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第三期)

2024-10-22     大東北生活資訊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學習專欄

編者按: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為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精神上來,市委組織部在「紅帆引航」微信公眾號上開設「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專欄,轉載權威評論文章和專題報道,刊發基層黨組織經驗做法和黨員幹部心得體會,教育引導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把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作為「第一議題」來學習、「第一遵循」來貫徹、「第一政治要件」來落實,勇做改革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持續匯聚轉型高質量發展磅礴力量。

今天推出第三期,轉載新華社評論員文章: 深刻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三論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總目標既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一脈相承,又同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戰略部署相銜接,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確了目標導向,匯聚起團結奮鬥的磅礴力量。

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深刻把握改革規律,總結改革開放寶貴經驗,創造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錨定這個總目標,全面深化改革突出制度建設這條主線,通過改革完善各方面制度,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實踐充分證明,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軸,深刻把握我國發展要求和時代潮流,把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方能確保改革開放事業蹄疾步穩向前推進,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動態過程,必然隨著實踐發展而不斷發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斷健全,新領域新實踐需要推進位度創新、填補制度空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全新的事業,前進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矛盾和風險挑戰。特別是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局部衝突和動盪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不斷升級,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有效應對這些風險挑戰,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需要我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防範化解風險、有效應對挑戰,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繼續完善各方面制度機制,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牢牢把握髮展主動和歷史主動。

「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錨定到2035年要實現的改革目標: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實現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任務,要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聚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聚焦建設美麗中國,聚焦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聚焦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長期執政能力,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目標指引方向,奮鬥開創未來。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讓我們緊緊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保持戰略定力,弘揚實幹精神,把准方向、守正創新、久久為功,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落到實處,共同譜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

來源:雙鴨山市委組織部組織一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7eddd9ebeea12bfaec1789c30dd3d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