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高考已經結束了,對於現在的學生而言高考無疑是一座大山,更是人生的分水嶺,在高考之後多少人失意又有多少人得意。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付出,希望能夠在高考的時候一鳴驚人,成功地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這也意味著他們將來的人生路會更加寬廣。
對於每一個學子而言,高考無疑和古代的科舉制度一般,學習通過高考來改變命運,待到金榜題名的時刻,也就是他們命運改變的那一刻。
高考不僅僅是一次區別學生能力的考試,更是人生的第一道大門,只要跨過去就是一個輝煌的明天。
我國從隋唐制定了科舉考試開始,就有了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手段,雖然在近代因為戰亂和紛爭,導致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荒廢了多年,但建國之後高考制度就又一次恢復。
然而在1966年我國取消了高考制度,因為在當時高考並不適合我國的發展。
在那個時代到處可以看到知青下鄉的活動,城裡長大的孩子接受農村的勞改,體驗生活。
直到1977年高考的政策才再次發生了改變。
對於廣大學子而言,1977年是充滿希望的一年,這一年停滯了10年的高考終於恢復了。在歡呼雀躍聲中他們迎來了期待已久的高考,這一年有500萬學生參加了考試,然而錄取人數僅僅30萬人。
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學紅一舉拿下這一年高考的第一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 第一女狀元」。
01
「第一女狀元」
高考改變了一個鄉下女孩的命運
劉學紅的父親是一名鐵道兵,雖然小時候經常搬家居無定所,但劉學紅從來沒有放棄過學習。
一直以來她想要通過知識來改變命運的想法就沒有停止過,然而在1976年高考中斷了,沒辦法上大學的劉學紅甚至被迫下鄉當起了知青。
雖然到了鄉下做知青,但她從來沒有選擇怨天尤人,而是積極地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
最終在高考恢復的時候她通過村裡的推薦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但自己物理系的名額分給了生產隊長的女兒,因此她的大學夢擦肩而過。
但是她始終不放棄,好在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劉學紅終於等來了枯木逢春的時候。
在1977年高考恢復後的第一年,她就順利地考上了大學,並且成為當年的文科第一女狀元。
雖然1977年的高考破例在冬天舉行,但對於劉學紅而言那個冬天卻如同春日一般溫暖。
因為多年沒有舉行高考,很多人早就放棄了,因此這一年考試的人質量參差不齊,好在高考的題目也不算難,語文分值占比比較重,因此在參加完高考之後她就回家等待結果。
結果出來,她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事後才知道她當年語文差一分滿分。
在後來的採訪中劉學紅十分坦然地說「感謝高考」,的確,如果高考一直不恢復,她將錯過更加精彩的人生。
02
現狀如何
45年後,昔日的高考狀元怎麼樣了?
當年劉學紅選擇了相對冷門的新聞專業,她希望能在文學上發揮自己的長處。
因此她格外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並且決定將精力花費到這一門功課中。
大學四年她始終保持著優異的成績,在大學畢業後分配去了中國青年報。
從記者到主編,她默默地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著、拼搏著,在《中國青年報》她傾注了一生的心血。
跟隨著時代的發展,讓《中國青年報》創造更好的教育資源和就業資源,為當代的青年人提供了更加健全可靠的網絡媒體。
在她的回憶中,依舊能夠感受到她真心的感謝,甚至在提起1977年時還忍不住顫抖,她說自己就是當初的幸運兒。
然而,每一個幸運的人都是因為堅持的努力和付出才迎來最後收穫的機會。
因此,劉學紅不遺餘力地在工作崗位上發揮著最大的潛能, 她在中國青年報工作期間,創辦了許多具有影響力的周刊,比如「教育導刊」「電腦大螢幕」等,後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劉學紅更是看到了網際網路的影響,在2000年先一步地創辦了中國青年報網站:中青在線,而中青在線也已經成為我國最大最權威的青年類網站。
此時的她因為能力出眾已經成為了《中國青年報》的骨幹力量,在《中國青年報》身兼數職,不僅是總經理也是創業研究中心的主任。
現如今的劉學紅已經退休安享晚年,但是她的付出和成就始終定格在那裡,國家成就了她,她成就了《中國青年報》 。
直到老去她依舊感謝當初的高考,讓她擁有了拼搏的機會,而不是留在農村一輩子干農活。
在劉學紅當時參加高考的年代裡,她的大學文憑可是分量十足的敲門磚,更何況是北京大學這樣的最高等學府了。
國家恢復了高考,徹底改變了劉學紅的命運。
高考無論發展在什麼時候都有著它存在的意義,雖然現在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對於分數十分看重,甚至已經發展成了為了高考而努力的模式。
但高考依舊是最公平的大考,能夠通過高考金榜題名的學生依舊是眾多學子中的佼佼者,其實不管時代如何發展和變遷,我們都要謹記這樣一句話,知識永遠是可以改變命運的,只要足夠努力,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延伸閱讀:
高考後,一位母親的5句話火了:孩子,我最在意的不是你的分數...
周克平主播:讓孩子提前十年上大學
徐加勝:高考結果的背後,我們更應關注孩子「是否有持續的學習動力」
小鎮做題家退場,縣城難有清華北大
最新!教育部發布全國高校名單|報志願看這條(截至2022年5月31日)
重要!40個高頻高考志願填報問題(請務必轉給家長)
一位母親致高考的孩子們!這幾種東西千萬不要發朋友圈!
2022年高考人數突破1193萬,真相觸目驚心:學歷重要否?
為什麼一定要考好學校?一張「烏鎮飯局」照告訴你真相!
2022年高考全國卷命題基本原則和總體思路(附九科全國卷試題評析)
椰林清風:2022年高考究竟難不難?
高考結束後,暴露了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
今年高考帶給在校生哪些新啟示?這個重要動向一定要明白!
陸一:高考改革不能再犯的一個方向性錯誤
2022年高考再次證明:小學欠下的「閱讀帳」,遲早是要還的!(請老師轉給家長)
見證恢復高考45年,哪張照片屬於你的記憶?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聯繫我們加QQ:2636915649
閱讀原文」,進入「查看歷史消息」輕鬆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