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年來,安寧堡街道打造觀光型、生態型、休閒型等類型和風格的「農家樂」項目,打造了一批以仁壽山景區為輻射的休閒文旅品牌。安寧堡街道黨工委書記范國良介紹說,目前,該街道7個涉農社區轄區,發展農家樂160餘家。
他介紹說,把農家「小庭院」建成致富增收的「好產業」,多年來,該街道致力於留住縈繞心頭的那一抹淡淡「鄉愁」,描繪出了「產業興、環境優、景色美」的和美圖畫。
為桃果經濟保「後勤」
安寧堡街道位於安寧區西部,總面積13.45平方公里,桃園地面積2400畝,下轄4個城市社區、7個涉農社區,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中國十大名桃」白鳳桃的主產區。
連年來,該街道以仁壽山片區為龍頭,依託「十里桃鄉」的獨特自然優勢,著力打造集養生、休閒、旅遊等多元化功能於一體的康養街區。涉農社區則不斷創新發展,當好桃農「知心人」,持續深入推進「十里桃鄉」工程。
該街道依託省農科院、甘肅農業大學等專家學者力量,結合本地「土專家」、「田秀才」熟人熟地的優勢,深入田間地頭對桃園新品種引進、桃樹春季病蟲害防治、花期管理、樹形培養、土肥水管理技術等進行深入講解,有針對性地解答生產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現場示範修剪管理,解疑答惑,為來年的豐收夯實技術基礎。
來自該街道最新統計的一組數據顯示,今年,該街道桃產量達240萬公斤,收入4000餘萬元。范國良介紹說,打造「桃源核心區」,該街道完成了仁壽山北側千畝桃林生態種植基地建設項目一標段桃樹種植任務,種植桃樹600畝,鋪設灌溉管線5000餘米。結合街道實際,梳理形成桃精品示範園提升、危舊泵房改造、乾渠疏通修建、村道綜合提升、雨污水收集等6個項目,正在積極籌集辦理當中。
讓基層治理見實效
前不久,安寧堡街道南門社區提升改造積水路段304米,順利解決了8戶居民雨天出行困難問題。安寧堡街道辦主任張磊介紹說,為讓家鄉美起來,該街道學習借鑑「千萬工程」經驗,凝心聚力治理環境,形成了人人當好環境「治理員」的濃厚氛圍。南門社區提升改造工程,只是該街道鄉村治理的一個縮影。
南門社區黨總支書記朱素萍介紹說,深度解決秩序紊亂,該社區充分發動黨員幹部和志願者隊伍,為創建舒心的環境盡全力。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周邊快遞寄、取件量日均約2500件,為改善取件高峰期造成交通秩序混亂的現象,該社區協調學校與各快遞公司,整合校園周邊中通、極兔、天天、順豐、申通、韻達6家快遞公司,統一在校園內創立大學生創業主題郵局,改善了校園及周邊市容環境秩序。
張磊介紹說,該街道圍繞統籌城鄉融合發展,以基層黨建為引領、以綜合治理為抓手、以提升服務為宗旨,全面提高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
抓牢產業促發展
增收致富,是和美鄉村建設的題中之義。為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連年來,安寧堡街道積極落實「柔性引才」工作,當好企業「店小二」,在抓好治理的前提下,狠抓服務,狠抓主責主業促發展。
安寧堡街道集聚了甘肅藍科石化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眾邦電線電纜集團、蘭州頂津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規模以上企業和2060家中小企業。范國良介紹說,在走訪企業的過程中,該街道工作人員以主動服務為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持續督促企業牢固樹立安全「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保持清醒的認識,堅持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問題導向,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以「一失萬無」的憂患意識做到「萬無一失」,抓好經濟和安全「兩張報表」。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世才 張旭永文/圖
編輯丨馬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