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孟津叫響黨建品牌做實為民服務,溫暖群眾心

2019-08-07     孟津發布

走進孟津縣,「有困難找黨員,要服務找支部」的宣傳語句隨處可見,有的鑲嵌在紅色黨旗雕塑下,有的製作成精美標牌……這句口號已經成為該縣的黨建品牌,深入人心。

今年以來,孟津縣在全縣叫響「有困難找黨員,要服務找支部」,以為民服務的實效贏民心,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各項工作發展,實現了基層組織有活力、黨員幹部有威望、人民群眾有依靠。

基層組織有活力

「有困難找黨員,要服務找支部!大家在種梨、賣梨的過程中有什麼困難,儘管來找我們啊!」6月27日上午,會盟鎮下古村的果園內黨旗飄揚,村黨支部組織委員付凱軒代表支部和黨員志願者對參會的20餘名種植大戶說。「七一」前夕,下古村黨支部在田間地頭舉辦「三新」大講堂,圍繞孟津早酥梨的採摘與保鮮進行專題講座,受到梨農的歡迎。

為提升支部的服務能力,該縣實施農村帶頭人隊伍素質提升工程,將118名返鄉鄉土人才納入村後備幹部隊伍,為農村基層黨組織注入了新鮮血液,增強了活力。常袋鎮馬嶺村引進返鄉創業人才6名,發展培養7名年輕黨員進入村「兩委」及村監委會工作,形成了堅強有力、團結實幹的村幹部班子。自年初鄉村振興建設工程開工以來,該村在全縣30個示範村中排名持續前列,不但推進速度快,而且工程建設標準高,全程無「雜音」。

同時,該縣加大基層組織陣地建設,著力健全完善支部的服務體系。先後建成縣行政服務中心、鎮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三級便民服務網絡,建成「三新」大講堂393個、黨建遊園和黨建廣場共168處。並實施黨群服務中心「四統一」規範化提升工程,落實「拆牆便民」舉措,使黨群服務中心全部實現有燈光、有音響、有活動的「三有」目標。

黨員幹部有威望「當幹部就要能吃虧」。該縣提出「滿足群眾的需要就是黨員幹部的義務,使群眾滿意就是黨員幹部的責任」。著力在黨員幹部中樹立「當幹部就是要幹活」「當幹部就要學會吃虧」的思想。

在麻屯鎮盧村,「當幹部就要能吃虧」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像修下水道、疏浚排水溝等髒活、累活都是村幹部義務奉獻的。」村幹部盧智輝說,「哪裡有困難、哪裡有糾紛,黨員幹部就會出現在哪裡。」

黨員幹部的付出,群眾看在眼裡,學在行動。

盧村有個「魅力盧村」微信群。一天傍晚6點左右,村委會主任盧小強在群內發布一條消息:「村裡剛拉回一車混凝土,沒事的黨員群眾7點半到村委會大院集中參加義務勞動。」不一會兒就集中了40餘人,不到兩個小時就幹完了。

人民群眾有依靠

「只有共產黨能幫我過上好日子!我也一定要把日子過好,把家過得像個家。」白鶴鎮桐樂村貧困戶郭遂仁的妻子楊振葉說。

楊振葉說,她記得縣委楊書記來她家了四次,第一次來時告訴她一句話「有困難找黨員,要服務找支部」。之後,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精準幫扶下,她辦了慢性病卡,丈夫孩子有了工作,家裡硬化了院落、粉刷了牆面、安裝了窗戶玻璃,家也像個「家」了。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有困難找黨員,要服務找支部」不僅讓貧困戶有了脫貧的動力,而且找到了心理依靠。

為讓「有困難找黨員,要服務找支部」更有執行力,孟津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帶頭分包最貧困的村,縣黨政領導幹部分包今年擬脫貧的最後15個村。同時,紮實開展「五星支部」創建和黨支部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大幅提升基層組織戰鬥力,使貧困戶對黨更加信賴、依賴。

當前,「有困難找黨員,要服務找支部」已響徹古津大地。孟津縣正在以黨建作引領,黨員幹部作「貼心人」,帶領群眾邁向美好新生活,奮力開闢孟津高質量發展新境界。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記者:黃紅立 實習生:趙明星通訊員:楊育新 王文娟

覺得不錯,點個讚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EoFcmwBvvf6VcSZEaU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