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水泥比瀝青堅硬,為什麼高速還用瀝青路面?到底哪種材質好?

2023-12-21     微兔分享呀

很多開車的朋友可能會對水泥路面和瀝青路面的體驗感深有體會。尤其是經常走國道和鄉鎮公路的那些司機朋友們,從高速上下來換到公路路面上行駛的最大感受就是太顛簸了。

換言之,水泥公路路面給不了瀝青路面的那種舒適度。這一點其實並不只是開車的朋友們非常熟悉,很多喜歡晚上吃完飯就出去溜達的人們肯定也有深深的體會。那就是水泥路太硬。

能硬到什麼程度呢?可以讓喜歡平底鞋的人們懷疑人生。如果非要給水泥路面排個序,那麼它的硬度只能屈居於石頭路之下。因為水泥路面的表面也是崎嶇不平坑坑窪窪的姿態。

可話又說回來了,高速這種大工程不是應該路面越硬越耐磨越好嗎?為什麼我國的高速公路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瀝青路面呢,而非水泥路面。其實這主要得益於瀝青的特性。

據有關資料顯示,瀝青路面至少具有以下幾個重要特徵:耐高溫、抗低溫、防水防漏和承載力大。從字面意思便可看出,瀝青路面相比於水泥路面來說,更適合用於高速公路。

因為高速公路承載的車流量非常之大,而且高速的修建和架設也不同於一般的城市道路。可以說高速路既有懸在半空中的也有深埋隧道下的。這樣的複雜環境自然更需要瀝青材質。

瀝青路面的歷史應用

據考古資料顯示。因為瀝青路面的發展起源是由天然瀝青作為主要材料然後進至到人造瀝青之上的。不難理解的是,對於人造瀝青的開發與實驗肯定是有錢的時候才可以進行,沒錢的時候不會考慮。

到20世紀時,瀝青路面的材質選擇已經擴大至石油瀝青路面。我國最早使用瀝青路面的時間大概在20世紀的20年代初,隨後瀝青路面的使用與鋪設就進入了極為迅猛的爆發時代。

如今城市主要交通路面與通達各大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就是以瀝青路面為主要材質的,目前已經成為中國鋪築面積最多的一種高級路面。瀝青路面的廣泛應用方便了交通出行的便利。

故而從此種意義上出發來看,瀝青路面可以說是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道路交通方面建設的最大功臣。其實,鄰國日本比我國應用瀝青路面還要更早,而且是大規模的廣泛應用。

瀝青路面耐磨性程度高

前已提及,瀝青路面擁有著許多相較於水泥路面的優點與特性。但最為突出的還是耐磨性高的顯著特徵。這一考量的出發點就是要長期、循環使用。畢竟高速公路總不能天天修路。

水泥路面不耐磨修路也就算了,這是維護道路安全和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需要。可是高速公路很多時候周邊都是無人區,一旦出現什麼事情根本就來不及救援。

況且頻繁的修路也會不利於高速公路的大力使用需要。我國物流與快遞行業發展態勢如此迅猛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也包括了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度與舒適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在早期高速公路的修建上曾經採用過水泥路,可是沒有用多久就壞掉了。需要重新修建,這樣費時費力且不利於經濟發展的水泥路自然而然就要被淘汰了。

反觀瀝青路面則是不容易產生磨損,在很多車輛經過的情況下也不會出現開裂的情形。更為重要的是,瀝青路面可以幫助車輛在緊急剎車時快速停下來,這樣好的特性顯然讓瀝青勝出。

瀝青路面整體的舒適度高

經常出差送貨跑高速的朋友們都很享受在高速上快速行駛的感覺。這其實也是瀝青路面的優勢所在。瀝青路面由於彼此之間的粘連性強而導致了車輛行駛的時候整體顛簸度不會太大。

反觀水泥路面就不是這個樣子了,水泥路面由於是細小石塊的磨碎而構成修築,故而其比熱容比較大。這種體現就是夏天的熱氣特別重,車輛一過就能夠聞到滾滾的熱浪撲面而來。

冬天的時候則非常考驗汽車輪胎的耐磨性,稍有不慎可能就會爆胎。這是水泥路面堅硬特性所決定的。長跑鄉鎮與國道的人們肯定深有體會,一年下來換車胎的費用可能都要花費不少。

另一方面,水泥路堅硬的特性也會使得路面開縫崩解的幾率非常之大。對於需要經常行駛在路上的司機朋友來說,安全性是一個十分大的挑戰。瀝青路面雖然看起來不太美觀,糙得很

可是卻並不容易出現開裂的情況。因為它既可以耐高溫又可以抗低溫,主要的是與水結合也不會對其穩定性產生太大影響。這就使得風雨飄搖的高速路上幾乎都是瀝青路面了。

總而言之,高速公路的修建肯定是會適當調整的。也許未來人類可以發現更加耐磨和好用的材質,到那時瀝青路面也會像水泥路面一樣退出高速公路的大舞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9bd1df11fefe795ba2e83d883b80f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