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懸疑的雙重敘事——《喜鵲謀殺案》

2023-11-29     妙看影視

原標題:複雜懸疑的雙重敘事——《喜鵲謀殺案》

複雜懸疑的雙重敘事——《喜鵲謀殺案》

今天聊聊英劇《喜鵲謀殺案》。

片名Magpie Murders (2022)。

本劇是一部巧妙構思的偵探小說模仿作品,改編自暢銷作家安東尼·霍洛維茨(Anthony Horowitz)2016年同名小說。安東尼·霍洛維茨親自為六集故事撰寫劇本。

故事是一個案中案,蘇珊·賴蘭(Susan Ryeland)是偵探作家艾倫·康威(Alan Conway)的編輯,康威以他的偵探阿提庫斯·潘德(Atticus Pünd)系列小說而聞名,這些小說深受讀者喜愛,但與他合作卻非常困難。

書迷們迫不及待地期待著康威最新的小說,據傳這將是他系列中的最後一本,但當蘇珊閱讀手稿時,她發現它還沒有完成。

她前往康威的家取回最後幾章時發現他已經死了。為了找到最後一章的下落,蘇珊開始了自己的調查,並發現這本小說可能是基於真實事件寫成的,導致有人謀殺了康威。

阿提庫斯·潘德的故事深受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的影響,尤其是大偵探赫爾克里·波洛的故事。

與克里斯蒂的許多作品一樣,《喜鵲謀殺案》發生在一個田園詩般的英國鄉村,謀殺案發生在一座豪宅中,裡面住著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是潛在的嫌疑人。

阿提庫斯·潘德明顯是以赫爾克里·波洛為原型,他們都是超然冷靜的外國偵探,名義上是私人偵探,但通常花時間做公益工作幫助警方解決謀殺案。

潘德和波洛都有一個缺乏智慧和好奇心的友好「助手」,這進一步突顯了大偵探的才華。潘德和波洛都有一個經常協助他們的警察,波洛是與賈普(Japp)探長一起出現,而潘德則是與丘伯(Chubb)探長一起出現。其中丘伯的名字,用潘德的德國口音說出來,聽起來非常接近賈普的名字。

《喜鵲謀殺案》的名字出自英國童謠,童謠名字是《喜鵲童謠》(Magpie Rhyme)或《數喜鵲兒歌》(Counting Magpies)。它起源於英國民間故事,用來觀察到的喜鵲數量來關聯吉凶。

One for sorrow, two for joy.

Three for a girl, four for a boy.

Five for silver, six for gold.

Seven for a story yet to be told.

一隻哀歌,二隻歡樂。

三隻為女,四隻為男。

五隻為銀,六隻為金。

七隻為未曾講述的故事。

這首童謠在英國和其他講英語的國家流傳廣泛,被用於娛樂,要注意,這只是童謠,並沒有科學根據。

本劇一共6集,每集都會出現一些喜鵲的畫面。

每次喜鵲出現的數量與劇集編號相對應。

看多了英國偵探小說就會發現,沒有哪裡比英國鄉村更危險的了。

偵探作家艾倫·康威靠著模仿阿婆風格,寫出八部暢銷偵探小說而變得極其富有。

小說的主角是德意志天才偵探阿提庫斯·潘德,他從郡縣到丘陵,解決了一系列看似不可能破解的案件。

就在艾倫·康韋即將完成最後一部阿提庫斯·潘德小說時,自己卻遇害了,看來,英國的鄉村,真是個危險的地方……

自從埃德加·愛倫·坡創造了現代偵探小說以來,懸疑作家們一直在努力尋找新的方法來保持這一流派的興奮與吸引力。

為了不斷挑戰讀者的智力和推理能力,他們嘗試著創造出一系列令人難以置信的情節,如不可能的密室殺人案或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設置謀殺案,例如中世紀的修道院、韓國軍事基地甚至是網絡空間。

然而,在當今懸疑文學的發展中有一個有趣趨勢,元懸疑開始興起。元懸疑可以被描述為一個謎團中的謎團,它不僅僅是關於犯罪案件的解決,更是涉及到對現實和虛幻邊界的挑戰。

元懸疑作品可能會穿越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層面,將讀者帶入迷幻和離奇的境地。這些作品不僅僅是關於找出兇手或揭示真相,而是通過引導讀者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挑戰他們的觀念和推理能力。

在元懸疑中,作家們巧妙地將多個謎題交織在一起,使整個故事成為一個複雜而令人著迷的迷宮。讀者被引導著尋找線索、揭開層層謎團,並思考隱含在故事背後的更深意義。

"沒有結局的偵探小說有什麼用?」

本劇打破了傳統推理小說的慣例,故事情節穿越書內書外,將兩個故事合二為一。

潘德致敬波洛的同時,故事又藉助蘇珊·賴蘭向馬普爾小姐致敬。

書外的故事設定在現代,講述了作家之死,書內的故事就是《喜鵲謀殺案》本身,這本書是康威正在寫的的偵探故事。這種雙重敘事結構為觀眾提供了更多層次的體驗。

改編成電視劇後,敘事風格有所改動。

小說的第一部分是虛構的《喜鵲謀殺案》,然後是蘇珊的故事,最後以小說的殘篇結束。

但是照搬小說格式可能會讓觀眾感到困惑。於是在電視劇中,兩條線索交織並進,蘇珊對康威死亡的調查與潘德對瑪格納斯·派伊爵士死亡的調查一同推進。

小說是以第一人稱寫成的,往往從蘇珊的視角來探討。劇中拓展了康威的故事,讓觀眾逐漸了解他的喜好和行為。康威在別人眼中有才無德、尖酸刻薄,但通過他的行為則可以看出另有隱情。

故事的精彩之處在於,隨著每個虛構角色的演變,現代角色的動機也發生了變化。

書內書外的故事交織在一起,讓觀眾在每個轉折點都無法猜對。

這種雙重敘事結構不僅增加了故事的複雜性和深度,同時也將觀眾引入一個迷人而撲朔迷離的世界,挑戰著他們的推理能力和觀察力。

《喜鵲謀殺案》在探索小說的雙重故事線時表現得非常出色,巧妙地將各種轉折和變化融入到派伊爵士和康威的死亡之中,呈現出一幅錯綜複雜而又引人入勝的畫面。

蘇珊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有關康威小說的答案,而與此同時,劇情也提供了一個平行的軌道,讓觀眾看到潘德試圖解決康威小說中的謀殺案。

儘管故事套故事的結構本可能變得過於複雜,讓觀眾難以跟上,但是在《喜鵲謀殺案》中,這一難度被很好地處理。兩個敘事在影片中得到了和諧共存,編織出一個扣人心弦且耐人尋味的故事網,既滿足了觀眾對於懸疑推理的期待,又給他們帶來了跌宕起伏的觀影體驗。

雙重偵探故事線,

複雜懸疑巧設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d78b1d20fd585a4a96e02e581c4c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