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老外衣服上的漢字,沒有人能保持沉默

2023-11-22     視覺志

原標題:見過老外衣服上的漢字,沒有人能保持沉默

在文化發展歷程里,文字是重要的載體,大部分溝通都無法繞過它。

有人把它當作相互了解的基石,也有人認為它能排列組合出無限的指向性,尤其是當它出現在一些國際友人身上。

這種壯舉常常會被善於發現的人記錄下來,形成某種特別的人文景觀,而人們的視野會在一次次相遇中被拓展,直到再也無法掀起心中波瀾。

閱歷豐富的人都明白,人生包含了很多種不同的階段,有時是缺憾,有時是缺德。

潮流循環往復,總是很難抓住,高手不善追捧,反而更想創造。

他們知道不管時代怎麼變化,那些直擊心靈的東西是不會改變的,要想讓人第一眼即可快速了解自己,就得把身上的每個字都扎進對方心裡。

儘管世界仍未完成徹底的相互交流,但好在先驅者早已出航。

你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會在那些狠人衣服上發現什麼。

「有一次雞年的時候去泰國旅遊,看到一個外國朋友胸口有個巨大的繁體字。」

「之後在唐人街看到有家服裝店正在賣這個T恤,我想他們應該不知道那個字的衍生含義。」

有人說每個身披漢字的老外,都對神秘的東方抱有幻想。

他們也把另一套語系裡的堅守,凝練成難以抗拒的詩意,刻進了靈魂里。

兩者將在文明的邊界完成混合,只是有時可能會引發過量的化學反應,效果上還是過於先鋒了。

其實多年前這樣的朋友就已經被人發掘,這件是經典款

很難說有多少熱愛漢字的老外為此潑灑過熱情,沒到過中國並不影響他們打造出那些超現實的中文奇蹟。

如何理解不是重點,主動開拓想像空間,擴展視野的關鍵在於百無禁忌。

樸素的情感催動探索欲,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是種進步,勇於突破世俗的枷鎖也是種進步,衣服就得穿有藝術氣息的。

這足以證明未知能給人帶來多大的誘惑,對於真正的弄潮兒來說,會不會寫不要緊,沒看懂也不重要,敢穿出門就已經算如願以償。

「紅色代表勇氣,白色代表純潔,選這件肯定錯不了。」

「這些方塊符文有別樣魅力,比如你已經學會了一個字,盯著時間久了也會覺得不認識這個字,相當神秘,像畫一樣。」

「越神秘的東西就越有吸引力,過去我都看懸疑小說,現在開始研究漢字。」

「朋友告訴我想學中國文化,得先了解成語,那是精髓,基本都是四個字的。」

據說由於這款T恤出現頻率過高,一直有人懷疑廠家可能是「無印良品」的最大競爭對手

高自由度和低成本的特點帶來足夠包容的延展性,這些友人很容易通過文字展示自己的審美趣味。

它是工具,也超越了工具,也許在他們心中標籤化只是基本功能,將文字解放回生活本身,才能完整留住過去那些難忘的日子。

一旦從這種角度出發,就能發現更多藏在海外的野生漢學專家。

美人在骨不在皮,文字表面含義不能滿足這部分朋友的精神需求,陰陽辯證的哲學觀念早已深入內心。

穿一件踏實的衣服,走一條踏實的路,生活就是這樣,有來才有往。

你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有人和他們相遇,作為國際交流排頭兵,他們搞的是正經實用主義。

全球化浪潮確實很難阻擋,當觀點通過古老的圖騰傳遞,戰線可能一下子就會被統一。

「在布拉格看到過當地青少年衣服上印著『超級酷』『金屬死』,不管他們知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起碼看著挺親切的。」

「我記得字體還是微軟雅黑,屬於一種模塊化浪漫。」

換個字體更具吸引力

據說很多遊子都曾在國外被一件衣服勾起思鄉之情,但又勾的沒那麼徹底。

「那種感覺類似回國了,又好像沒完全回,挺迷惑的。」

「猛然看到,要是經驗不足的話,精神和認知還是會感到一陣迷失。太潮了。」

「在國內也沒見過這麼潮的」

有人從流行元素出發,也有人講究從根本入手,其中一部分高人早已摸索出捷徑。

你能感受到他們對上層建築的深度理解,美感與效率都是要考慮的範疇,不僅不可分割,還得進一步融合。

此時那就不再只是得到了一個標識,更像一次正在進行的轉世,就差直接整容了。

而能從百花齊放的混戰中脫穎而出的人,都算得上精銳部隊,早就領悟出自己要走的道路。

穿上漢字的衣服,立於品味的潮頭。當你在美利堅街上看到這樣的實誠人,自然也就明白了文字里所包含的魅力。

有位朋友告訴我,人在遇到不懂的文字時,大腦是當圖片看的。

他說自己小時候穿過一件印著英文的T恤,那時市面上還沒有翻譯軟體,經過英語老師的勸告才把它封入了回憶里。上面寫的東西翻譯過來是「裸奔」。

長大後他懂了,距離產生美,越看不懂越美。不止文字,人也是一樣的。

現在他已經改做服裝設計了。

22 / Nov / 2023

監製:視覺志

轉載:不相及研究所

微博:視覺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80a8b6a595b70012512af032f6862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