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金庸不敢再提小龍女,你看她結局多慘?金毛獅王謝遜一語道破

2024-07-06     金寶哥講故事

提及小龍女這個人物角色,很多網友都能娓娓道來。小龍女是《神鵰俠侶》的女主角,她貌若天仙、冰清玉潔,和楊過那悽美動人的愛情故事牽絆著無數讀者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神鵰俠侶》是《射鵰三部曲》之一,在《神鵰俠侶》之後還有一部《倚天屠龍記》,講述了楊過、小龍女退隱之後的江湖故事。

既然《倚天屠龍記》是《神鵰俠侶》的後續之作,為何金庸不敢再提小龍女?

一、苦命的戀人

認真看過《神鵰俠侶》的讀者會知道,這一部武俠小說和《射鵰英雄傳》大有不同。全書緊緊圍繞著「問世間情為何物」,將兒女私情、男歡女愛闡述得淋漓盡致,而最讓我們牽腸掛肚的,莫過於楊過、小龍女的情感之路了。

楊過丰神俊朗、聰明睿智,小龍女冷若冰雪、吸風飲露,二人可謂是天生一對、地設一雙。然而命運卻跟他們開起了玩笑。

楊過剛和小龍女情愫暗生,小龍女就在終南山的草地上被尹志平奪走了貞潔,還為此和楊過產生誤會繼而憤然出走。

楊過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在大勝關英雄會上找到了小龍女,可二人立時遭到了群雄的反對,就連一向對楊過視如己出的郭靖也揚起掌來,試圖擊斃這個與師父成親的孽畜。

楊過好不容易帶著小龍女衝破了封建的禮教大防,卻因為身中劇毒被迫與小龍女分別了16年之久。

16年後,兩鬢斑白的楊過在絕情穀穀底找到了小龍女,卻又在襄陽城大戰中命懸一線。幸好楊過危急關頭使出黯然銷魂掌扭轉了乾坤,再次與小龍女相依相偎。

隨後,楊過帶著小龍女在華山之巔和群雄作揖告別,就此退出了這個紛紛擾擾的江湖。的確,這一對戀人歷經了太多的磨難,需要找一個無人打擾的世外桃源度過餘生。

然而,在後續之作《倚天屠龍記》里,金庸對郭靖黃蓉一筆帶過,為何卻對小龍女隻字未提?

二、不敢再提

在《倚天屠龍記》里,金庸寫道: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為時不及。

你看,金庸不僅提及了郭靖、黃蓉、郭襄,就連在神鵰時代淪為打醬油角色的郭破虜也一併提及。可細心的讀者翻遍了整部《倚天屠龍記》,仍找不到關於小龍女的隻言片語。

不過,身為作者的金庸還是很聰明的,他借著黃衫女說了一句「神鵰俠侶、絕跡江湖」,算是順帶提及了小龍女。

可這一句「絕跡江湖」涵蓋的範圍很廣,小龍女是退出江湖而絕跡,還是遭遇了新的風波變故而絕跡?

筆者認為,小龍女多半遭遇了不幸,你且聽一聽金毛獅王謝遜說的這一番話,就會知道筆者所言非虛了。

三、謝遜的一番話

眾所周知,金庸的《倚天屠龍記》雖然標榜為《神鵰俠侶》的後續之作,但全書主要講述的是群雄如何追尋屠龍刀、倚天劍的精彩故事,似乎和《神鵰俠侶》毫無半點關係。

由於屠龍刀、倚天劍轟動江湖,群雄為了一窺刀劍的秘密無所不用其極,為此整個江湖颳起了一陣又一陣腥風血雨,就連金毛獅王謝遜也為了爭奪屠龍刀,在王盤山一役里殺了各門各派諸多好手。

可謝遜在冰火島上對著屠龍刀冥思苦想了十幾年,仍無法參悟這柄寶刀所暗藏的秘密。沒過多久,紫衫龍王來到了冰火島找到了謝遜,並將謝遜騙到了靈蛇島。

謝遜也不是蠢人,他意識到紫衫龍王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得到屠龍刀,於是他對紫衫龍王說道:「韓夫人,你號稱紫衫龍王,名字犯了此刀的忌諱,若再戀戰,於君不利。」紫衫龍王聽了謝遜的這番話之後,不由得渾身一震,原來學武之人,每日裡性命在刀口上打滾,最講究口彩忌諱,自己號稱『龍王』,此刀卻名『屠龍』,委實大大的不妙。

金庸在這裡寫得很清楚了,江湖中人非常講究口彩忌諱,而這柄寶刀的名字喚作屠龍刀,一個「屠龍」勢必會得罪那些與龍有關的豪傑。

可紫衫龍王出生於波斯,郭靖黃蓉打造屠龍刀之時,中原壓根就沒有紫衫龍王這個人,直到郭靖黃蓉為國捐軀、直到襄陽城破,紫衫龍王這才從不遠千里地從波斯來到中原。

等於說郭靖打造屠龍刀之時根本不知道紫衫龍王這個人物,可小龍女呢?她的名字里可是含有一個「龍」字。但該如何解釋郭靖依舊鑄造了這一柄屠龍刀?難道他不怕得罪楊過和小龍女麼?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郭靖在鑄造屠龍刀前,已經聽聞了小龍女香消玉殞的噩耗了。隨著小龍女離世,郭靖鑄造一柄屠龍刀自然不會再得罪誰。

那小龍女遭遇了什麼變故?

在《神鵰俠侶》的原著里,金庸明明說小龍女體內的劇毒深入五臟六腑,就算有靈丹妙藥也無力回天。既是如此,小龍女又怎麼能憑藉寒潭裡的白魚將體內的寒毒去除乾淨?最多只能利用白魚暫時壓住了體內劇毒。

同時,小龍女在離開絕情谷的時候,對楊過說了一句「想是好了」。這個「想是好了」充滿了無限可能,小龍女回到古墓之後,沒了白魚輔助的她會不會毒性發作?

這樣一來,不僅能解釋郭靖為何敢打造屠龍刀,也能解釋黃衫女的風格為何不像古墓一脈,更能解釋金庸為何不敢在《倚天屠龍記》里提及小龍女,只因小龍女回了古墓沒多久就撒手歸西,金庸擔心遭來讀者的強烈反對,這才將小龍女之死暗藏在原著里。

只有仔細品讀、反覆推敲,才能領悟金庸的言下之意。金庸先生的此等功底,著實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081ad201ef4b92d0e4446f826e306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