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極致!李健這首歌,會讓你忍不住單曲循環

2019-11-20     大喵說音樂

今年大喵聽過不少年輕音樂人的作品。

他們初初嶄露頭角。不僅會唱,還很有才華。

一出道就懂得怎麼編時下最流行、最前沿的曲子。不僅配器複雜,元素豐富,還有著自成一派、面面俱到的唱法。

要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琳琅滿目。

當然,提到年輕一代的歌手,並不是要給當今華語音樂,分一個高下。
而是想說他們極大地豐富了華語樂壇的音樂風格,流行性,甚至是先鋒性。
但也是在聽了一眾這樣的歌曲後,無意間播放起李健的《美若黎明》。

仿佛是一頓饕餮盛宴之後,飲了一杯清茶,沁人心脾。

化繁為簡,居然也能有如此動人的感召力。

再次循環,你一定能感受到,歌里純潔又極度美麗的意境。

這首歌發行於 4 年前李健的同名專輯《李健》當中。

比起《傳奇》、《風吹麥浪》、《貝加爾湖畔》等等經典,《美若黎明》還算是一首「新歌」,離現在並不久遠。

而李健把它寫的十分巧妙,詞曲意境的契合度極高。

《美若黎明》中藏著兩種美。第一種是是黎明之美。

於是開頭主歌部分的吟唱,平靜、安寧,音樂聲星星點點、若隱若現。如同黎明前那段靜謐的時光。

還頗有二十四節氣里的驚蟄之感。

到了副歌高潮橋段。

旋律開始變得跳躍。把整首歌領進了曼妙、輕巧、靈動的意境中去。

這時候便是黎明到來,萬物開始復甦的時光。

果真像歌詞中所唱:

我聽見那天堂鳥 已開始了歌唱

跑過來又跑過去的風還在遊蕩

我看見那夢中人 走出彩色的房間

遠處漸漸升起不一樣的朝陽

待到歌曲後半段,手風琴和歌劇式的美聲吟唱交織在一起時。
《美若黎明》從萬籟俱寂,徹底變成了春暖花開、晴空明朗、落英繽紛。

歌曲也從歌頌黎明時的良辰美景,升華成了歌頌每個人生活中的美好時刻:

可以是一次新的開始,可以是一段久別重逢,也可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際遇。

自由曼妙。

而李健在歌里唱著如夢如幻的場景,唱著「夢中人走出彩色的房間」等等。

即是《美若黎明》的第二種美,初醒之美。

指的是人剛起床時,尚未從睡夢中完全清醒過來時的狀態。

那是一種介於夢境和現實之間的感覺。

這和黎明時分,萬物尚未完全復甦之感相互契合。

它的美就在於朦朧,那一刻沒有現實世界的聒噪,只有不經世事的美好。

待到太陽升起,人們又將開始一天的工作與奔波,不得不面對生活、社會的現實。

這種朦朧美也將隨著大腦清醒,不復存在。

明白了這兩種美,你便能感受到《美若黎明》之美。

加之李健輕柔婉轉的聲線,讓這首歌成為一首極美之作。

熟悉李健的聽眾,應該早已發現,他在不少歌曲中都喜歡使用手風琴伴奏。
這首《美若黎明》也是。

大喵曾聽過他在某個採訪中,說到自己在哈爾濱長大,受過俄羅斯音樂的一些影響。

所以手風琴成為了他在許多歌中,常常會用到的樂器。

他形容手風琴聲有一種傷感的優雅。
這個形容耐人尋味
,完全流露出了李健詩人般的音樂形象。

大喵傾向於將李健定義為民謠歌手,但他又和多數民謠歌手不同。

他的身上沒有那種市井氣息,反而有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甚至是清冷的高貴氣息。

他的歌聲溫暖治癒,貼近人心。但有些歌曲卻文藝得令人琢磨不透真正的含義。

故有許多聽眾稱呼他為音樂詩人

雖然偶有曲高寡和,但樂叔以為李健的音樂,仍熱十分適合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中存在。

也許是在某個夜晚,也許是在某個午後,也許是在某個清晨。

李健的音樂可以讓你在忙碌生活里的某個間隙,卸下一身的疲憊和情緒,盡情的享受步調慢下來的美好時光。

你可能會覺得矯情?

但你無法否認,醉人光陰留不住。

希望有著閒情逸緻看最後的你,也可以盡情享受《美若黎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djch24BMH2_cNUgKLw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