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李彥宏預言了一個AI原生時代

2023-12-17     華商韜略官方帳號

原標題:2024,李彥宏預言了一個AI原生時代

解開AI這道題。

文 | 華商韜略 耿康祁

2023年,一場AI風暴降臨,旋即掀起了全球諸多頂尖科技公司的大模型內卷浪潮。一時間,無數投資人、科創企業和創業者的熱情和投入,全都被「大模型」三個字吸引。

但在12月16日,北京舉辦的極客公園創新大會2024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卻旗幟鮮明地提出,大模型時代的來臨,真正的價值在於AI原生應用。

【百度,先人一步】

「在基礎模型之上要有成千上萬,甚至數以百萬計AI原生應用,大模型的價值才能被體現。」

極客公園創新大會2024上,第六次來這裡做客的李彥宏,一上台就拋出了關乎AI大勢的犀利洞察。

簡單的一句話,至少包含了三重意思:大模型時代的真正紅利還未被充分挖掘,且機會極大;AI原生應用就是更大的未來;看到了這一趨勢的百度,必然要率先下場「搞事情」。

2023年,無疑是AI行業風起雲湧的一年,圍繞大模型競爭引發了諸多行業熱潮。

而無論是多年前就入局人工智慧,還是年初百度以文心一言打響國內大模型發布的第一槍,再到年中以大模型持續疊代和構建端到端的優化方案,引領AI大模型技術變革,並深度融入產業發展,百度始終快人一步、先手布局,進而定義和引領賽道。

這背後,正是李彥宏在為百度點燃火種,並照亮AI行業的前路。

2020年,李彥宏曾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居然翻出了30年前,在北大學人工智慧課的筆記。」

作為與AI領域結緣頗深的「AI先生」,李彥宏一直是技術和商業上懂AI、相信AI的樂觀主義者,並讓百度在十幾年前,就成為中國最早深度布局AI的「吃螃蟹者」。

今年3月16日「文心一言」發布會上,李彥宏則透露2019年文心大模型的第1個版本就已發布,此後每年都有新版本疊代。

極具預見性的長期深耕,成為百度文心一言迅速引領國內市場大模型爆發的最大底牌。

當人們對AI大模型應用的評估,大多停留在「一款好用的智能軟體」的印象時,李彥宏則率先在國內提出,此次AI浪潮堪比「第四次科技革命」。

6月26日網際網路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中,他再次強調「大模型是影響人類發展的重大技術變革,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是絕對不能錯過的重大戰略機遇。」

另一個持有相同意見的商界大佬,是大洋彼岸的比爾·蓋茨,「不管你願不願意,這都將引領一場新的工業革命,意義超越網際網路和iPhone的發明。」

由此,面對外界認定國外大模型先發優勢太強的悲觀情緒,李彥宏卻果斷選擇了「All in AI」,也為百度選擇了逆流而上的道路——「總有一天我們會趕超的」。

這一預言,很快就邁出了第一步:百度的文心一言成為全球大廠中首個發布的生成式AI產品。

百度文心一言的疊代優化,也不斷提速。6月發布的文心大模型3.5版本,訓練速度、推理速度都得到極大提升。僅四個月後,它又被全面升級的文心大模型4.0取代,李彥宏直言其綜合能力「與GPT-4相比毫不遜色」。

這一年,百度在AI舞台上「大放異彩」,李彥宏正是主導一切的台前「指揮家」。

他不僅以前瞻性的洞察,讓百度守住了國內AI龍頭地位,與全球頂尖AI巨頭掰手腕,也是驅動國內AI產業發展周期內,不斷加速變革的引領者之一。

今年9月7日,《時代》雜誌公布了首屆全球百大AI人物榜單,李彥宏成為「AI領袖」象限里排名最高的華人代表,足見其影響力。

10月份的百度世界2023上,百度又一大動作引發行業聚焦:發布新搜索、新地圖等十餘款AI原生應用。面對鏡頭,李彥宏大膽預言:「我們即將進入一個AI原生的時代。」

年終時刻,李彥宏再次發出「一定要去卷AI原生應用」的號召,其關鍵意義不言而喻。

【小心「死胡同」】

2023年如果被稱為「AI大模型」之年,絲毫不會顯得誇張。

根據公開資料,截止10月份僅國內就發布了238個大模型,而6月份這個數字是79個,不到半年就翻了3倍。

AI界似乎普遍將大模型,視為開啟未來戰場的鑰匙。

現實卻是,無論是ChatGPT還是百度文心一言,在大模型打磨成功後,都即刻奔赴「應用場景」的下一戰場。它們知道,技術只有真正落到具體場景和需求中,才有價值。

醉心於打造下一個「大模型」的AI創業者、投資者,則很容易闖入「死胡同」。OpenAI創始人山姆·奧特曼甚至警示,「我對所有試圖培訓自己大模型的創業公司,持懷疑態度。」

