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十點丨邊觀賞文物邊打卡古典場景!周末這裡值得一逛
2023-11-04 01:16·南國早報
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劉豫/文 鄒財麟/圖
古時文人畫家的詩書畫作品該如何賞析?
他們的文房四寶又有著怎樣的審美情趣?
他們閱讀的書籍為後人呈現了怎樣的歷史概貌?
這幾個展覽有看頭!
廣西博物館將於11月4日正式推出三大常設展覽,以「文人」為關鍵詞,通過巧妙的展陳設計,展出數百件(套)館藏書畫、文房四寶、古籍等珍貴文物,其中不少文物更是首次與大家見面。
展區局部。
據悉,此次推出的全新展覽分別為
「圖會前賢——館藏明清文人畫家作品陳列」
「亦器亦趣——館藏文房用具陳列」以及
「萬卷·書生——館藏古籍陳列」。
在這些展覽中,有名錄號為「0001」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珍貴古籍——1976年出土於廣西貴縣(今貴港市)羅泊灣1號墓記錄隨葬品清單的木牘,它是廣西已知最早以「志」命名的文獻實例,是迄今廣西已發現的最早的志書雛形,在廣西書籍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還有在中國方誌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響的《廣西通史》;以及繪刻於清同治九年的《百景詩箋》,這是目前發現的廣西文人箋譜繪印文獻的唯一遺存品。
先來一睹為快!
《廣西通志》。
鄭燮《竹石圖》軸。
「識字邨(村)農」印及「郁達夫印」印。
陳瀛藻《百景詩箋》雕版局部。
錯紅銅龍虎紋漆鞘銅削。
除了文物陳列,
策展人還在展覽中
精心布置了不少拍照打卡點!
有助於大家更形象地了解
廣西從古至今歷史文化發展的脈絡。
「萬卷·書生——館藏古籍陳列」展區內,設有古今兩種風格的打卡區域。
部分展品擺在博古架上,還原古時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
邊觀賞文物邊打卡古典場景,
感興趣的小夥伴,
趕緊行動起來吧!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編輯:黎伊瑋
校對:麥雪莉
責編:楊波
審核:胡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