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醫生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仿個人」,他率領多民族團隊融合發展傳統醫藥

2024-10-04     上觀新聞

近日在京召開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傳出消息:來自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中西醫結合科董競成教授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仿個人」。組織多民族專家團隊挖掘整理並研發中華傳統醫藥金方,深耕中華傳統醫藥發掘保護和創新應用30年。在民族地區領銜創立了11個多民族傳統醫藥融合發展平台,讓中華傳統醫藥造福各族群眾

據悉,董競成率領一支由中(漢)醫藥、藏醫藥、蒙醫藥、維醫藥等多民族專家組成的團隊,提出大中醫三分法等系列創新性理念,守正創新打破中華傳統醫藥以地域劃分空間限制,融合發展的思路讓中華傳統醫藥瑰寶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在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支持下,帶領團隊編撰出版《中國傳統醫學比較研究》等專著,在中央文史館、國務院參事室舉行的出版座談會上,獲得領導和與會專家高度肯定。

上述理念和研究成果作為先導和證據,為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醫藥在內的中華傳統醫藥突破地域限制融合發展提供了堅實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南,促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中中醫藥,是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醫藥在內的我國各民族醫藥的統稱等概念進一步明確,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藥條例》總則中寫入融合發展理念提供了理論支撐,助力新疆等地民族地區醫學教育模式轉變。新疆醫科大學將這一創新性中醫三融合理念導入醫學人才培養全過程,獲得2019年新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基於中醫藥科學規律,董競成還凝練並形成一種全新研究範式用於指導實踐,引領中醫藥研究向更加貼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邁進。基於該範式維藥研究項目獲得科技部立項支持,納入2018年國家重點研究計劃。通過持續研究,系統揭示了中華民族傳統醫學先天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特質,為建立基於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礎之上傳統醫學新架構描繪出了新願景。帶領團隊出版了《中國傳統醫學學科發展比較研究》《中國傳統醫學科研方法概論》等著作,權威期刊上發表包括世界上首篇我國中(維)藥治療哮喘RCT在內的430篇(其中SCI收錄226篇)論文

推動民族藥物研究和二次開發,董競成建立復旦大學國藥太極集團校企聯合實驗室、復旦大學奧特奇蒙藥聯合實驗室等專業研究機構,依託先進的科研設備和專業研究團隊,為民族藥物研究和開發提供了有力支持。受國家民委委託牽頭成立了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中華傳統醫藥委員會,以中華傳統醫藥為切入點,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助推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他立足中(漢)醫藥、蒙醫藥、藏醫藥、維醫藥等我國主要民族醫藥,牽頭創立了普洱學院中華傳統醫藥現代化研究院11多民族傳統醫學融合發展的醫教研平台,獲得社會各界廣泛讚譽。團隊至今已合作研發了150個院內製劑和特色製劑,部分獲得生產許可,有利促進了當地中醫藥(維醫藥等)的規範化和標準化建設。

董競成牽頭成立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中華傳統醫藥委員會,並在民族地區持續舉辦大型學術會議,迄今已培養一大批各民族研究生,有力促進了我國傳統醫藥教育、研究和人才培養體系發展,在醫學層面為推動中華民族團結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70cf67abbfa1ee77a286a98baf0e4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