這一點,李彥宏從年初到年終的分享,都講的很明白,甚至很迫切。

他不止一次指出,在「全民AI」催化下,很多行業、企業想要從頭訓練自己的專用大模型,恐怕毫無意義。

因為,只有當模型參數規模足夠大,訓練數據量足夠多並且能夠不斷投入、長期疊代,才能夠產生智能湧現,大模型才能具有觸類旁通的能力。

這意味著,從0到1去做大模型耗費的時間、金錢和風險成本巨大,盈利卻可能遙遙無期。

比如百度做出文心大模型,就花費了十多年時間,投入了近1500億。且成熟的大模型在不斷進化,入場太晚的玩家,很可能燒光了錢卻追不上別人的腳步,連喝湯的機會都沒有。

11月15日的深圳2023西麗湖論壇上,李彥宏給百模大戰的「大力出奇蹟」思維,潑了一盆冷水:「我們需要的是100萬量級的AI原生應用,而不是100個所謂的大模型。」

極客公園創新大會2024上,李彥宏更毫不留情地指出,百模大戰是對公司資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更多資源應該放在對AI超級應用的探索。

這預示著,AI領域的市場重心發生了巨大轉變。

今年9月,紅杉美國發布了一篇文章,提出「生成式AI正在從第一幕走向第二幕,大模型的炒作和快速展示,將被真正的價值落地和完整的產品體驗取代。」

它揭示了,挖掘潛在的殺手級應用和終端用戶需求的巨大規模,才是真正的AI紅利。

對此,李彥宏給出了一個更精準的比喻:用更加長遠的思路來看,大模型最終會變成一個類似作業系統的基礎底座,創業者要依賴為數不多的大模型,開發出各種各樣的原生應用。

12月16日的大會上,常以技術決策「掌舵者」形象示人的李彥宏,少有的有些感性:「卷AI原生應用才有價值,大模型的進展對絕大多數人都不是機會。我看到媒體、社會、公眾主要的興奮點還在基礎模型上,沒有轉到AI原生應用上,多多少少有點著急。」

李彥宏是真的擔心,大批AI創業者會踏進大模型「陷阱」,更會錯過真正的AI爆發紅利。

【AI創業「孵化器」】

年初「文心一言」發布會上,李彥宏就指出大模型時代,真正的最大機會「恰恰是在應用」。

12月16日大會上,李彥宏又給了AI創業者三個「定心丸」:環境好、市場大、天花板高。

首先是,有相關產業政策來鼓勵基於大模型的AI原生應用開發;其次,大模型之上的AI原生應用,能影響大部分企業業務的關鍵指標,帶來收入和利潤;並且,創業公司做出三五個超級應用非常有可能,做出幾百個、幾千個非常有價值的垂類應用,更有可能。

微軟的Office 365 Copilot,定價30美元一月,一年可能收入50億美金,甚至比OpenAI全年收入要大很多倍。」李彥宏相信,全球最大科技公司的AI產品創新及其巨大價值,足夠鼓舞人心。

百度自身,也是跑步進入AI原生時代的受益者。11月初,其推出收取訂閱費的文心大模型4.0版本後,付費用戶數每天都保持較高增長。

業務面廣闊且容易跑通的業務模式,以及不用太燒錢且自帶變現能力等優勢,讓AI原生應用創業更友好,紅利更誘人。但創業,從來不是一條簡單的路。

這一年,李彥宏不乏關於AI創業如何落地和取勝的經驗及方法論思考,堪稱手把手教學。

9月的文心杯創業大賽上,他為創業者提出了打造AI原生應用的三個條件:首先,要能用自然語言交互,這是最根本的變化;第二,能充分利用理解、生成、邏輯、記憶等過去技術上不具備的能力;第三,每個應用的交互都不超過兩級菜單。

西麗湖論壇上,李彥宏又強調了執行層面的必要性,提出「擁抱AI原生時代,需要由CEO、一把手來驅動,因為只有一把手才關注新技術對業績關鍵指標的促進作用」。

12月16日大會上,李彥宏針對AI原生應用的基礎原則、開發範式、創業者特質、產品經理等關鍵問題,更進一步做出解答。

他提到,真正成功的AI原生應用產品經理,很可能不是某一類人,而是學習能力很強、有產品及市場感覺,同時又不怵技術的綜合型人才。

在李彥宏主導下,百度還以百度飛槳深度學習平台、百度智能雲、星河大模型社區等工具平台,讓更多AI原生應用創業者、開發者和企業有了「孵化大本營」,沒了後顧之憂。

這一整年,置身事內的李彥宏,在AI浪潮里扮演著多重角色:他是AI商業領袖、AI產業技術變革者、引領者,更是AI創業的導師和布道者。

即將來臨的2024,註定會被捲入「AI原生應用」的新風暴。

對「AI要走向哪裡、怎麼走」的產業問題,交了高分答卷的李彥宏和百度,也為2024年AI創業做什麼和怎麼做,準備好了教科書級別的答案。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419d991a5a25c8d98147dd76c1f15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