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唯哭了。
沒想到,她會以這樣的方式上熱搜。
在直播現場,雷佳音和湯唯接受央視主持人藍羽的採訪。
主持人拋出問題:兩人合作電影《吹哨人》最受不了對方什麼?
在徵得湯唯的同意後,雷佳音開始吐苦水:
受不了拍感情戲的時候,她頻頻上廁所。
我這情感一來的時候,她就要上廁所,拍10條就要去3次,自己很難入戲。
湯唯聽後,先是站起來大笑化解尷尬,表示自己不是故意的。
而後情緒突然崩潰,在一旁忍不住自責哭了起來。
說話太直的雷佳音也沒當回事,而是打趣道:哎喲,你這戲,挺像樣的今天。
顯然,他可能認為兩人關係好,這種玩笑話湯唯並不會生氣。
也有人說,湯唯是不是太矯情了?
但有的網友透露,生了小孩是很容易引發尿頻這種問題的。
而且因為拍戲,她又患上了嚴重肺炎,抗生素用多了才會忍不住跑廁所。
一個素有文藝女神之稱的「湯唯」,出鏡都是優雅、知性,連生圖也是氣質出眾,大方自信。
可是因為懷孕、生子、生病這些帶來的「不方便」,被人拿到檯面上說,太不體面了。
其實就算是普通人,這種難言之隱也很難說出口,何況是明星。
不是湯唯矯情,而是太不被理解了。
很多人總認為,女人天生就應該生孩子,而生孩子就像下個蛋那麼容易。
但他們不知道,生育這件事,對女性來說本來就是一場浩劫。
而比起生,產後才是真正的痛苦。
因為躲不過那些難以啟齒的生育後遺症,躲不過身體和心理上的折磨。
沒生過孩子的人,永遠不懂生產對媽媽們意味著什麼。
微博博主@花開富貴老娘發飆,曾在網絡上談到自己生育後的真實體驗:
生完孩子,就是尿都要夾導管的心理和肉體上的痛苦那比生更難受。
痔瘡和漏尿要跟自己好幾年,運氣不好的話也好不了了。
很多女性,在生產後便開始出現漏尿的困擾。
並隨著年齡增加,失禁的情況也越來越明顯。
北京市衛生局曾做過一個調查:
20歲以上女性中,尿失禁發病率高達36.6%,遠遠高於高血壓28%的發病率。
就連明星Ella,也躲不過許多女人都會經受的「生育後遺症」。
因為生育,她落下了子宮和膀胱脫垂的後遺症。
導致她生完孩子後,被尿失禁折磨了兩年多。
有時候,打個噴嚏、原地跳躍或者跑步,都會造成她尿失禁。
但她不是失禁一點點,有時候,整個護墊和褲子都會被尿濕。
因為問題比較嚴重,她只能通過手術來改善。
其實漏尿,還只是生育後遺症中最輕微的症狀。
那些生產過後的媽媽們,都在默默地經歷著什麼呢?
