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過程,可謂是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有的媽媽吐槽說:千防萬防,躲過了水痘,躲不過流感;躲過了流感,躲不過手足口……「妖魔鬼怪」那麼多,總會有幾個打不過的,真是太難了!
水痘、流感、手足口……都讓媽媽們聞其色變,一旦中招寶寶又遭罪不少。
而今天,我們要提醒大家,又到了流腮高發季,大家可要做好防護哦~
流腮,全稱流行性腮腺炎,俗稱「痄腮」,由腮腺炎病毒感染而引起,每年4~7月、10月~次年1月是其兩個高發期,傳染性極強,5~15歲兒童、青少年是其主要攻擊目標。
正因為流腮的這種特質,託兒所、幼兒園和學校容易出現爆髮式的感染,嚴重時甚至面臨全班停課。
如果孩子出現一側或兩側耳垂根部腫大,局部有疼痛感(當孩子進食時,特別是酸性食物,會覺得疼痛加劇),伴有發熱症狀等,十有八九就是中招了。
注意區分:
化膿性腮腺炎屬於細菌感染,不會傳染。患兒常常一側腮腺局部紅腫(雙側同時發生者少見)、壓痛明顯,擠壓時有明顯、大量的膿液自腮腺口流出。
其實,流腮本身並不可怕,但由於病毒還喜歡「攻擊」神經系統和其他腺體、器官,因此一定要警惕其併發症!
當腮腺炎患兒出現以下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女孩出現腹痛(警惕卵巢炎),男孩出現睪丸痛、陰囊紅腫(警惕睪丸炎);
持續發熱、頭痛、嘔吐、精神狀態差,甚至抽搐(警惕病毒性腦炎);
出現腹痛、腹脹、嘔吐、發熱等症狀(警惕胰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屬於一種自限性疾病,沒有特效藥,家長千萬別擅自亂用抗生素!
想要寶寶少遭罪,以對症處理為主(如發熱,適當服用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腫脹疼痛,可以用毛巾局部冷敷)。
此外,正確護理也可以幫助寶寶早點康復:保持口腔清潔,清淡飲食,忌酸性飲食,多飲水。
注意隔離在家(直至腮部腫脹完全消退後3天為止),臥床休息。
當然,還是如上文所述,出現併發症要及時就診。
流行性腮腺炎在症狀發生前3天至發生後9天具有傳染性,在流行時期,建議大家積極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場所。
重點來了,預防流行性腮腺炎更為經濟、便捷、有效的手段是接種麻腮風疫苗(共接種2劑次,8月齡、18月齡各接種1劑),家長千萬別忘記給娃打哦~
關於流行性腮腺炎的知識,今天就複習到這裡,希望我們的小寶貝們都能躲過此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