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公布了2023年1-2月財政收支情況。對於來自股票市場的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今年1-2月份累計282億元,同比下降61.7%。
一石激起千層浪。財政部的這個數據一經公布,即在股市上掀起波瀾,各種各樣的解讀也接踵而至。由於證券交易印花稅是按投資者賣出股票的金額來徵收的,而且多年來證券交易印花稅率維持在1‰不變。因此,面對今年1-2月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下降61.7%的數據,投資者自然聯想到股票交易金額的大幅減少,減少的幅度與證券交易印花稅下降的幅度等同。也正因如此,有人得出了「投資者不玩了」的結論。實際上,如果股票交易金額真的同比下降了61.7%,得出「投資者不玩了」的結論還是無可非議的。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雖然今年1-2月股市行情總體處於一種縮量反彈狀態,股票交易確實不太活躍,股票成交金額總體小於去年同期成效金額。有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滬深股市1和2月份共成交35.04萬億元,今年共成交30.48萬億元,下降幅度為13.01%。顯然遠遠沒有達到下降61.70%的水平。而成交金額下降13.01%,就認為「投資者不玩了」,得出這樣的結論顯然是不慎重的,是屬於對1-2月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下降61.7%這一消息的過度解讀。
股票交易金額並沒有大幅下降,證券交易印花稅率也沒有下調,但證券交易印花稅卻下降了61.7%,這個數據顯然是不可信的。對於這一點,財政部有必要給出一個解釋。畢竟這個數據是異常的,不在正常的變動範圍。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有輿論推測是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入庫時間是不是出現了問題。投資者賣出股票,券商在投資者交易時就已經代扣了證券交易印花稅,但這些代扣的證券交易印花稅什麼時候入庫,這就與投資者無關了。如果是證券交易印花稅沒有及時入庫,財政部沒有收到這筆收入,因此出現證券交易印花稅下降61.7%的情況,這倒是有可能的。但到底是不是這種情況,或者說到底是何種情況,財政部需要給市場一個交代,以免財政部公布的數據對市場形成誤導,同時也避免被市場做出過度的解讀。
可以肯定地說,今年1-2月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下降61.7%這個數據並不是真實的,所以一些投資者以及市場人士沒有必要就此做出過度的解讀,以此來嚇唬投資者,甚至誤導市場。雖然目前股票交易算不上活躍,但基本上還在正常交易的範圍之內,遠遠未到「投資者不玩了」的地步。實際上,即便投資者沒有交易,也不排除不少投資者處於持股觀望或持幣觀望狀態,不論是對於投資者還是對於市場來說都是正常的。
不過,儘管今年1-2月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下降61.7%這個數據是失真的,但總體說來,由於股票交易金額的減少,今年1-2月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下降應該是事實。而對於證券交易印花稅的減少,投資者更願意看到的局面是,這種證券交易印花稅的減少不是由於股票交易金額的下降而造成的,而是由於證券交易印花稅徵收稅率的下調帶來的。雖然目前證券交易印花稅只是向賣出方單邊徵收,而且徵收的稅率也只是1‰,並不算太高,但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徵收畢竟增加了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因此,本著活躍交易的原則,對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做進一步的下調還是有必要的。
實際上,就國家稅收而言,證券交易印花稅的貢獻總體有限,比如2022年全年證券交易印花稅金額也只有2759億元,占全國稅收收入166614億元的1.66%。因此,下調證券交易印花稅率對國家稅收收入的影響不大。而且通過下調證券交易印花稅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活躍市場交易的作用,這又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的增加。因為稅率下調帶來證券交易印花稅的減少,又因為交易活躍帶來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增加,二者相抵,下調證券交易印花稅率對全國稅收收入的影響就更加有限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e22efa1fbc6b320b2c03fb6d6aceb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