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刪帖、獵豹ceo道歉、格力報案,造黃謠的你們沒事兒吧?

2023-11-17     橘子娛樂

原標題:金星刪帖、獵豹ceo道歉、格力報案,造黃謠的你們沒事兒吧?

知道金星嘴毒,

只是沒想到這次罵得這麼髒

要看懂這八個字有多髒,得聊聊她發博之前上熱搜的一則視頻。

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和王自如一同接受《問答八方》專訪。

採訪視頻一播出,王自如的很多發言就引起了爭議。

被問薪資多少,他說自己加入格力以後就沒看過工資條

對公司唯一的訴求是希望工位可以離董明珠近一點,方便他彙報工作

因為能跟董明珠這種頂級大佬共事,就算什麼都不幹,光看她開會就很幸福

又表示年輕人要學會心態歸零,明白自己作為一張白紙,經驗有所欠缺。

犯錯誤的時候都是公司在買單,教你成長,還給你發工資

由此,王自如挨罵的原因盡顯:

不看工資=裝X,吹捧老闆=諂媚,pua年輕人=資本家的幫凶。

大多數打工人上班=上墳,每天說最多的就是:不辛苦,命苦。

他這一腳踩在大眾情緒點上,諂媚姿態、油膩論調被批評,橘完全能理解。

但輿論的風向卻朝著奇怪的方向發展——「王自如和董明珠有一腿」。

評論區的留言不堪入目

帶著這個前提,再看開頭提到的微博。

金星的「口含明珠、進退自如」的文案,配上黑狗的圖片,加上評論區打量提及這個採訪的評論。

也難怪網友覺得她在含沙射影暗諷董明珠和王自如。

其實,這也不是她第一次公開懟董明珠了。

之前在錄製《金星秀》時,吐槽格力研發手機,產品的開機介面全是董明珠的照片

(董在採訪中回應過這事,稱直接用自己照片能給公司省一筆費用)

類似的大膽發言也有很多:

痛陳衛視在競技類節目中暗箱操作,手段齷齪

怒罵節目組在舞蹈比賽中給女選手的服裝太暴露

針對陶喆出軌事件,她在《金星秀》里指名道姓罵對方渣男

跟潘石屹對談,一針見血、犀利發問,為什麼只捐錢給美國人

拋開這些不說,光論硬實力,她也很優秀。

掌握韓語、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四門語言,創立了中國第1家民營現代舞蹈團體,拿到了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騎士勛位……

但偏偏就是活得如此清醒通透,相對高知的人,願意以生命為代價都要成為女人。

反覆強調女性獨立的同時,也成了「污名化女性」的幫凶,更讓人覺得失望和悲哀。

在這之前,她也曾因為暗嘲迪麗熱巴捂胸口一事被推上風口浪尖。

其實這事本不必上綱上線,女性的穿衣自由,當然包括「我的胸口我想捂就捂」。

金星卻在回應中輕飄飄地甩下一句「怕富人看不見」

她這句話,讓橘想起之前因為造黃謠被衝上熱搜的素人博主。

(博主id為「高碧吐了」,做過節目編導,常發吐槽娛樂圈的內容)

她評價《乘風破浪2023》中各位女星的表現,直接用一個黃謠總結:

「不如在金主飯局上表演個一字馬」

身為女性,卻對同性惡意如此大,話里話外用黃謠進行詆毀。

更糟糕的是,這種攻訐還會在女性群體之間不斷反彈、互相傷害。

高碧被網友人肉、網暴,帳號被沖。

金星「變性」一事也被拿來大做文章,有人「以牙還牙」,回敬八個字

金星回應:我家園區保潔阿姨叫明珠,快遞小哥叫自如,咋滴啦?

(話是這麼說,但她還是很快刪掉了那條引發爭議的微博)

網友反擊:罵金星,那是罵八大行星,你急什麼?

