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網2020】借了被騙了,不借傷感情,怎麼辦呢?

2020-01-12     蘭州網警

年底了
親朋好友以各種理由
在微信、QQ上找你借錢
你借還是不借呢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
大家一定會想
幫朋友、同學解決燃眉之急
怎麼能不幫呢
朋友賽過兄弟啊
可你是否想過
手機另一端向你借錢的
真的是你朋友、同學嗎
近日,煙台市反詐中心就接到了開發區一市民被騙子以冒充其朋友借錢的手段(由於受害人一時的好心並未及時打電話向其朋友核實該事情的真假),導致被騙人民幣5000元整。
案例重現
近日, 開發區的張女士收到一條老同學趙某發來的微信消息(網絡上的借錢一定要打電話過去核實本人,若打不通,可以撥打其家屬電話),稱家中有急事(生病住院、出車禍、不方便打電話等等都是騙子常用的謊言),想跟張女士借3000元錢。熱心的張女士心想大家都是同學,前幾天剛跟趙某通過電話,於是沒有猶豫,直接通過微信給對方轉去了3000元。
錢轉過去之後,對方又稱錢不夠,還需要張女士再幫忙轉2000元,張女士仍沒有絲毫的猶豫,將錢通過微信轉給了對方。該筆錢轉完後,張女士心想,趙某可能遇到了什麼難事,應該安慰一下朋友。於是撥打了趙某的電話,可是趙某的電話一直處於無法接通的狀態(打不通本人的電話應該立即找到其家屬問此次借錢是真還是假)。張女士又通過微信給對方發去視頻和語音聊天,對方也不接,還把張女士的微信好友拉黑了。
張女士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通過別人聯繫上了趙某的丈夫(應該在轉錢之前就採取此種方式,一招就可破解此套路),他卻說趙某的這個微信號已經很久不用了,張女士這才知道自己被騙,立馬報了警。
騙術揭秘
不法分子通常會想方設法盜取受害人親友的QQ號、微信號等,以親友的名義與受害人聯繫,利用受害人對親友的信任和疏於防範,謊稱車禍、就醫等各種理由急需用錢,誘騙受害人向其轉帳。
防範技巧
這類騙術並沒有太高的科技含量,主要利用了被騙群眾對親友的感情,遇到困難會竭力相助的心理。實際上,當事人遇到這種情況,只需撥打一個電話就可以識破騙局。
當遇到好友通過網絡社交平台與自己聯繫時,若對方以緊急情況為由,發出借錢的請求,一定要通過電話、視頻等渠道,對好友身份進行確認,不能僅憑文字信息就配合轉帳。如若不慎轉帳,一定要給自己留下足夠的處理時間(如微信轉帳時請先在微信支付中心,支付管理,將轉帳時間設置為24小時到帳),以便能夠挽回損失。
遭遇詐騙一定要及時報案!有助於警方快速掌握案情,為打擊電信詐騙犯罪贏得主動權。
最後
小編再次告誡大家
親朋好友來借錢,
問清身份最關鍵,
匆忙轉帳有禍端,
不是朋友是壞蛋。

(來源:@普洱網警巡查執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Dgimm8BbDmBVZuPmjy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