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營銷回暖,哪家品牌殺出重圍?|2023復盤

2023-12-30   娛樂資本論

原標題:明星營銷回暖,哪家品牌殺出重圍?|2023復盤

作者|郭吉安

回暖與求變成為貫穿2023年的明星營銷關鍵詞。

一方面,隨著線下活動恢復、娛樂內容回潮,代言市場熱度恢復明顯。據艾曼數據統計,自3月起,每月藝人新增代言品牌數量開始反超去年。以雙十一期間為例,今年10月、11月兩月品牌明星營銷案例超過230個,相比去年同期的193個,數量提振明顯。

雙十一期間官宣和王一博合作的羽絨服品牌鴨鴨便曾在採訪中告訴我們,「王一博上身的一款一衣三穿鵝絨羽絨服,雙十一爆賣12萬件。品牌專門開設的『一博專用產線』忙到冒煙。」足以窺見品牌對於明星營銷的高度認可。

另一方面,「求變」是橫亘在不少品牌面前的課題。整體高昂的明星營銷費用與「降本增效」的品牌大環境、大眾分散的注意力和品牌想要藉此獲得「全民關注」的心態這兩大天然矛盾愈發明顯,明星營銷難度逐漸提升:傳統的合作方式和官宣玩法已經很難做到「出圈」,想要玩得更出彩、更具性價比,明星營銷需要更放飛、更社交、也更持續。

在盤點了今年出圈的高口碑明星代言案例後,娛樂資本論發現了行業的兩大進化思路:不少品牌開始劍走偏鋒,合作上升期藝人、品質明星、體育明星,追求「質價比」;頂流藝人的帶貨效果依然毋庸置疑,品牌在合作時更追求與其作品和活動持續綁定,強化大眾認知。

缺乏新頂流,品牌如何押寶「質價比」藝人?

「整體來看今年行業中很多品牌合作變得更為謹慎,除了金字塔尖具備反向選擇權的頂流藝人,大多數品牌合作還是優先3個月內的短期代言或是不給title的純推廣。即便是有明顯上升勢頭的藝人,很多品牌也會優先從單次合作啟動,給予一段考核期。」明星營銷從業者coco表示。

這種心態背後,既有著降低花費的考量,也是對頻頻爆出藝人「塌房」事件的有效應對。不同於過往對於「性價比」藝人的短平快追逐,今年越來越多品牌更看重「質價比」,除了要轉化,還希望有足夠優秀的口碑發酵。

「這也意味著前期不能只看藝人的數據熱度了,品牌還會投入更多精力對藝人口碑、受眾貼合度進行判斷,其實花費的精力也更大了。」coco說。

典型例如對一眾靠角色「動態型」的藝人,許多品牌的合作邏輯不再是在熱度最高峰期爭奪,而是先觀察、再試水考察、最終根據結果判斷是否加深合作。

以陳都靈為例,4月《長月燼明》熱播後,其熱度提振顯著。6月微博電影之夜時,YSL在微博牽線下首次與她達成線下活動合作,以硬照形式對產品進行推廣。也正是在這次合作後,綜合受眾反饋和消費者滿意度,最終7月初,YSL官宣陳都靈為美妝品牌摯友。

同樣,7月因《你是我的人間煙火》而意外走紅的魏大勛,歐萊雅與其合作時,也是從新品發布會站台嘉賓、單次推廣開始,經過一個月的考核和沉澱,才最終官宣其為護膚美發線的代言人。

小娛也了解到,在挑選上升期藝人和單次合作效果考察階段,微博依然是對品牌最重要的平台。「微博的數據系統會提供藝人的粉絲粘性、話題熱度、口碑情況以及單次合作的曝光、轉化效果,助力品牌做出判斷。」

除此之外,在去年的冬奧、世界盃、今年的亞運會等熱門體育賽事加持下,合作體育明星也成為品牌獲取大眾關注,同時有效規避風險的方式。

例如Prada,在經歷了6次代言人塌房事件後,Prada於7月官宣與中國女足的代言合作,不僅收穫廣泛曝光,也一舉挽回了用戶口碑。同樣,於去年和谷愛凌官宣代言合作的波司登,今年9月作為首個中國品牌於米蘭時裝周期間獨立辦秀,並邀請谷愛凌登上T台。整場大秀,通過與微博的深度合作,最終11個話題登上熱搜,並帶火了谷愛凌同款爆品,完成效果側和口碑側的雙重爆發。

品質藝人同樣能起到「守好口碑」、「質感提升」的效果。今年,叔圈「天菜」王陽、氣質女神曾黎商務代言都有明顯增加。9月時,華為召開全場景新品發布會,邀請劉德華擔任品牌大使,強化品牌高端化形象。不老男神的氣質與華為強調的「非凡大師」概念不謀而合,TVC短片收穫用戶一致好評。

顯然,無論是體育明星還是品質明星,在大眾知名度和形象健康度上都有明顯的長板,對於著力於建設優質形象、講好故事概念的品牌來說,也成為優選。

注意力分散,品牌官宣如何才能「出圈」?

選定了藝人之後,官宣合作便成為品牌明星營銷中的重要環節。但當下,渠道注意力日漸分散,大眾圈層壁壘加劇,品牌代言營銷也面臨新的難題:到底如何才能打造大事件營銷,實現核心粉絲圈層到路人端的破圈?

