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白酒市場30年:高端品牌茅五劍瀘地位穩固,數千個中低端品牌爭霸

2022-05-10   消費者報道雜誌社

原標題:廣東白酒市場30年:高端品牌茅五劍瀘地位穩固,數千個中低端品牌爭霸

老廣除了愛喝早茶,也愛喝酒。2020年,廣東人喝酒花了將近560億元。

廣東是中國酒業的風向標,這裡是中國酒類市場變化的一個縮影。如今,廣東是醬香型白酒消費金額最大的省份,與這裡的城市發展一樣,在30年前,甚至5年前,酒水消費又是另一番景象。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清香流行、濃香崛起,低端白酒需求旺盛

20世紀90年代以前糧耗低、出酒率高的清香型白酒,滿足了糧食缺乏時代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飲酒需求。1980年,中國白酒產量約為215萬噸,清香型白酒產量占白酒總產量的70%左右。

這一時期以汾酒、竹葉青等為代表的白酒在廣東十分暢銷。當時,廣東誕生了一些知名的本土品牌:吳川梅鹿液、清遠飛霞液以及佛山鳳城液。

生產的進步讓糧食供應不足的制約因素消失,清香酒的優勢隨之減弱。瀘州老窖等濃香品牌的推廣培養了消費者的飲酒習慣,濃香型開始流行。1984年,中國白酒年產量達到350萬噸,濃香白酒占比達55%。

隨著市場化改革的進行,名優酒價格逐漸放開,五糧液、瀘州老窖、古井貢等川、蘇、魯、豫、皖濃香白酒主產區企業,啟動了全國化擴張。

此時,廣東的城市建設正緊鑼密鼓地展開,許多民工投身其中,這一龐大的消費群體對低端白酒的需求量很大,比如九江雙蒸供不應求。「那個時候,經銷商拿到九江雙蒸的產品就意味著賺錢,一件難求」,一位從事酒行業近30年的人士告訴筆者,「20世紀90年代的九江雙蒸很火」,後來順德紅米酒、張裕白蘭地的銷量也開始增加。

1997年,靠著音響獲得第一桶金的廣州白雲先鋒電器廠黃維崧殺進白酒行業,推出了小糊塗仙酒,憑藉著終端攔截的方式,在廣東市場異軍突起。1998年山西朔州特大假酒案震驚全國,並無關聯的山西汾酒受到嚴重影響,清香型白酒市場也出現下跌。

20世紀90年代,外來品牌陸續出現在廣東市場,但整體而言較少。中檔白酒市場被古綿純、皖酒王、泰山特曲和江口醇諸葛釀為代表的品牌霸占,貴州醇、孔府家、孔府宴、稻花香也在這一期間進入廣東。

茅、五、瀘、劍形成高端格局,上千品牌「入侵」,諸侯混戰

2000年,水井坊進入廣東,定價高於當時價格最高的五糧液,成為高端白酒在廣東的開路先鋒。一年後,另一高端品牌國窖1573也殺進廣東。這一年,全國白酒銷量800萬噸,廣東占了10%,消費金額在100億元左右,排全國首位。

肥沃的消費市場,讓進入廣東的品牌都收穫頗豐。在當時的廣東,皖酒王年銷售收入達到3.5億元;小糊塗仙銷售額可達到10億元;江口醇諸葛釀突破了2億元。2003年有超過1000個品牌進入廣東,廣東白酒市場愈發內卷。

20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濃香型白酒在中國酒水市場擁有最大的聲量。茅台、五糧液、劍南春等品牌成為中國高檔白酒的代表。「依託廣告,21世紀初水井坊、酒鬼酒贏得了龐大的市場份額。瀘州老窖、五糧液在廣東的表現可圈可點」,一酒商回憶道。

2004年,五糧液、茅台、劍南春、瀘州老窖、水井坊占據了廣東高端白酒市場的主導地位。這一年,東方喜炮強攻廣州,老名酒全興大曲再度進入廣東,開口笑也十分活躍,宋河、賒店、顧家酒等也將觸角伸到了這裡。小糊塗仙、百年糊塗、太白醉、稻花香、高爐家、開口笑、金六福以及古綿純、皖酒王、泰山特曲和諸葛釀等在廣東中檔市場的爭奪戰依舊繼續。

儘管全國白酒業在2004年整體萎縮,但廣東市場依舊繁華。

洋酒衝擊高端市場,白酒、啤酒、進口酒三分廣東

2006年,在廣東白酒消費中,以來自四川、貴州、安徽等白酒生產大省的品牌為主,茅台、五糧液、劍南春在廣東的銷量依然很大,百年糊塗、口子窖在廣東市場的表現也不錯。

據統計,廣東當時也有本土白酒生產企業5000多家,但以低端的米酒和配置酒為主,市場多在鄉鎮,產量、檔次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

而此時,洋酒開始蓬勃發展,給廣東的白酒市場造成危機。2006年年底,有媒體記者在走訪市場時發現,路邊普通的便利店,洋酒的陳列已占酒類陳列的半壁江山甚至更多;酒樓里首先要點的是軒尼詩,其次才可能是茅台或五糧液。當時有酒商提到,「高端市場,白酒很難做過洋酒,穩定喝白酒的多是喝中低檔白酒的人」;「今年春節洋酒銷售明顯要好於五糧液、茅台等。」