包括不限於產後感染、陰道分泌物增多、乳房腫脹和管道堵塞、妊娠紋、痔瘡和便秘、尿或大便失禁、脫髮、產後抑鬱……
每一個生產後的媽媽,身體就像是經歷了一場大地震,留下滿地瘡痍。
伊能靜曾自曝產後脫髮、傷口感染:
《妻子的浪漫旅行》里汪峰說,章子怡告訴他這輩子最大的疼就是漲奶。
曾經她拍戲韌帶拉傷了,指甲被打飛,整個胳膊不能動……
但這些看起來巨疼的受傷經歷,在章子怡眼裡都遠遠比不上漲奶。
生完娃的趙麗穎,曾被老公爆料其情緒敏感脆弱、動不動就哭:
「趙麗穎在生完孩子後變得非常敏感,一點小事就會讓她傷心落淚,有好幾次因為孩子哭她也哭了起來」。
可見,對很多媽媽來說,生孩子這件事上代價太大了。
不僅極大地摧殘人的身體,讓人元氣大傷。
而且它能把你最不想接受的一切,一覽無餘的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窘迫、痛苦、敏感,不被人理解……
心理和精神上的折磨,都遠比生產本身要煎熬的多。
媽媽們的痛苦,從不會因為生完孩子後而停止。
很多人在生孩子之前,都期待過迅速回到生產前的狀態。
但生育後的問題,因人而異又千變萬化。
有的人比較幸運,可以快速恢復。
比如謝娜。
因為主持人的特殊職業要求,她在生下雙胞胎後第三個月開始每天堅持健身。
三個月後練出了馬甲線,照片上看不出妊娠紋,狀態看起來產前產後沒什麼區別。
但事實上,想要恢復產前的狀態,不是大機率的常態。
面色發黃、肥胖、肚皮鬆弛……
這些產後問題,可以通過健身和飲食調理逐漸改善。
但對於大多數媽媽來說,一些產後後遺症並沒那麼容易好,可能是不可逆的狀態。
比如產後幾年都沒恢復的妊娠紋,肚子上千溝萬壑,慘不忍睹。
有的媽媽,一年了,恥骨和腳底板還是會疼,提不起重物。
而有的媽媽,不只有一種後遺症,就算拚命改善,但還是回不到產前的狀態。
就連那些光鮮亮麗的明星,就算懷孕時有非常好的生育條件。
自己嚴格控制飲食和堅持運動,但還是產後恢復困難。
姚晨曾在演講上講過,產後想恢復如初,但還是沒有希望:
「身上該下垂不該下垂的地方都下垂了,脂肪比以前都頑固。」
你看,不管是明星,還是普通人,產後都無法避免後遺症的長久侵擾。
為了生育,她們失去了面子、形象、甚至尊嚴。
她們要有多強大的內心,才能接受那些難以面對的身體改變。
為了母親這個身份,女人要犧牲的太多了。
但可悲的是,一些為了生育耗盡心力的女人,並沒有得到該有的理解。
在紀錄片《生門》里,一個高齡媽媽,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還要生孩子。
原因是家裡重男輕女,丈夫覺得她沒兒子就得一直生下去。
最終她順利誕下一名男嬰,丈夫和婆婆都抱著孩子不撒手,卻沒人關心她的疼痛和死活。
在這家人眼裡,女人不過是個生育機器。
對一個母親生育的痛苦,沒有半分的尊重和憐惜。
可是女性生孩子,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奇葩說》辯手包江浩說過:
生育這件事是權利不是義務。人對這個社會的貢獻從來不在於生育,我們每個人是否行使生育的權利從來沒錯過。
生孩子並非社會賦予女性的義務,懷孕也不是母親一個人的事情。
如果當一個女人,願意為一個人忍受疼痛和脆弱生養一個孩子,那就該萬般珍惜了。
因為你不知道,她們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人間世》有句話說:
生命的降臨是這樣艱難,才值得我們年復一年地慶祝。
的確,對一個母親來說,養育一個生命真的太艱難了。
但如果有家人足夠的陪伴和愛,所有的堅持和辛苦都可以釋懷。
就像這個妻子順利生產被推出來後,繞過寶寶直接握住妻子手的丈夫。
當醫生走出產房門時,他問的第一句話不是孩子,而是:「我的妻子怎麼樣了?」
就像是杜江在霍思燕懷孕期間,做了一個丈夫該做的一切。
停工陪產,照顧的呵護備至。
每天給霍思燕認真的擦妊娠油,不讓她長一條妊娠紋。
在生殖哺育這場馬拉松里,妻子的付出並不是天經地義的。
雖然男人們不能感同身受,但可以選擇默默陪伴。
以包容,以理解,以疼惜、以愛。
讓她知道,自己是被愛著的,並不是一個人在孤身奮鬥。
而木棉姐姐也想告訴女孩們,結婚生子是沒辦法回頭的事情。
一定要謹慎做出選擇,希望你們能夠清楚產後所有的可能性,再去行使選擇的權利。
但願你生孩子是因為想生孩子,永遠有選擇生育的權利。
最後,希望大家能給予所有媽媽們更多的尊重與關懷。
因為她們承受了太多苦難,她們真的很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