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網上有這樣一則視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在安徽鳳台的一所學校里,校長和老師一起公開開砸學生的手機,其中有的手機甚至被砸的冒煙。
對此該校校長表示,曾經和學生們的家長都制定了協議,禁止學生把手機帶入校內,一旦發現一律銷毀。
對此網友們都有自己的看法,雖然這樣的方式有些過激,但是大部分的網友還是選擇了支持。
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地方,如果老師對學生玩手機的行為視而不見,那麼必然會助長學生的氣焰,從而使整個學校的學習氛圍受到影響。
如今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孩子都在玩手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出現呢?
朵朵和小夥伴在操場上歡快的跑著,媽媽們則圍在一起嘰嘰喳喳的討論著家長里短,漸漸的小夥伴們都散去了。
可是朵朵媽媽卻還和一位剛剛碰到的朋友聊的火熱,這時朵朵在一旁不停的催著媽媽,可是媽媽卻總是說再過一會。
無聊的朵朵環顧四周都沒有看到和自己差不多同齡的孩子,於是從媽媽的包里拿出了手機,一個人坐在旁邊的台階上玩的起來。
不難看出玩手機並不是朵朵的第一選擇,和玩手機相比,朵朵更喜歡同小朋友們在一起玩,甚至在小夥伴們都離開之後,朵朵的第一反應也是急於回家。
當她的這個要求被媽媽的拒絕之後,她才想到了手機,這看上去更像是一種無奈之舉。
1、被動的選擇
如果說稍大一些的孩子容易沉迷於手機的虛幻世界中,那麼年幼的孩子對手機是沒有什麼概念的,他們之所以想要玩手機,也許真的是因為內心實在感到無聊。
這樣的孩子,基本上家庭都會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父母平時太忙根本沒有時間去陪伴孩子,久而久之導致孩子習慣了玩手機,甚至會上癮。
2、過度補償
孩子在生活中會有很多需求,但不是每一種需求都會實現,然而這些缺失在手機里全都可以被彌補,他們能夠在手機里找到滿足感,也可以在手機里實現自我追求。
他們會非常喜歡這種感覺,甚至沉迷其中。
如果孩子有這樣的現象,父母一定要多加留意,很有可能代表孩子對現實以及悲觀失望,所以會想要逃避,而沉迷手機就是最常見的選擇。
1)、尋找替代品
台灣教育家洪蘭曾說:
糾正一個行為最好的方式,是用一個可被接受的行為取代原有的壞行為。
我們的生活中除了手機之外,會有很多有意思的活動以及事情等待著孩子們去探索,父母要帶孩子走出家門,帶他們多參加各種運動項目,散步,跑步,桌球,游泳……
這些都能夠讓孩子收穫快樂,滿足需求。
帶孩子去旅行,讓他們的視野得以開闊,讓他們被美好的大自然,瑰麗的民族文化所吸引,這會讓孩子知道最美的風景在路上,而不是在手機里。
2)、父母起到榜樣作用
很多孩子對手機的興趣其實都是源於父母,現在太多的家庭中,父母的閒暇時間都是靠玩手機來打發。
這會讓孩子非常好奇,到底手機有著什麼樣的魔力,能夠讓爸爸媽媽不陪自己玩,彼此不交流,甚至一晚上的時間都不挪動一下?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想要孩子不玩手機真的有些不現實,除非父母先放下手機,起到榜樣作用,孩子才會去模仿,去學習。
3)、給孩子一些自由
很多事情物極必反,如果父母對孩子管教的過於嚴格,完全禁止他們玩手機,那麼反而會激起孩子的慾望,讓他們想方設法的想要接近手機,這很容易讓孩子沉迷於手機。
與其這樣限制孩子的自由,不妨和孩子約法三章,告訴他們玩手機的時間應該控制在什麼樣的範圍,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玩手機。
如果孩子真的能做到這些,那麼適當的手機也未嘗不可。
想讓孩子遠離手機其實並不難,但是必須要有父母參與其中,只有父母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他們才不會把注意力偏向於其他的事物上,自然也不會迷戀手機。
陪孩子做親子遊戲,能夠讓孩子有更好的成長。
孩子對角色扮演的遊戲都會非常感興趣,父母可以讓孩子假想自己是某個故事裡面的角色,然後父母扮演另外一個角色和他們進行對手戲,這其中不僅要有語言,同時也要有肢體表達。
因為這會更有吸引力。當然,如果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買一套用於裝扮的道具服飾,會使整個扮演遊戲更充滿趣味。
孩子的認知能力對他們的成長非常重要,所以在年幼時父母可以為他們選擇一些有利於他們認知能力提高的玩具,陪伴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
這些玩具有的可以拆洗,有的可以拼湊,有的可以組合,通過這些多彩多樣的遊戲形式,不僅能夠讓孩子認知能力提高,也會讓他們更願意投入其中。
顧名思義,這種遊戲對於孩子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提高,在選擇遊戲種類的時候,安全當然是最重要的。
比如孩子可以玩沙、玩水,但身邊一定要有大人陪伴看護。
同時可以讓孩子動手做的手工,或者是聽一些好聽的兒歌,這些對於孩子的成長都有幫助,當然也非常有意思。
陪孩子讀繪本是一種非常好的親子交流,教會孩子聽故事,講故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故事的內容,這對孩子的語言能力提高非常有幫助。
另外還可以和孩子玩詞語接龍,或者是猜謎語之類的語言遊戲,這對孩子的大腦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讓他們越來越聰明。
適當的運動鍛鍊對於孩子的發展非常有好處,父母要多帶孩子接觸大自然,讓孩子在自然中盡情的跑跳翻滾,這樣孩子的大小肌肉才能夠得到有效鍛鍊。
無論是靈活度還是平衡度都能有很大的提高。最重要的是鍛鍊能夠讓孩子體質更好,身體更健康,這對孩子來說甚至比學習還要重要。
只要父母願意多用心,願意為孩子付出,那麼孩子就不會說出"不玩手機玩什麼"之類的話語。
因為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的需求早已得到了滿足,這才是他們最幸福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