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著名景點有哪些,舟山取名稱的來歷故事簡介

2022-09-24   周易與傳統文化

原標題:舟山著名景點有哪些,舟山取名稱的來歷故事簡介

舟山著名起名大師謝詠,舟山著名景點有哪些,舟山取名稱的來歷故事簡介

舟山以前起名叫什麼名字, 舟山取名字是怎麼來的, 舟山哪裡有取名字的大師, 舟山著名起名大師,謝詠老師談舟山起名字的由來和含義簡介, 舟山著名景點有哪些地方,謝詠老師舟山十大著名景點排名推薦, 舟山取名字的來源和歷史變遷, 舟山哪有給孩子起名的地方, 舟山取名稱的來歷故事簡介, 舟山著名旅遊景點排行榜,相信很多居住舟山地區的朋友,或者準備去舟山旅遊玩耍的朋友們,以及舟山地區正準備給小孩子取名改名字的朋友們,都會對當地的姓名歷史文化和當地好玩的旅遊景點比較感興趣,下面就是由中國著名姓名學大師,周易起名大師謝詠老師收集整理的關於舟山名稱方面的由來和含義,以及著名的旅遊景點簡介,如果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多多了解一下;當然如果是在起名或者改名方面遇到困惑判斷不準的的朋友們,或者在人生命運方面感到迷茫的朋友們,也都可以聯繫謝老師來幫助研究分析的………

(1)謝詠老師:舟山取名稱的來歷故事簡介

在祖國海岸線的中段,浙江省東北部的萬頃碧波之上,散落著大小1390個島嶼,這就是我國最大的群島——美麗的舟山群島。舟山群島陸地總面積1440平方公里,是我國僅次於台灣、海南、崇明之後的第四大島嶼,浙江省第一大島嶼。

在宋、元之前,舟山群島的許多島嶼如桃花山、普陀洛迦山、大朐山、岱山(袋山)等已經產生了比較穩定的專有名稱,但作為群島之首的舟山島,卻經歷了一個從「有名」到「無名」,再從「無名」到「聞名」的過程。

山群島的人類活動歷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屬外越民族的分支。上古時代,舟山乃化外之地,人口稀缺,無縣無邑,地名稱謂沒有記載,無從查考,群島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在春秋,其時屬越,泛稱為「甬東」——即甬江之東,也譽稱為「海中洲」。其中的每個島嶼,怎麼稱謂卻是沒有細化。

秦漢時期

丹士大盛,舟山群島因其人跡罕至、雲霧繚繞、虛無縹緲的特徵,成為許多方士採藥煉丹的福地,徐福、葛玄、梅福、安期生等都有涉足。於是,在方士們的典籍中,開始出現島嶼名稱,如葛洪的《抱朴子》中就有「古仙者之藥,以登名山為上,而以海中大島嶼若會稽之東翁洲之類者次之」。其後的一些史書,遂稱舟山島為「翁洲」。翁者,葛仙翁(葛玄)也,因其曾在島上煉丹得名。

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

朝廷在舟山群島置翁山縣,島名遂揚。翁山,即翁洲,乃對島嶼通名的不同稱呼。大曆六年(771年),因發生農民起義,翁山縣廢。

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

神宗准在舊翁山縣地重建縣治,縣名昌國。意其「東控日本、北接登萊,南亘甌閩,西通吳會,實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壯國勢焉。」然縣名雖雅,但因政區與島嶼實體不同名,海客難以適從,舟山島仍稱為翁山還是改作昌國,史志沒有記載,蓋多以昌國縣名統稱屬地,翁山之名遂亡矣。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沿海一帶倭患猖獗,地處海中洲的昌國縣成為倭寇的跳板和基地,朝廷徙民禁海,廢昌國縣,徙昌國衛於象山縣南天門山。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隸定海衛,「昌國」地名隨政區的消失也逐漸隱退。對此,《舟山市志》載:「此後,史書始稱昌國為舟山。」

