用到遇測設備上。如此一來,一方面,可以增強遇測服務C端用戶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研發機構在短時間內實現產品全國覆蓋。提高雙方的經濟效益。

讓遇測團隊欣喜的是,遇測共享智慧衛生間得到了海外用戶的高度認可,向其拋出橄欖枝。對於海外市場開拓問題,遇測CEO張振波表現的十分克制——海外不是遇測現階段想要攻占的市場,遇測當下的目標是在全國普及,占儘先發優勢。

03

寫在最後

遇測CEO張振波是我所採訪的創業者中非常特別的一位——時刻保持昂揚的狀態,永不言棄,永不自我懷疑。他的微信簽名是「拼搏到無能為力,努力到改變自己。」事實上,他個人的能量遠比簽名中的這句話更巨大。張振波是那種在無能為力的時候,依然能夠尋找出突破口和解決辦法的人。

或許正因如此,儘管出身平凡,並非計算機專業科班生,但憑藉敏銳的商業洞察力和做事執著的態度,他還是創造出了多個能夠創造價值和帶來可觀經濟回報的產品。在波瀾壯闊的創業浪潮中,留下印記。

活躍在中國商業叢林的企業家中,遇測CEO張振波最欣賞馬雲和李想。他認為馬雲格局很大,他的許多選擇並非出於賺錢的考量,而是真正想為社會做出貢獻。而李想則非常務實,他沒有和其他造車新勢力一樣直接推出電動汽車,而是選擇給燃油車和電動車一個過渡。

大格局與務實,同樣刻在了遇測項目的基因里。遇測不是一個單純為了賺錢而誕生的項目,它足以帶動健康早篩行業的發展和進步。但遇測又是一個很賺錢的項目,只有賺錢,才能讓遇測走的更遠。

在這個世界上,父親對遇測CEO張振波的影響最大。「他雖然是農民,但給我傳遞了非常重要的價值觀。不偷不搶,做事無愧於心。」

無愧於心,同樣是遇測團隊企業文化的的基調,是他們對待場地方、加盟商、用戶從始至終的態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0c4207f8d4af7cf90b641c22474db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