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芯 " 是我國最早研製的一批高性能通用處理器,背後的開發公司龍芯中科在國產晶片領域擁有較強的研發實力,是我國晶片自主化的頭部企業。
2021 年,龍芯中科推出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 LoongArch 自主指令集,並基於此指令集上市新一代 3A5000/3C5000L 晶片,並內置國密算法和可信模塊。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國產軟硬體的發展過程一般要經歷 " 不可用 "-" 可用 "-" 好用 " 三個階段,目前龍芯 3A5000/3C5000L 等國產 CPU,已經在我國各領域廣泛應用。
在此基礎上,龍芯中科想更進一步。
1 月 13 日,龍芯中科董事長鬍偉武在其首屆 LoongArch 生態創新大會上表示,龍芯中科將與合作夥伴一起,構建不同於 Wintel 體系(微軟 + 英特爾)和 AA 體系(Android+ARM)的晶片生態。目標是,滿足國內信息化發展對晶片的性能需求,以及掌握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正如 Wintel 體系和 AA 體系的成功經驗,軟硬體結合的的生態體系必須儘可能擴大合作夥伴,通過多方渠道推動生態普及。龍芯也不例外。
對此,胡偉武表示,一個優秀的生態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開放,越開放合作夥伴越多;二是兼容,把合作夥伴的工作形成合力;三是優化,通過系統優化而不僅僅是 CPU 升級來提高性能。
在晶片 IP、OS 內核、主板技術等基礎核心技術上,龍芯中科均會提供相應支持。合作廠商的產品在龍芯平台上適配,再形成面向各個應用領域的解決方案。此外,龍芯引導建立的適配中心提供龍芯電腦整機和作業系統、辦公外設環境,以及各種基礎軟體環境。原來 X86 上的各類應用軟體在龍芯平台上可以完成適配、遷移和優化。
龍芯中科稱,目前基於龍芯 LoongArch 自主指令集,已經初步構建了基礎軟體技術體系。包括 BIOS、內核、GCC 編譯器、LLVM 編譯器、GoLang 編譯器、KVM 虛擬機等作業系統核心模塊,已經完成向 LoongArch 的遷移,並集成在龍芯基礎版作業系統 Loongnix 中。
此外,龍芯從 2020 年開始牽頭成立了龍芯生態適配服務產業聯盟,目前已經有 70 余家適配中心和相關機構加入。在開源生態方面,龍芯還創立了 LoongArch 分支,組建 LoongArch 聯盟,並將 LoongArch 指令集免費開放。
龍芯中科稱,在國際開源社區建立與 X86、ARM 等並列的 LoongArch 分支,關乎龍芯軟體生態的根基。此舉將深刻影響 LoongArch 的生態演進,以及軟體適配問題。
本次發布會上,龍芯還與合作夥伴共同發布了多款新產品,包括:統信桌面作業系統 V20( LoongArch 版)、銀河麒麟桌面作業系統 V10SP1(龍芯版)、龍蜥作業系統 ( Anolis OS ) 8 LoongArch 版本、聯想開天 M540Z 龍芯 3A5000 台式機、同方超銳 L860-T2 龍芯 3A5000 筆記本、七〇六天熠系列龍芯 3C5000L 伺服器、龍芯瀏覽器 V3 等。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 12 月,龍芯中科創業板 IPO 過會,衝擊中國自研 CPU 第一股。如今來看,上市融資也好,生態建設也好,龍芯要走的路還很長。
ZAKER 科技出品
文 / 劉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79fd99cd84389b8edcb1e28429840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