「舟山」作為地方名稱有史書記載的,最早出現於宋寶慶三年(1227年)編纂成書的《寶慶四明志》。該志《昌國縣·津渡》記載:「舟山渡,去縣南五里,趨城由此出。(縣)令趙大忠新創堤岸。」同時在《昌國縣·驛鋪》中記載:「舟山館,(縣)令趙大忠創建。」此後,元《大德昌國州圖志》卷四記載:「舟山,在州之南。有山翼如,枕海之湄,以舟聚之,故名舟山。」在民間,「舟山」之名的由來還有一說:「舟山島形如海中之大舟」,因此有碇次、舵嶴等地名。此說比喻生動,想像力豐富,也與舟山島的形狀相似。但沒有歷史資料記載,只能作為茶餘談資。

由於歷史的發展,舟山之名從原先的民間地名(山名)成為史書中記載的正式島名,所經歷的是由部分代替整體,由指稱小範圍(一座小山)擴展為指稱大範圍(整座島)的演繹歷程,到明中後期發展成為對整個舟山群島的稱呼。至嘉靖年間胡宗憲(1512年-1565年)撰《舟山論》時,「舟山」地名的外延已基本上同於現在,即稱本島為「舟山島」。

清初,朝廷因受明代防倭政策的影響,再次頒「遷海令」。不久,地方官吏們就認識到「舟山是寧郡藩籬,亟宜展復。」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又頒「展海令」。出於對倭患的忌憚,為更好地守住這方曾動盪不安的「皇土」,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皇帝以「山(指今舟山島)名為舟,則動而不靜」,取「海波永定」之義,詔改「舟山」為「定海山」,並題「定海山」額。次年,建定海縣,改原定海縣為鎮海縣。從此,群島名稱開始與政區名稱分離。

雖然,康熙皇帝以自己的意志將「舟山」改為「定海山」,然舟是海客的生活所倚和代步工具,祖祖輩輩「行舟楫之便,得漁鹽之利」的島民們,內心依賴於舟,崇拜於舟,鍾情於舟山之名。在生產和生活中,他們常常以欣賞自家漁舟的眼光去觀察舟山島(定海山),發現隨著各嶴口的圍墾,舟山島(定海山)本身越來越像一艘開艏的大捕船。

於是,將船艏附近的一個山嶴取名為碇次,意為系住這艘大船的船錨;在船艉附近取名為舵嶴,意為時刻掌控這艘大船的方向,將舟山島北岸的竿纜更名為干石覽(現定海區干石覽鎮),意為這艘大舟有不腐蝕的纜樁,舟山島(定海山)形如舟的說法在民間逐漸傳開。因此康熙皇帝所題的「定海山」三字僅起到了更改縣名的作用,卻沒能讓舟山島名得到真正的變更。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定海縣成為抗英鬥爭第一線。次年定海縣升為定海直隸廳。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以舟山群島設立舟山專區時,原定海縣分為定海、普陀、岱山三縣,舟山島成為跨定海和普陀兩縣的島嶼。

「舟山」無疑是舟山群島歷史上影響最深、應用最廣的一個地名。舟山島的地名演變,見證了舟山人民的繁衍歷史,見證了舟山的社會變遷,也見證了舟山發展理念的變化。

(2)謝詠老師:舟山寶寶如何取名改名

了解了【舟山】的取名歷史和淵源之後,那麼出生於【舟山】的寶寶如何取名字呢?

謝詠老師建議,不管是出現於哪個城市,哪個區域,出生「年月日時」所組合的八字命理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命理格局」基本上決定了人生大體命運之輪廓,難以更改;我們唯有以「命理格局」為基礎,查其命理五行之旺衰深淺,推算格局氣勢之平衡流通,全方位精準研究每一個五行的旺衰情況,推算出其核心五行「喜用神」,而後再以此為基礎,結合姓名之數理配置,或者《易經》八卦五行生剋等因素,合而為一體來取名字,方可稱之為姓名之正宗精髓;

謝詠老師通過對命理學和姓名學多年的研究,以及吸取古今經驗精華總結,是真正地把命理五行的精髓「喜用神」和「姓名學」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人;《易經》書有曰:「大抵八字命局五行不暢,則疾病叢生,事業運勢萎靡不振」,所以謝老師起名立足於命格最核心的五行「喜用神」,這是當前所有的起名方法中,最正統的起名方法;因為「喜用神」不但是八字命格的「精氣神」所在,也是我們每個人的「靈魂動力」所在,更是我們人生耐以成功的「機遇舞台」所在,謝詠老師將 「喜用神」植入到你的姓名之中,也就相當於「精氣神+靈魂動力」時刻伴隨著你了!

