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一瓶酒、一壺茶、一袋堅果,安徽如何把食品工業做到4000億?

2022-09-15     35斗

原標題:憑藉一瓶酒、一壺茶、一袋堅果,安徽如何把食品工業做到4000億?

本文來自35斗微信公眾號,作者謝慶霜。

2022年3月,安徽省發布「十四五」食品工業發展規劃,細數了」十三五」以來的食品工業成就,並對「十四五」期間食品工業發展做出了展望。文件提到,安徽農產品中的稻米、小麥發展較好,截至2020年,安徽省稻米年產量320億斤,居全國第六,小麥年產量350億斤,居全國第三,玉米、畜牧、水產品、中藥材等產量皆居全國前列。

原材料的豐富為安徽食品工業發展提供了資源優勢,截至2020年,安徽省食品生產企業達到10241家,規上企業2183家,規上食品工業實現營收3175.3億元,利潤211.6億元。

在安徽食品發展進程中,白酒產業、休閒食品產業、茶葉產業構成了安徽的強勢產業。其中,白酒行業已有4家上市公司,休閒食品行業已有2家上市公司。

一、徽酒占比66%,省內市場穩固

安徽上市白酒企業如下表。

在白酒業有一條金科玉律,叫「東不入皖,西不入川」,其中「川」指四川,「皖」指安徽。其意指白酒外來企業要尋求發展,就得避開這兩地,因為其本地市場已經非常成熟,競爭激烈。

對於川酒,人們是服氣的,即使沒有飲酒習慣的人也對這些名字耳熟能詳: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而徽酒緣何呢?

據統計,全國共有白酒行業上市公司20家,而安徽便獨占4家。自上世紀50年代末省營毫縣古井酒廠成立,安徽省輕工業廳將酒廠所生產酒品命名「古井貢酒」以來,安徽省在三十多年的發展後迎來了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然後是金種子酒、迎駕貢酒、口子窖。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這四家公司營收分別為132.71億、12.11億、50.29億和45.77億,為安徽酒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儘管面臨著茅台等名酒的強勢入局,安徽白酒消費仍然大多來自本地品牌。根據酒食新消費數據,在2021年,安徽白酒市場容量約350億元,其中徽酒以230億元的市場規模達到66%的占比,其次是以茅台、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劍南春等知名品牌為代表的全國性酒企,占比22%,其他品牌約12%,徽酒在安徽本地的市場十分穩固,這也就有了「東不入皖」的說法。

數據來源:酒食新消費

2019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將白酒產業從第二類的限制性目錄中刪除,為白酒企業新建生產線擴充產能提供了政策支持,也為安徽白酒產業吹來了一縷春風。

與此同時,安徽省也在積極推動省內白酒龍頭企業的發展,根據其在2020年印發的《關於促進安徽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預計到2025年,全省白酒企業實現營收500億元,培育年營收收入超過200億元的白酒企業1家,超過100億元的企業2家。

業內普遍認為新世紀以來,安徽白酒已經歷了三輪產品升級,從主流售價「40至80元」到「80至120元」再到「90至150元」,主流產品售價持續提升。未來安徽白酒發展同樣從產品升級上入手,高端化產品與價格帶動市場發展成為必然趨勢,在這裡,安徽需要面臨的是來自全國的名酒企業的挑戰。

二、洽洽食品與三隻松鼠,從炒貨攤子到休閒食品

安徽休閒食品以瓜子、堅果為代表,部分相關企業如下表。

安徽炒貨的品牌化,從傻子瓜子開始。

20世紀上半葉的蕪湖街頭,尚未誕生知名的品牌,有的只是街頭巷尾的瓜子小作坊。在一群從炒制瓜子中尋找商機的人之中,就有年廣久,他是「傻子瓜子」的創始人,也被稱為「中國第一商販」。通過前往各省考察當地瓜子的口感與味道,年廣久用獨特的配料與火候研製出了具有獨特風味的瓜子,也打響了傻子瓜子的名號。

在上世紀70年代,萬元戶已經算是有錢人,而年廣久憑藉著傻子瓜子,在1976年的現金已達到了百萬元,一個有趣的傳聞是,為防止霉變,年廣久曾將錢拿出來晾曬,鈔票鋪滿了整個院子。

傻子瓜子不僅在省內引起了轟動,也外銷到了諸如上海等地,引起了全國的重視。此後,模仿者眾多,蕪湖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瓜子城」。1985年,「蕪湖瓜子城形成與發展」研討會召開,來自北京、上海、天津、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河北、貴州、吉林等十個省、市的經濟理論工作者參加了研討會,肯定了蕪湖瓜子行業的崛起對於全國的城市經濟建設的啟迪作用。

