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時期,伊拉克兩天打趴科威特,卻很快被美軍教做人

2020-02-23     谷火平

如今的中東仍舊處在一片水深火熱,你打過來我打過去的紛亂局面,尤其是極端組織橫行的伊拉克,更是還處在失地收復階段,而這還是在美國援助的情況下,沒有美軍的馳援,伊拉克政府軍絕對宛若一盤散沙。

但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麼一個貧弱的國家,在近30年前還是中東一霸,並和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打數個回合,這就是伊拉克復興黨政權,即薩達姆政權。

薩達姆·海珊

1990年,當時伊拉克譴責其鄰國科威特通過定向鑽井技術,偷偷竊取埋藏在伊拉克境內的石油資源。科威特國土面積極小(僅1.7萬平方公里),與伊拉克屬於鄰國關係,但是科威特原油儲量超過140億噸,另有1.8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占世界石油儲量的10%,為世界第四大原油儲量國。但這些油氣不可能全部儲藏在科威特國土之下,很多都由科威特通過先進技術從鄰國地域抽取過來,而伊拉克就是最大的遭殃國。

由於伊拉克開採技術不及科威特,且科威特為美國在海灣地區的盟友國,能夠獲得來自美國的技術援助,所以眼紅的薩達姆準備動用軍事手段來讓科威特"長點記性"。當然更加主要的原因是伊拉克根本無力償還兩伊戰爭期間接近150億美元的戰爭貸款,所以為了讓這筆帳成為徹徹底底的"壞帳"並奪取科威特的油井,伊拉克早就做好了入侵的計劃。

1990年8月2日開始,伊拉克突襲科威特,在花費2天時間之後,伊拉克軍擊潰科威特境內所有有生的軍事抵抗力量。幾天後薩達姆自豪地宣稱,科威特酋長國成為伊拉克的第十九個行省。

事實上,美國一開始對伊拉克武力威脅科威特採取的是默許態度,因為美國當時駐伊拉克大使就曾親自對薩達姆表示,美國不會對"伊拉克實行經濟制裁"。而隨著伊拉克在邊境集結大量部隊之後,美國也只是讓伊拉克對此給予正當解釋,甚至沒有傳召伊拉克駐美國大使,科威特也不認為伊拉克真的敢在美國老大哥的眼皮子底下公然攻打自己。

然而薩達姆就這麼明明白白打了美國人和科威特人的臉,1990年8月2日凌晨2點左右,在夜色的掩護下伊拉克陸軍四個精銳師團以及一個師的特種部隊開始執行入侵科威特的作戰任務,並以科威特的機場和軍事基地為主要目標發動了迅猛的打擊,這起事件也成為了整場海灣戰爭的揭幕戰。

儘管伊拉克的備戰態度誰都能看到,但偏偏科威特完全沒有警惕,直到伊拉克裝甲部隊快速向南推進並摧毀沿途一切反抗力量之時,科威特方面才獲得了有關情報。隨即科威特空軍緊急升空,但還未反抗就有超過20%的空軍力量被摧毀在地面跑道或者機庫里,隨著機場跑道的一片大亂,很多科威特戰機只能夠選擇在高速公路上起飛。

美國陸軍的M1"艾布拉姆斯"在沙漠中朝伊拉克軍事陣地快速推進

隨著科威特的陷落,國際上對此予以強烈譴責,聯合國五常全票同意對伊拉克實施制裁,美國在1990年末向伊拉克發出了最後通牒,並要求所有伊拉克軍隊於1991年1月15日撤出科威特,但在一系列的協商失敗後,1月15日期限剛過,以美國為首的各國聯軍開始對伊拉克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美軍在這次戰爭中動用了各種新式武器甚至動用人造衛星向全世界進行電視直播。另外,即使有美國的幫助,伊拉克被趕出科威特也花掉了1個月零11天,伊軍的戰鬥力也讓世界得以見證,這也成為了薩達姆在中東橫行的本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OZngXAB3uTiws8KHl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