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9日,在哈薩克阿斯塔納舉行的桌球亞錦賽決出首枚金牌。中國女隊以1比3不敵日本隊,無緣亞錦賽女子團體金牌。張本美和在第一盤和第三盤分別戰勝王藝迪和孫穎莎,獨得兩分,為日本隊奪冠立下汗馬功勞。
首盤由王藝迪迎戰張本美和。兩人前四局打成2比2平,決勝局,王藝迪從4比8落後追分至9比8,但關鍵時刻,張本美和連下三分贏下首盤,日本隊先得一分。第二盤,由孫穎莎上場,以3比0橫掃伊藤美誠,為中國隊扳平總比分。第三盤,臨時代替因王曼昱出戰亞錦賽的陳幸同面對平野美宇,以9比11、12比10、10比12、4比11的比分不敵對手,中國隊1比2落後。第四盤,孫穎莎和張本美和上演極限拉鋸,一日三賽的莎莎先以11比9、11比6先下兩局,而一日四賽的張本美和更是憑藉頑強的意志力,以11比8、11比7、11比6連追三局,實現逆轉。最終日本隊以3比1取得了最終勝利。在早些進行的半決賽中,也是16歲的張本美和獨得兩分,幫助日本隊戰勝印度隊挺進決賽。
此次,出征阿斯塔納亞錦賽的中國桌球隊可謂疲勞作戰,中國大滿貫男女單打決賽6日晚結束,國乒參賽選手於次日清晨就飛赴阿斯塔納。而女隊又臨時變陣,王曼昱因遭遇家庭變故臨時退賽,陳幸同臨危受命,8日趕赴阿斯塔納出戰。國乒女隊中最疲勞的正是孫穎莎,從巴黎奧運會算起,到此次亞錦賽之前,她在不到三個月時間裡已經打了整整29場比賽,參賽密度之大令人咋舌。相較而言,日本女將在前一站中國大滿貫中發揮不佳,已早早進入到亞錦賽備戰之中。
就是這樣的國乒女隊,在8日晚首戰力克「神秘之師」朝鮮女隊。雖然孫穎莎爆冷不敵金琴英丟掉首分,在王藝迪、石洵瑤扳回兩城後,世界頭號女單迅速調整狀態,在第四盤再次出戰時,莎莎苦戰五局力克朝鮮對手邊松景,幫助中國女隊以總比分3比1戰勝朝鮮挺進四強。
國乒女隊9日又是一日雙賽。在孫穎莎、王藝迪、陳幸同以3比0淘汰中國香港隊挺進決賽後,孫穎莎總結了首場失利的原因:「球和之前的比賽有點不一樣,昨天時間上拖得有點晚。而朝鮮隊本來就是一支意志力非常頑強的隊伍,我們對於對手的了解和準備還是不夠充分,自己在進入狀態方面調動不夠好。」
本次亞錦賽,「球桌很滑」「無縫球很飄」成為不少參賽選手共同的槽點。尤其對於擅長正手進攻的選手而言,無縫球與有縫球相比,彈跳弧線更高,以至於形成「飄」的狀態,導致速度和力量型選手非常無奈。在當晚的決賽中,孫穎莎只能通過反手加質量勉強限制對手。過於疲勞的征戰以及種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了這場罕見的失利。
作者:
文:本報記者/吳姝 圖:視覺中國 編輯:穀苗 責任編輯:沈雷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313192abc68dc1c8077df8ddb276d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