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7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已經達到2.6億,占全部人口的18.7%, 其中65歲以上人口甚至達到了1.9億,占全部人口的13.5%。
按國際通行標準,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時,意味著進入老齡化;達到14%,為深度老齡化。
意味著,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階段,伴隨老齡化而來更棘手的是, 我國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已經超過1.8億。
同時,慢性病也是絕大多數居民死亡的直接原因。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占總死亡88.5%。
圖片來源:《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
常見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
夏季正是吃水果的季節,慢病患者應該怎麼吃水果呢?小康妹一文講清楚!
高血壓患者
選擇含鉀高的水果
如果高血壓的患者,血糖在正常的範圍,沒有糖尿病病史,在血糖允許的前提下,鼓勵患者可以多吃水果, 因為水果里有纖維素的含量,有助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
點擊領取甲狀腺篩查福利
對於常吃藥的高血壓患者來說,長期服用降壓藥容易導致體內缺鉀,長期缺鉀身體會出現一些不良的症狀。
所以高血壓患者可以多吃含鉀水果,包括: 牛油果、椰子、棗、沙棘、芭蕉、菠蘿蜜、山楂、香蕉等。
但合併肥胖患者不適宜食用熱量過高、過甜的水果。
高血脂患者
選擇山楂等水果
高血脂又叫血脂異常,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飲食不節制導致的。水果中的「降脂小能手」包括: 山楂、葡萄、柚子和棗。
比如,山楂含有三萜類、生物類黃酮和豐富維生素C成分,有助擴張血管壁、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降低血壓。
糖尿病患者
選血糖指數低的水果
糖尿病患者沒必要完全限制吃水果,可以選擇 含糖量低、含纖維素豐富的水果,比如蘋果、梨、柚子、草莓、櫻桃、獼猴桃、橙子等。不宜選擇荔枝、桂圓、芒果、香蕉、紅棗、柿子等高糖水果。
吃水果最好在兩餐之間(上午10點、下午3點),這樣不會引起血糖大幅度波動。每日可進食低糖水果 200克左右。在進食一定量水果後,就要相應地減少同等熱量主食,以免總熱量超標。
慢性腎病患者
選擇低鉀水果
腎病的患者 如果不存在有腎功能不全,那麼所有的水果都是可以吃的,包括蘋果、香蕉、橘子、藍莓、桑葚、山竹、荔枝、桂圓、火龍果、菠蘿等。 但警記,楊桃是腎病患者千萬不能吃的。
如果患者 已經出現腎功能不全,應該少吃含鉀高的以及水分重的水果,建議患者主要吃蘋果、梨子、葡萄、桃子、草莓等,這些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的含量都是比較高的。
胃不好的人
建議水果去皮吃
如果胃腸不太好,經常有 胃脹的情況, 建議吃蘋果、梨等水果時把皮去掉,以可溶性膳食纖維為主。因為果皮的纖維通常屬於不可溶解膳食纖維,不太容易被人體消化。
其次,熟吃水果可減弱對腸道的刺激,這 對消化功能相對較弱的老年人或吃生水果就拉肚子的人來說, 吃熟蘋果、熟梨、烤香蕉是不錯的選擇。
心腦血管患者
多吃獼猴桃
有些水果天生就是保護心血管系統的「速效救心丸」,比如:獼猴桃、櫻桃、桑葚、山楂等。
獼猴桃中有一些天然肌醇,它被人體大腦吸收以後,能轉換成大腦細胞之前的遞質量,提高腦細胞活性,能穩定情緒鎮靜心情。
櫻桃被稱為「天然VC之王」和「生命果實」,有研究表明,櫻桃具有緩解關節痛和痛風、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防止癌症、控制糖尿病及其併發症、調節生理節奏、提高睡眠質量等作用。
除了飲食之外,心腦血管患者還要注意適當做一些有氧運動,這樣更有利於心腦血管健康。
編輯 | 慢慢
來源 | 綜合健康時報、劉加勇醫生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
*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