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話說「端午節」的由來,這事得從「飛天在天」說起

2024-06-10     墨香茶謠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

提到它的由來可謂各本其源

有「龍圖騰祭祀說」、「屈原說」、「伍子胥說」、「曹娥說」、「時令節氣說」等等……

其中,因紀念屈原而興是其最為流行的民間(官方)解釋,但是一直到南北朝時才真正確立並形成傳統節日。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端午節是每年的五月初五,「端」有「初始」的意思,所以「端五」就是「初五」,按照曆法,五月是「午」月,因此「端五」就漸漸變成了「端午」。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飛龍在天 圖據深圳天文台

然而,早在上古時期端午節就已起源。它的來歷,還要從天上講起。

端午節源於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的圖騰祭祀,是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演變而來。

古人通過天象來確定時間,指導農事: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於夜空正南中央處於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

先民們以天干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干承載天之道,地支承載地之道,設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古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通用天干地支,根據干支歷,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午月午日謂之「重午」,而午日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稱為「端陽」。

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說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即說端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稱為「端五節」。

漢·蔡邕《月令章句》

唐大中十年(856)的張敖《新集吉凶書儀》中有《端午相迎書》:「喜逢嘉節,端午良辰,獻續同歡,傳自荊楚。但慚羈泊,何可申懷,空備團粽,幸請光臨。」

南宋時期的《歲時廣記》:「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起源可能隨著時光的變遷,隨著地域、文化、歷史而有所差異,但作為中華民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無論是「越地祭龍說」、「紀念屈原說」又或是「時令節氣說」、「祛病防疫」等等,都在不斷豐富著端午的文化內涵。同樣,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艾草等等的民俗,都體現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承、家國天下精神的賡續和人們對於美好生活嚮往:

1、龍圖騰祭祀說

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說到,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原因在於這些活動都和龍有關:

1、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2、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3、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蹟。

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起源至少在四五千年前以龍為圖騰的古代長江中下游的百越民族,他們「斷髮文身」來模擬龍形,以避免傷害。《漢書》記載:「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他們將粽子投到江河中是為了祭祀龍神;而將舟船刻畫成龍形在水面競渡,也是對龍的圖騰崇拜。後世關於屈原、伍子胥等人的傳說都是逐漸融入到端午節的習俗中來的。

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2、三代夏至節說

亦有民俗學者認為,端午節起源於三代時期的夏至節。在夏至這一天,人們會進行一些慶祝活動,後來這些活動逐漸與端午節融合。

3、春秋介子推(?-公元前636年)

東漢蔡邕《琴操》中記載,五月初五紀念介子推。蔡邕描述道:春秋時期,晉國發生內亂,史稱「驪姬之亂」,重耳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介子推是隨從晉文公重耳出亡的有功之臣。當他們一行流亡到衛國五鹿時,重耳連餓帶病,奄奄待斃,介子推為救重耳一命,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來,奉獻給重耳,這就是有名的」割股奉君」典故的來源。後來重耳返國做了晉國的君王,大賞功臣時,卻忘了曾割股救己的介子推。

為此,介子推有些怨氣,寫了篇《龍蛇之歌》,隨後就背著母親躲在綿山。

晉文公聞訊,親自帶領人馬前往綿山尋訪。誰知綿山蜿蜒數十里,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竟無法可尋。為逼介子推出山,就下令燒山。沒料到大火燒了三天,連介子推的影子也沒見。大火熄滅後,只見介子推和他的母親抱樹而死。晉文公傷心至極,厚葬他們於綿山下。

為了懷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五月初五不得生火,並且將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且將放火燒山的這天定為寒食節,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而粽子作為寒食的一種,五月初五端午吃粽子就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流傳了下來。

端午是紀念介子推這一說法出現在東漢末年,後來之所以不再流行,是因為人們更多將介子推和寒食節聯繫起來,到了唐代寒食節成為一年中的大節,兩個節日都紀念介子推不大恰當,再加上屈原和端午節的故事廣為流傳,因此端午節紀念介子推的說法就鮮為人知了。

4、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

勾踐,姒姓,又名鳩淺、菼執,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和吳國爭霸失敗之後,在范蠡的輔佐下,經過臥薪嘗膽,越國很快恢復實力,最終擊敗吳國。

在恢復實力過程中,越國做了很多事,充滿了陰謀和智慧。但有一條是:以划龍舟來操練水兵。這麼做是不讓吳國發覺越國練兵的動機。《越地傳》中對此有記載。

由於勾踐練兵採取的划龍舟的方式,而如今端午划龍舟比賽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項目。因此有人說,端午這個節日,也是為紀念勾踐而設立並沿襲的。

5、春秋末期的伍子胥(前559年-前484年)

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末期的伍子胥。

伍子胥先祖伍舉,以正直進諫楚莊王而得名聲,因此其後代於楚國亦有名聲。伍子胥家族因在楚國被迫害,投奔吳國。受吳王闔閭重用,大破楚國,北鎮齊晉,南服越人,官拜相國公。