(3)謝詠老師:舟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舟山是中國第一大群島,位於我國東海沿岸,所謂舟山歸來不看島,這裡有著1390個島嶼像一顆顆璀璨的珍珠灑落在浩瀚無垠的大海中。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舟山旅遊好玩的景點推薦,希望能夠為大家的舟山

旅行錦上添花。

普陀山風景區

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有「海天佛國」的美譽。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還有33米高的南海觀音立像,是遊人香客們都不願錯過的景觀。宜人的山海風光是普陀山另一動人之處,漫步千步沙,遠眺海上臥佛,非常享受。

朱家尖風景區

朱家尖位於舟山群島東南部,一座跨海大橋把它和沈家門,以及舟山本島連接在一起。因為交通便利,去往普陀山、桃花島,甚至東極島的遊客也會抽點時間來此看海。這裡的海灘以沙質好出名,9月沙雕節期間遊人絡繹不絕。

枸杞島

枸杞島位於嵊泗列島東部,是列島中僅次於泗礁的第二大島。這裡離舟山和上海都比較近,適合全家度假。來到枸杞島,可以在沙灘漫步,或者登山觀海景、看絕壁礁石;能感受魚鄉風情,還能吃到當地出名的貽貝等新鮮海鮮。

六井潭

六井潭位於泗礁本島的最東端,直面茫茫東海的礁石懸崖,是賞海景、看日出的絕佳地點。沿海建有規整的木棧道,供你漫步欣賞大海深深淺淺的藍色,而峭壁上白色燈塔,能滿足你關於海島風情的全部想像。

基湖沙灘

基湖沙灘是嵊泗最出名的海濱浴場之一,綿長的海灘沙質細膩,適合游泳、踏浪,也有卡丁車、沙灘足球、自助燒烤等娛樂項目。沙灘的沙石中有少量的沙蛤、小螃蟹等小動物,晚上打著手電筒捉蟹,是基湖沙

灘的又一大樂趣。

桃花島風景區

桃花島風景區位於舟山群島東南部,和普陀山、朱家尖距離非常近。金庸先生筆下的「東邪」黃藥師就住在這個島上,這裡也因為拍過內地版《射鵰英雄傳》和《天龍八部》而為人所知。島上景色迷人,是避暑、休閒的好去處。

東極島風景區

東極島位於舟山群島最東側,是我國大陸最東邊的島嶼。這裡有古樸的漁家風情,可以看日出、品海鮮、玩海釣,很適合與親友一起度假。韓寒導演的電影《後會無期》在這裡取景,讓這個祖國東端的神秘島嶼闖入人們的`視線。

舟山跨海大橋

舟山跨海大橋由金塘、西堠門、桃天門、響礁門、岑港等5座大橋組成,全長48公里,造型非常壯觀。大橋始於舟山本島,串聯起4座島嶼,與寧波的鎮海區相連接。駕車行駛在橋上,欣賞蜿蜒的橋身和沿途風

光,感覺很遼闊。

在跨海大橋大橋通車前,從寧波到舟山大約需要3小時,開車從寧波到舟山需要排隊等輪渡,如今通車後只要約1小時就能直接開車抵達,很大程度的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在許多遊客心中,這座大橋不僅是連接兩座城市的交通路線,更是一條漂亮的觀景帶。

嵊山島

嵊山,古稱陳錢山,又稱盡山,用嵊山人自己的話說,嵊山是東海中的「天涯國門」,太陽的故鄉。嵊山島有兩處景色不可不提:一處是嵊山島上的東崖,一處則是嵊山漁港的漁火。

岱山

岱山,省級風景名勝區,由404個島嶼組成,海域面積4916平方公里,海岸線長,海上景觀豐富多樣,其中奇、特景觀眾多,是集觀光旅遊、休閒渡假、娛樂運動於一體海島旅遊基地。主要景點有東沙古鎮、秀山島、燕窩山海岬公園、衢山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