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時期,一些國家用傲慢與偏見敵視中國,終於嘗到苦果

2020-03-09   長江號外

據中新網3月7日報道,近兩個月來,中國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依靠自己的努力,不僅控制住疫情在境內擴散,還斬斷了病毒向其他國家蔓延的渠道,為其他國家的抗疫爭取了寶貴的時間,但在中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一些西方媒體是怎麼做的?2月初,美國《華爾街日報》文章標題稱中國為「東亞病夫」引發軒然大波;1月底,德國《明鏡周刊》刊用「新型冠狀病毒:中國製造」這樣具有煽動性的封面文章,遭各方批評。

在他們眼中,只要是中國方案就一無是處。所以習慣性地無視中國的警告,無視中國抗擊疫情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組長布魯斯·艾爾沃德博士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表示,中國的抗疫方式可以被複製,但這需要速度、資金、想像力和政治勇氣。然而,某些西方政客一味妖魔化中國的抗疫舉措,如今自己國家身陷疫情,更顯進退失措。他們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在中國之外的一些國家暴發、蔓延。

當然,國情不同、民族性格不同,不能簡單以「抄作業」的方式來複製中國經驗。更何況,制度優勢無法抄襲。中國政府的號召能力、組織能力、動員能力,還有哪個國家能夠做到?令人欣慰的是,有關中國抗擊疫情的相關經驗正逐漸被更多的西方媒體客觀報道。

美國《瓊斯夫人》雜誌3月5日的報道也指出,疫情爆發初期,中國投入1800個調查小組,對新冠病毒進行測序調查;中期,中國每周都可生產近200萬個核酸檢測盒,一天內就能出檢測結果;中國在「一瞬間」就建成了2所可容納2600張病床的醫院。「這對疫情防控有很大幫助。」傳染病專家威廉·哈澤爾廷表示,美國很難做出與中國相同的反應力度。「中國在公共衛生方面的表現超過美國,這是令人難過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