吳王夫差繼位後,伍子胥認為應一舉消滅越國,但是夫差為伯嚭所讒,不聽「聯齊抗越」的主張,前484年便贈伍子胥劍,賜自盡。子胥憤恨自刎,留下遺言,要家人於他死後把他的眼睛挖出,掛在東城門上,親眼看著越國軍隊滅掉吳國。

吳王夫差極怒,把伍子胥的屍首用鴟夷革裹著拋棄於錢塘江中。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勾踐所滅,夫差羞於在陰間見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雙眼後才舉劍自盡。

由於伍子胥屍沉於錢塘江之事比屈原投江為早,有些文獻則認為,中國端午節的習俗與伍子胥有關,而非屈原。

6、屈原(約前340年-前278年)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20多歲時便受到楚懷王的信任,先後做過左徒和三閭大夫的官職,地位相當顯赫。

但是賢臣自古多磨難,屈原的內修弊政、聯齊抗秦的主張,遭到了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於是屈原被放逐到了漢北。公元前292年,屈原回到了楚國,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主張,楚懷王聽信讒言,又把他放逐到了江南。這兩次,屈原過了20多年的流浪生活。

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國大將白起攻破楚國都城郢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於是選擇以死明志,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

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7、曹娥投江尋父(130年-143年)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是曹盱,是一個巫祝,在五月初五迎伍神(伍子胥)的祭祀活動中溺亡於舜江,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

之後就投瓜於江,並說「父在此,瓜當沈。」(「沈」即「沉」)。意思就是若這裡是父親屍體的位置,那麼,這個瓜就會沉下去。

過了17天,瓜順江飄流,忽然下沉,曹娥認為這裡就是父親屍體的位置,就投江於此,五日後曹娥的屍體抱父屍浮出水面,周圍的百姓將他們倆打撈上來,將曹盱與曹娥父女分別鹼棺安葬,以寄託鄉人們的哀思與敬意。

後來,人們並在曹娥投江的地方建立了曹娥廟,將舜江改為曹娥江,還有著名的《曹娥碑》一文作為佐證,五月初五就變成紀念曹娥的節日了。

1093年,宋哲宗敕建了曹娥廟正殿。1110年,宋徽宗敕封靈孝夫人。也是在宋理宗的時候,封其父為和應侯,其母為慶善夫人。元朝1339年,又加封慧感夫人,朱元璋都親自來祭拜過,清朝同治五年(1865年)加封靈感夫人,欽賜「福被曹江」匾額。

8、惡日說:端午插菖蒲、艾葉以驅鬼

古代以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所以,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為了避「端五」的忌諱,稱之為「端午節」。

《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此日生的孩子,將不利於其父母。

東晉大將王鎮惡在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意思不言而喻。

宋徽宗趙佶,也是五月初五生,因此從小就被寄養在宮外。

9、沐蘭湯說:端午沐浴祛邪

端午節沐浴一說,最早是《禮記》中記載的,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

《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以浴驅邪。

屈原《九歌·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云:「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9、周處(236年-297年)

西晉名臣周處,江蘇宜興人,中國古代「浪子回頭金不換」、「周處除三害」的典故的主人公。

年少時,平時在鄉里橫行霸道,被稱為虎、蛟之外的「第三害」;後來努力向上,稱為國之棟樑。

史稱,在西晉時期,周處先後任新平太守、廣漢太守、楚內史、散騎常侍、御史中丞等職,工作勤勉,剛正不阿。後因得罪權貴,被派往西北討伐氐、羌等族叛亂,遇害於沙場。

而「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正是出自周處所撰的《風土記》,是我國最早介紹地方歲時節令和風土習俗的著作。後世查考端午習俗,多依據此書。因此,有人認為現在的端午節,也是紀念周處。

端午節源遠流長,影響地域廣大,多源匯聚而成一節,形成了極為豐富的節日風俗,包括食粽子、划龍舟、祭龍、采草藥、掛艾草與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藥水、打午時水、浸龍舟水、貼午時符、佩豆娘、畫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薰蒼朮、佩香囊、躲端午、避五毒、飲蒲酒雄黃酒硃砂酒、跳鍾馗、鬥草、打馬球等。這些端午節的多重來源說和豐富的節日習俗,如同支流匯聚成河,多源而一體,如同中華文明的形成,雖有多種源頭,但最終匯聚成一條大河。

龍圖騰崇拜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族群象徵,驅毒辟邪代表了民眾日常生活中的樸素的美好訴求,紀念說則表現了中國文化中的先賢崇拜。三種本來各不相關的源頭,最終通過歷史的不斷發展,匯聚在一個共同的節日之中,展現了中華文明兼收並蓄的包容性。

圖文綜合自網絡

品讀┃《我想從另一個角度,寫首端午節的詩歌》 文 / 四知堂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之端午詩話

傳統民俗:端午節的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054d16c98044a734d9396e389bc80ce.html



早安心語

202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