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司馬遷寫史記作白起列傳之後,白起的強大和武功歷代公認。甚至梁啟超還提出戰國時期白起一人就殺200多萬兵卒的說法。使得白起獲得殺神稱號。不過細細考究史記的話,其實我們會發現一點不一樣的地方。
我們都知道,戰國史料缺少,六國國史被秦焚毀,唯一留下的只有秦國國史秦記。而國史一般都會講究避諱,所以我們經常會在秦本紀里看見秦國反覆攻取同一片土地,這就是秦記對於秦國的失地避諱了。
秦昭襄王24年,秦國攻魏林中,迫近魏國國都大梁。然而這次作戰失敗了,秦國失利,戰國策稱之為兵困於林中。這次失利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魏冉被免相。魏冉作為秦國丞相,又怎麼會突然被免呢?根據秦法,被舉薦的人所任不善的,舉薦人一樣要治罪。那麼可以說,攻打林中的必然是魏冉舉薦的人,那白起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周本紀於周赧王34年稱蘇厲遊說白起稱病不要伐魏。周赧王34年秦昭襄王26年,秦昭襄王26年沒有秦國伐魏事。其實就是周本紀編錯了時間,蘇厲遊說白起應該是周赧王32年才對。這年秦國伐魏,不管白起稱病沒去,還是去了之後失敗了,都是白起軍事史上的一個污點。不過話說回來,其實這個世界上也不可能存在一生永遠不敗的將軍。白起就算有敗績,依然可以說是戰國時期最頂級的名將之一。不知道大家以為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