在傻子瓜子之後,最出名的瓜子品牌莫過於洽洽食品。

在瓜子發展得如火如荼的安徽省,創始人陳先保先是從「棒棒冰」入手創業,後仍然選擇了瓜子行當。不過,要在競爭者眾多的炒貨中殺出一條新路,並不容易。在進行一系列的市面考察後,陳先保創意地改造了「炒貨」傳統的炒制辦法,通過煮瓜子、添加中藥材等技法獨創出煮制瓜子,將洽洽帶向了全國。

圖片:洽洽瓜子產品圖來源:洽洽官網

1998年,洽洽品牌創立,在3年後的2001年,洽洽銷售量已達4億。2011年,洽洽食品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上市,成為了中國炒貨第一股。

洽洽上市的第二年,也就是2012年,安徽詹氏總經理章燎源宣布辭職,並與夥伴創建三隻松鼠。在炒貨企業還在以瓜子為核心賣點,開拓其不同的風味、製作辦法以贏得消費者的心之時,三隻松鼠已經瞄準了更新的堅果業態。

2012年也是天貓成立的第一年,人們對於網絡購物還停留在躍躍欲試的狀態。而三隻松鼠卻毅然瞄準電商賽道,在天貓商城上線不到3個月就實現了同類銷售的第一,2012年銷售額達3500萬。6年之後,三隻松鼠的銷售額已經超過70億元。2019年,三隻松鼠成功登陸創業板,章燎源成功了。

在安徽炒貨品牌的「你方唱罷我登場」中,我們看到了企業家不斷革新、不斷升級的創業精神,在這之中,還有一些未曾提及的本地炒貨品牌,例如小劉瓜子、迎春瓜子,它們也同樣為安徽炒貨業態的興起作出了貢獻。

最後聊一聊市場數據,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以2020年整個國內的休閒食品行業全渠道市場份額來看,前五名大品牌分別為旺旺、百事、三隻松鼠、良品鋪子、洽洽,分別占據份額6.2%、5.5%、3.8%、3.7%、3.8%。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三、中國名茶十者有四,品牌打造在路上

安徽茶業國家級龍頭企業如下表。

在中國十大名茶品類中,安徽茶便有4類: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和祁門紅茶。

溫暖濕潤的地理環境為安徽茶葉的生長提供了便利。資料顯示,安徽省地處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區,丘陵山地占比高,其山區土質適宜,晝夜溫差大,有利於茶樹生長。這種依賴自然環境的特點也讓安徽形成了以地區為分類的茶葉產業集群,形成了大別山、皖南山區名優綠茶、紅茶、黃茶產業集群和亳州花草茶產業集群。

在自然環境外,悠久的種茶歷史為安徽省茶葉發展提供了歷史積澱。據悉,安徽茶業發展由來已久,到唐代時有了顯著發展,「徽州山地十之七八都在種茶。」到了明代,茶葉產量已達到3800噸。因此,安徽茶葉也常年領先於其他省份,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都保持著種植面積在全國前三的成績。21世紀以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後來者居上,茶葉的競爭者變多,安徽茶葉暫時掉隊,在2019年中商產業研究院的茶園面積排行耪上排名第7,為此,安徽正在積極尋求改良之道。

其一,是打造品牌。前面提到,安徽在全國的名茶中「十者有四」,然而,無論是黃山毛峰還是太平猴魁,安徽出名的似乎都是某某品類、某某品種,卻不見一個響噹噹的品牌。因此,安徽省首先要做的便是打破農產品普遍面臨的「有品類、無品牌」的現狀,打造出一個在全國範圍內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

其二,是培育人才。在今年4月人民網的報道中,記者記錄了安徽面臨的茶業用工難的問題,記錄顯示,一些茶企的用工缺口高達1萬人。據悉,安徽茶工中外來茶工占據了重要部分,受疫情與農村勞動力流失影響,儘管茶葉長得好,卻沒有足夠的工人開採。為此,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處長楊亞明提到應當加強培育茶葉人才,提升從業人員的技能水平,為安徽茶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其三,是加強出口。以銷售地區來看,安徽茶葉出口較多。根據「十四五」文件,安徽省茶葉出口量、出口額分別穩定在7萬噸、2.9億美元水平,分別位列全國第二、第三位。政府也於去年出台茶產業振興意見,提出「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共同發力」,鼓勵茶葉企業參與展銷活動。

在這些政策之外,我們也看到安徽省正在積極擁抱新技術,在2022年4月舉行的太平猴魁查文化旅遊節上,展出了黃山旅遊股份與螞蟻集團合作的茶產品區塊鏈標籤,消費者購買後只需掃描二維碼,就可以看到從源頭到茶杯的全過程。

四、尾 聲

安徽省「十四五」食品工業發展規劃顯示,十四五期間,安徽省將以發展優勢產業為發展重點,預計「十四五」期間全省食品產業規模實現4000億元。白酒要開始第四輪的產品升級,瓜子要探尋新品類,茶葉要打造大品牌,安徽食品產業將在這些部署中迎來新的增長空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c75e96868d93704f6918d8dd930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