更有甚者,考古了她以前的採訪視頻,狂挖她的黑料

她曾經在一次採訪中提及自己在國外打車的經歷。

司機是個肥胖的中年男人,向她開口尋求「幫助」

只是對方所求,emmmm……

(金星說自己看到對方如此孤獨無助,最後還是答應了)

於是,也有人拿她這段經歷,指責她本來就是性騷擾的縱容者,所以空口造黃謠也不奇怪。

很多網友跟金星一樣,他們做出攻擊性的評論,也不過是看不慣王自如的發言。

獵豹移動的CEO傅盛在朋友圈發表對王自如的看法,稱他不過是個吃軟飯的流氓。

就在圍觀群眾以為他知道什麼內幕,期待他再爆出一些猛烈時。

他在隔天很快刪除了那條朋友圈,並且表示自己罵人不對。

完事還給自己的公司產品做了一波宣傳

也有網友認為,其實金星和傅盛的行為都一樣。

口無遮攔造謠又一鍵滑軌刪帖,反正沒有代價,還能借著熱度,一個賣貨,一個打廣告。

但格力可不是軟柿子,這事發酵以後,直接向公安機關報案

其實,這不是董明珠第一次被造謠。

跟雷軍出席商業活動,經常坐在一起竊竊私語交談。

就被網友惡意P圖,造謠倆人指定有點什麼。

但是她回應過,是因為倆人都屬於珠海商會的。

而且因為姓氏筆畫相近,主辦方通常都這麼安排。

之前還有個叫龔文祥的記者也歪曲過她的私生活,然後被判禁言,給她登報道歉

成功如董明珠,即使已經快70歲的高齡,依舊逃不過被造黃謠。

可見黃謠之所以噁心,就是因為旁觀者可以張口就來,當事人卻深受其害。

即使它被用來攻擊男人,最後被污名化、被損害最嚴重的,依舊是女人。

其實董明珠和王自如真實關係如何呢?

2016年,她參加一檔創業節目《我是創始人》,擔任王自如隊的導師,二人初識。

這中間沒什麼聯繫,直到2020年5月,格力入駐京東十周年慶直播,二人重逢。

董明珠在採訪中,用到的表述是:「這小孩子變化很大。」

這裡插個背景:格力當時處於改革時期,從線下銷售轉向電商。

董明珠是從線下銷售走過來的,堅持這套銷售模式導致「觸網」比較慢。

所以連續三年沒打過美的,還跌出了世界500強。

這個背景下,董明珠開始為公司吸納「網紅」類電商人才。

之前在芒果綜藝《初入職場的我們》里簽下孟羽童也是這個原因。

大力捧她,揚言要把這個小助理打造成第二個「董明珠」。

只可惜,董宇輝是新東方的董宇輝,孟羽童不是格力的孟羽童,兩人還是一拍兩散。

這時候,王自如闖進視野。

作為曾經科技產品測評圈的頂流,他自帶有熟悉產品、新媒體玩法的優勢。

董明珠下場直播帶貨,他來當助播,首次聯合直播達到了7.03億銷售額,突破了董的帶貨記錄。

加上欣賞他的敬業,吸納人才進入公司,本來就再正常不過。

但旁觀者看到王自如從網紅變格力高管,想當然得覺得他是靠跪舔上路的。

罵他「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狗中自如」......

笑稱十年前那場網絡約架中,老羅的話一語成讖

(羅永浩:你要人格獨立。)

但如果結合他的人生經歷來看呢?

2009年在香港讀研,那會科技產品發布,香港拿貨會比內陸早一點。

利用這一點,他開始做一些測評視頻,受到大量粉絲追捧。

2012年創辦ZEALER,拿到了雷軍的天使輪投資,還得到了騰訊、OPPO、VIVO、金立等公司的投資。

後來ZEALER越做越跨,卻在這時得到商業大佬的重視和賞識。

或許,他是真的感謝董明珠

對於外界的議論,他倆倒是觀點一致:認為沒有一家企業是被口水淹死的。

董明珠內心確實很強大,面對這些謠言,完全不在意。

別人傳她提拔王自如,是老阿姨看上小鮮肉。

她大大方方調侃,說以後介紹王自如就介紹成「這是我們公司小鮮肉。」

看看顏值、發量和身材。

王自如還能被稱為「小鮮肉」、「小白臉」,門檻可能是嵌地里了……

置換到女性身上,不知道會有湧現多少聲音:就憑她,她也配?