《廣東酒類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07年廣東省酒類產品的銷售額超過160億元,占全國的10%以上,其中白酒銷售額超過75億元。

根據廣東酒類專賣管理局估計,2009年,烈性洋酒和進口葡萄酒所占的市場份額達到了與白酒持平的局面,甚至還出現了高於白酒市場份額的跡象。當時廣東酒類專賣管理局副局長朱思旭曾說:「現在廣東酒類市場中,白酒占了三分之一,啤酒占了三分之一,洋酒和進口葡萄酒又占了三分之一」。

茅台帶動,醬酒起勢

2008年,茅台價格開始超越五糧液,市場悄然發生變化。

「廣東中檔白酒消費的變化有一個最具標誌性意義的節點——從 2010年開始的打擊酒駕到 2011年5月酒駕入刑,直接導致了廣東中檔價位白酒銷量的整體下滑,尤其是在餐飲業」,當時泰山特曲營銷總經理鄺厚勛在接受採訪時曾指出。

2013年,廣東省酒類總銷售額達到了393億元,其中啤酒135億元,國產酒125億元,進口酒133億元。但低價值依然是廣東地產酒的痛點。2013年,中國白酒行業噸酒平均產值超3萬元,同期廣東地產酒噸酒產值僅1萬元左右。

2012-2015年,是中國白酒行業的深度調整期,政務消費占比下降,個人消費和商務消費占比上升。在這期間,茅台成為市值第一的白酒企業,醬酒也開始逐漸起勢,聲量漸大。

資料顯示,2016年廣東酒類市場價值在400元以上的產品消費增加了2.16%,而100-400元的終端飲品則增長了9.37%,100元以下的下跌了4.63%。

受高端酒類消費的推動,廣東省酒精飲品消費達504億元,烈酒占主導,其中185億元為國內產品,60億元為進口烈酒,啤酒161億元,葡萄酒98億元。

這一年,酒商也開始感受到了醬酒的風潮,「為培養消費者的習慣,茅台開始舉辦品鑑會,大力推廣醬酒」,習酒、珍酒、國台等醬酒品牌在廣東的表現漸入佳境。

廣東醬酒市場超百億,洋酒下跌、濃香動銷困難

2016年,莊女士開始打理家族煙酒批發的生意,主要做洋酒,以人頭馬、馬爹利、軒尼詩三大知名洋酒品牌為主,洋酒銷售額占比達到了70%-80%,白酒僅20%左右,葡萄酒不到1%,現在白酒占比達到了60%以上。

已經走過將近37年並且已經上市的珠江啤酒,可謂是廣東最知名的本地酒品牌。不過,這個老牌的啤酒品牌也開始賣白酒了。

2017年,茅台的股價突破了400元大關。「那個時候,大家手上有錢,茅台剛開始帶動,一些消費者喜歡收藏,就會主動找到商家」,莊女士告訴筆者。同一年,顏先生在廣州開設煙酒店。

同莊女士一樣,顏先生當時主要經營洋酒,占總銷售額的60%-70%,「當時過年期間洋酒的銷售額就有2、300萬元,隨著白酒起來,現在洋酒明顯下降了」。他向筆者舉例,2017年白酒進貨的金額是1萬元起步,現在至少10萬元起。如今,他的煙酒行白酒銷售金額占比超過60%,洋酒占25%,葡萄酒約15%。

2020年廣東醬酒市場規模達126億,約占整個廣東白酒市場規模的50%,廣東成為全國醬酒消費金額最大的省份。近些年來,郎酒、國台、習酒、珍酒等在廣東市場不斷加碼。丹泉、安酒、貴州醇、寶醞、譚酒、宋代官窖、肆拾玖坊等醬酒品牌競爭加劇。

「最近這兩年(廣東)白酒的氛圍好,消費者很願意去消費白酒。茅台火起來以後,大家比較喜歡喝醬酒」;「一些消費者喝習慣了醬香以後,就不喜歡喝濃香了。現在濃香都不是很走得動,10件五糧液得賣2-3個月」。接觸終端的酒商都敏銳感受到了市場的變化。

某主營茶葉批發的商行在2021年趁著醬酒熱進入白酒行業,「茶酒不分家,(兩者的銷售)可以相互帶動,消費者買來應酬、送禮都有,200多元和7、800元的價格段比較多的人買」。「企業客戶的選擇基本在500元以上」,莊女士提到,「700-1500元中高端的產品在她的公司流通較好」。

有酒商觀察到,對於消費者來說,聚餐多選擇在200-300元價格區間的產品,略有職位的客人企業選擇待招用酒的價格在500-600元,項目經理的招待標準接近1000元,領導層用酒則是茅台飛天。

儘管市場在不斷變化,但有一些消費者會堅持自己喝酒的習慣。一些以零售和團購為主的煙酒行,接觸的客戶比較廣泛。對此,他們深有體會:湖北的消費者選擇白雲邊、毛鋪比較多;四川的喝濃香;山西的喝清香。

30年來,清香、濃香、醬香你方唱罷我登場,一些二線品牌在大浪淘沙中消失,一些則堅持至今,起伏不定。在經濟環境日新月異的今天,酒類品牌的角逐愈發激烈,消費者了解酒水的渠道也逐漸拓寬,未來幾年,廣東的白酒市場又將會發生哪些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