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小心眼:平生嗜好秋後算帳,得罪過他的一個沒跑掉

2022-02-03     生活給的溫暖

原標題:曹丕的小心眼:平生嗜好秋後算帳,得罪過他的一個沒跑掉

東漢末年,曹操雄才大略,憑藉自己的努力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曹魏集團。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統一北方,讓中原地區的百姓不再受到戰亂之苦,從此北方的經濟生產逐漸恢復。曹操雖未稱帝,但早已有帝王之實。

正因如此,曹操晚年做了很多工作,意在幫助接班人鋪平道路。經過數年考察,曹操還是選擇了二子曹丕為嫡。此後,曹丕效仿王莽篡漢,建立了屬於曹氏的魏國。根據《三國志》相關記載,曹丕能被曹操看重,他的本領和手段自然不在話下。但筆者今天要說的,卻是曹丕另一個方面,此人雖為帝王,卻無海量胸襟,著實是一個「小心眼」。但凡是得罪過曹丕的文臣武將,都被其秋後算帳,一個都沒跑掉。

1、于禁

于禁,是五子良將之一,也是曹操最信賴和器重的外姓將領。縱觀于禁一生,治軍練兵的能力,堪稱當世一流,就連泥腿子出身的青州軍,也在於禁的治理下服服帖帖。可惜老馬失了前蹄,于禁卻沒能保住晚節。

原來,在襄樊之戰中,于禁被關羽水淹七軍。為了保命,于禁只好投降了關羽。不過沒多久,關羽敗亡在東吳手中,于禁又落入了東吳之手。在這段日子中,孫權沒怎麼苛待于禁,但虞翻這樣的直臣卻對其經常叱責,致使于禁長期抑鬱。直到夷陵之戰發生前夕,孫權向魏國稱臣,于禁這才被遣返回了魏國。

這時候曹丕的「小心眼」又發作了,他表面上赦免了于禁的過錯,還任命其為安遠將軍,背地裡曹丕卻暗自羞辱於他。據《三國志于禁傳》記載:「欲遣使吳,先令北詣鄴謁高陵。帝使豫於陵屋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禁降服之狀。」于禁本就虧心,在見到曹操陵墓上的壁畫,更是羞愧萬分,不久之後便抑鬱而死。

2、丁儀

曹操的老家譙縣,除了曹氏以外,還有一個丁氏與其守望相助。按照當時的鄉黨情懷,丁儀本來能有一個不錯的將來,只可惜因為一件事情令丁儀對曹丕恨之入骨。當時,曹操有個女兒快要成年,他便在眾多才俊中挑選女婿。曹操原本看中的人,就是丁儀,畢竟曹丁兩家數代聯姻,有著很深的情分。

但丁儀沒想到的是,曹丕卻藉口他有眼疾,將公主許配給了夏侯楙。由此一來,丁儀便恨上了曹丕。為了報復,丁儀選擇向曹植效忠,並積極地幫助後者奪嫡。在這個過程中,丁儀為了一己私慾,先後構陷了不少名臣。如崔琰、毛玠等人,都因為支持曹丕被丁儀盯上,最終無辜枉死。丁儀此舉,最終引起了曹丕的殺心。就在曹丕繼位的第一年,丁儀兄弟倆便被他找了個理由給隨意殺死了。

3、張繡

宛城張繡,在漢末時期也是一股較為強大的諸侯。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南征宛城,張繡迫於其威勢,只好開城投降。這本來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但曹操卻私納了張繡叔叔張濟的遺孀鄒氏,張繡覺得自己受到莫大的屈辱,便採取賈詡的建議突襲曹操大營。

宛城之戰,是令曹操最痛心的一戰,因為他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愛將典韋都為了保護他死於亂軍之中。兩年之後,曹操與袁紹在官渡之戰中相持,張繡聽從賈詡建議投降。曹操不計前嫌,欣然答應。

但張繡沒想到的是,這件事卻被曹丕記在了心裡。根據《魏略》記載,曹丕因為哥哥戰死,所以對張繡非常不滿,因此多次叱責,甚至當面表示:「君殺吾兄,何忍持面視人邪!」最終,張繡內心感到不安,遂自殺而死。

4、曹洪

曹丕的「記仇本」上,不僅有外姓武將,還有他自己的堂叔。這個倒霉的宗親,便是有福將之稱的曹洪。眾所周知,曹操起兵之時,力量本就弱小,加之後來遇到重創,曹操差點因此而遇害。好在曹洪護主心切,將自己的戰馬及時讓出,這才救下了曹操一命。

為了此恩,曹操一直銘記於心。曹洪既然沒多大的軍事才能,曹操就經常派他鎮守老巢,並賞賜其諸多財物。多年積攢下來,曹洪身家之豐厚,在武將中算是數一數二的了。曹洪雖然有錢,但比較吝嗇,曹丕在年輕之時,曾囊中羞澀,欲問曹洪借錢,但卻被後者斷然拒絕了。這樣一來,曹洪便得罪了曹丕。

多年以後,曹丕開始向曹洪算帳,藉口其門下食客犯法一事,將曹洪下獄,打算將其處死。好在曹真、卞太后、郭皇后連番勸說,曹丕最終還是釋放了曹洪,但也只是歸還了曹洪的家產,其封地、爵位卻還是沒能還給他。

5、鮑勛

曹操出道之初,其生死之交鮑信給過他很大的幫助。後來鮑信戰死,曹操不忘此恩,對鮑信的兒子鮑勛很是器重。鮑勛為人正直,又嚴格遵守禮法,因此得罪了當時的太子曹丕。但鮑勛當時有曹操罩著,曹丕自然不敢多說什麼。直到曹丕稱帝後,這才想起了昔日多次頂撞過自己的鮑旭,便將其貶出中樞。不曾想到,鮑勛卻是一個硬骨頭,他依然直言進諫,讓曹丕很沒有面子。

後來鮑勛犯了個小錯,按照律法,他只需要繳納點罰款便行了。但曹丕聽聞此事後,便大做文章,強行定下了鮑勛的死罪。鍾繇、華歆、陳群、辛毗、衛臻這些重臣都聯名上書求情,曹丕卻依舊固執地堅持己見,還是將鮑勛處死。巧合的是,鮑勛死後才二十多天,曹丕便因病去世,所以不少人都為他感到惋惜。

參考書籍:《三國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61d6a8f4223e6e18bc27309606cef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