輿論對男女的友好程度不一樣,所以女性從商者,往往以高道德標準、高業務能力要求自己。

張蘭在自傳《我的九條命》中寫到:女企業家可千萬不能有緋聞。

性別互換,如果是男性上位者對女性下屬有所提攜

就是女人用身體換前途,肯定是出賣色相換資源。

女性上位者對男下屬,被攻擊的還是女人,說她一大把年紀玩的花。

她們雖然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依舊逃不過被編排、被消費。

「漂亮女孩能做到高管的位置,肯定是出賣色相,一路睡出來的。」

這樣的指控甚至不需要憑據,只要空口白牙+惡意揣測就行,然後三人成虎,毀人清譽。

當一個市場、一個社會,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來迎接一位女性領導者的時候,她就不得不付出200%的努力和犧牲。

這話不是橘說的,是董明珠接受楊瀾專訪時,楊瀾評價的。

在影視劇綜中,我們喜歡看大女主戲碼,磕女A男O的組合。

但是代入現實生活中,我們對職業女性的善意遠遠不夠。

把一個女人拉下水,最快速便捷的方法,就是造她的黃謠。

職場環境中的黃謠,一旦在口口相傳,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

不管這個女性最後付出多少努力、工作成就有多高,都得面對「靠身體換前途」的質疑。

一點點蕩婦羞辱、一句沒有證據的造謠,就可以抹黑女性所有成就。

董明珠有意識在規避這個問題,除了上班和回家,沒有消遣娛樂,沒有第三個地方。

而如此做的結果,就是她已經適應了孤獨。

成功女性尚且如此,普通女孩呢?

電影《保你平安》中,宋茜飾演的韓露得知自己命不久矣,決定把巨額財產捐出。

本是一樁善舉,卻被質疑「一個女孩哪來那麼多錢?肯定不是正經渠道來的。」

關於她是坐檯小姐的謠言,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

於是,她就「成了」坐檯小姐

韓露是幸運的,雖然離世,仍有熱心腸的朋友為她發聲,證她清白。

但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黃謠的受害者,疲於自證。

張靜初也遭受過黃謠和網暴,她在演講中分享自己的感受時表示:

黃謠是對女性的圍獵方式,可以讓一個女性社會性死亡。

2020年,28歲的吳女士如同往常一般去快遞點取包裹。

卻被兩個快遞員拍下照片視頻,編造微信聊天記錄,兩個人角色扮演,你問我答。

以吳女士的照片素材捏造謠言:

獨自帶娃的有錢少婦,空虛寂寞,饑渴難耐,取快遞時跟快遞小哥勾搭上了。

結果她不僅丟了工作,生活還受到嚴重影響,面對鋪天蓋地的指責謾罵。

99年的女孩鄭靈華,2022年剛剛畢業,為了拍畢業照好看,染了一個粉色頭髮。

她漂亮愛笑、陽光開朗,學習認真,拿到了保研到華東師範大學的資格。

拿著錄取通知書去醫院看望生病的爺爺,分享喜訊。

卻因為頭髮染了顏色,被指點不正經,進而發展到她是做不正當職業的。

最後,年輕的女孩無法承受網絡暴力,選擇了自殺。

造黃謠的人,是毫無緣由的蠢和壞。

更糟糕的是,還有一些女性成了黃謠的幫凶。

從小慧君造謠性騷擾事件、到春秋兩不沾造謠、再到朱軍被造謠……

女性自造黃謠達到目的,「狼來了」的故事講多了,損害的是女性群體的利益。

各種裹上「開玩笑」的外殼,藏著性騷擾的內核的試探,都是黃謠的源頭。

它的傷害性不因女性能力、地位、資源等因素而改變。

它目的明確、指向單一,就是女人。

它包含著生理性別優勢的霸凌、既得利益者對弱勢群體的傾軋。

男性凝視惡劣又低俗的打量、同性抱著雌競的念頭彼此戕害。

或許,有些人遞出謠言那把刀時,比受害者本人更清楚對方有多無辜。

可是誰又能確保,終有一日,這把刀不會刺向他自己?

最後一句

造黃謠的必被反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acf11f8bb8063f8549b3f06af7f72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