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就是出身青州豪門的林探花。後來的呂錢塘。或許對比有人會嗤之以鼻。
大家聽我細說。
一:忠!
北椋隸屬於離陽王朝。是一個番邦。就徐驍之於離陽,就如同安祿山、史思明之於唐朝。如同吳三桂之於清朝。徐驍北椋三十五萬鐵騎,擁兵自重!是離陽王朝的心腹大患。
歷來王朝都不會任由這種情況存在。因為他一旦舉事,就會血流成河,生靈塗炭。
徐驍唯一跟安祿山、吳三桂不同的是沒有造反!他絕對有自立為王的實力,只是沒有起事的由頭。
所以,趙楷之流和靖安王想刺殺徐鳳年,逼徐驍起兵。
林探花出身青州豪門,是書香門第。家裡掌控青州兵馬財權,家境優越。他能高中探花,可見他文采斐然。
為了離陽王朝,他前去刺殺徐鳳年。對離陽王朝盡忠。
刺殺未遂被囚,林探花受盡嚴刑拷打,始終不肯屈服,只求一死。
然而離陽王朝為了推卸責任,滅了徐家滿門。這成了壓死林探花忠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得知徐驍暗中護住了些家人,感念徐驍的仁信大義,林探花改名呂錢塘,拜在北椋王門下,對北椋盡忠。
二:孝
林探花護送徐鳳年回青州面見母親,含淚跪在母親面前。悲喜交加的母親詢問林探花刺殺後如何脫身,
在母親的一再追問下,林探花據實相告,
林母聞言急痛攻心,怒斥林探花:」徐驍乃國賊,人人得而誅之。就算林家就此滅門,也沒有人會怪你。」
林母恨林探花變節投敵不認他做兒子,將他趕了出去。
受林探花悔不當初,依然配合徐鳳年成功將親人轉到北椋。
三:仁
林探花為國盡忠,求仁不得仁。
看到化為樊姑娘的舒羞落難,他仗義相救是為仁。只是他不知道舒羞是刻意接近自己,有所圖謀罷了。
四:信
林探花算得上是一諾千金的君子。
他答應徐驍和徐鳳年,終此一生會用生命保護徐鳳年安全。他不像舒羞,誰給白帝抱撲訣就為誰賣命!他說到做到。
清城山一戰,他身受重傷,不後退。
蘆葦盪一戰,他拼盡全力,與火甲人同歸於盡。他用鮮血和生命實踐對徐驍父子的承諾。
青州,徐鳳年曾放林探花離開。是侍奉母親終老也好,是四海為家、隱逸田園也罷。
然而林探花一諾千金,不肯離去,這才英年早逝。
臨終,他遺言徐鳳年,他將他火化,骨灰撒入江中。可他卻在地上留下一個大大的「林」字……
或許因為開始,林探花給人懦弱無能、兩面三刀的印象,不討喜而又悲情的角色在張天陽的演繹下栩栩如生,血肉豐滿。
入陵州城的狂傲無理,刺殺徐鳳年的無賴和奉承。
北涼王府地牢的視死如歸和得知林家被滅的崩潰絕望。
面見母親的自責、悲痛和悔恨。
清城山和蘆葦盪兩戰的拚死一搏的英勇不屈。
臨終前的苦笑和遺言……
由一位出身豪門的天之驕子,到一位家族淪亡成為劍客的護衛,最後慘死異鄉。他用失敗的人生書寫著忠孝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