復盤成功案例後我們發現,品牌往往需要通過更優質的創意、更社交的玩法、更巧妙的借勢,才能引爆傳播,保證大眾層的信息觸達。

小米與張頌文的合作便通過巧妙的「切題」收穫觀眾好評。張頌文因《狂飆》爆火後,4月,小米官宣其小米影像探索家的身份,並發布了一則優質的創意短片。短片內,張頌文以紀錄者的身份,一邊朗誦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邊用小米13Ultra拍攝平凡的煙火人間,與小米新機強調的「人文影像」定位高度契合。

這也引發了大量網友重新回味張頌文過去溫暖細膩的微博發言,再次發酵出了「張頌文素人時期言論」等自然熱搜。同時,小米趁熱打鐵,通過硬廣曝光、星選任務、超粉重定向等微博產品工具,進一步激發更多品牌高關聯度的UGC內容誕生,並與微博攝影、生活、旅行等各個圈層大V進行內容種草合作,將流量沉澱至產品本身,完成集中的有效種草。

正是通過對品質演員內核的深入挖掘,小米創造出了高質感的品牌內容,引爆了後續的社交話題,也完成了一次溫暖、具備人文氣息的品牌輸出。

美團買藥與孫儷的合作則是憑藉「趣味互動」引發了社交狂歡。3月9日,美團買藥與孫儷官宣合作當天,在微博相關熱搜話題和品牌打造的沉浸式官宣氣氛中,大量樂子人積極參與互動,紛紛艾特起前代言人鄧超,笑談「超哥達成掉代言成就」。

這樣的互動要追溯到3月5日,在孫儷一條吐槽鄧超的日常生活微博下,熱情網友曬出印有鄧超的美團買藥紙袋錶示「讓他吃點」,趣味玩梗收穫了2.6萬點贊,成為熱門評論。結果幾日後,孫儷真的接替鄧超,成為美團買藥代言人,觀眾復看微博,享受到了「追劇式官宣」的快樂,「鄧超吃藥娘娘送」、「代言肥水不流外人田」等趣味話題也引爆了大範圍討論。

藉助巧妙的物料嫁接和對代言人身份的「驚喜預埋」,美團買藥以和明星趣味玩梗互動的方式,激發用戶參與社交討論,達成了成功的事件營銷。

新晉國貨美妝品牌溪木源與王源合作依靠「熱點借勢」實現了話題出圈。作為頂級流量,王源大量的日常熱搜話題圍繞其音樂作品,尤其是今年他的個唱動態,每每發布都能吸引粉絲強關注。品牌選擇於王源演唱會舉辦期間官宣合作,成功引爆了粉絲興趣,發酵了大量自然話題,輻射向路人群體。

王源巡迴演唱會廣州站前,溪木源宣布與他的代言合作,搭配微博一眾資源收穫大規模曝光。同時,演唱會期間,溪木源也持續分享王源的線下訓練日常,預埋相關「後台花絮」內容,並於重慶站時打造相關話題的熱點伴隨,種草同款產品。最終實現了長達月余、對粉絲持續的心智攻占,成功完成了私域用戶沉澱。

藉助代言人項目的熱度撬動粉絲流量,溪木源完成了在粉絲、音樂、泛娛樂等不同圈層用戶中的反覆出圈。

此外,瑞幸與羅翔在「醬香拿鐵」上的推廣合作、豪士麵包和王星越的代言合作,都是巧妙結合用戶話題熱點進行及時反饋的結果。這樣「主打聽勸」,將消費者變為創意人的明星營銷,也成功促成了品牌事件營銷的出圈。

這些成功案例也再次說明:只要找對和代言人的契合點,探索更多元、趣味的社交營銷方式,無論合作哪種藝人,都能收穫強流量。不僅能吸引粉絲,而且能將更廣泛的高好感度路人引入討論場,關注品牌的大事件。

官宣之後,品牌如何持續深化用戶記憶?

當然,單次官宣後,為了避免營銷合作隨著時間流逝被遺忘,品牌還需要與合作藝人進行深度綁定,實現有效的用戶心智占領。

挑選合適的藝人項目,完成高頻次的大眾向輸出成為唯一法則。今年,越來越多品牌在與藝人合作時傾向持續跟進其熱門內容和線下活動。

以心相印為例,在代言人肖戰大劇《玉骨遙》播出期間,品牌於微博展開全面的話題綁定。圍繞劇集相關熱搜打造熱點伴隨,承包了話題下的廣告位,在粉絲心中進一步構建了玉骨遙—時影—肖戰—心相印這樣的心智鏈路。粉絲感受到了肖戰作為代言人的「排面」,提升了對品牌的喜愛度。

同時,心相印還圍繞觀劇打造了具體的使用場景,化身追劇人的「紙搭子」,藉助流行的搭子文化,再次戳中劇粉的心,相關話題還登上了熱搜,成功獲取暑期檔的劇集外溢流量。

同樣,與迪麗熱巴合作多年的斯維詩,也藉助對本季《花兒與少年》代言人相關熱搜進行熱點伴隨的方式,完成了進一步大眾向破圈。作為與熱巴合作多年的品牌,斯維詩藉助多年的社交營銷,在粉絲心中已經完成了較為成功的心智教育。

但藉助本次《花兒與少年5》的治癒之旅,斯維詩進一步實現了在大眾層面的口碑提升。克羅埃西亞站中,熱巴一曲明媚的新疆舞直接跳出了圈,作為民族文化的傳播者,她的相關內容被大量官媒矩陣及海外用戶肯定,完成了大規模口碑提升並登上數個熱搜。斯維詩也成功借勢代言人的優質口碑,加深了大眾對於品牌與明星的綁定記憶。

除了綁定單獨藝人,也有越來越多明星熱衷通過贊助代言人參與的熱門盛典類活動,獲得用戶沉澱。純甄、華為、OPPO、奧迪等品牌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明星盛典IP雲集,品牌如何「秀好肌肉」?|復盤)。

以純甄為例,作為擁有強明星代言矩陣的國民品牌,其連續兩年贊助國內最大的明星盛典IP——微博之夜,足以說明其對於線下盛典類IP的認可。這類活動可以獲得確定性曝光,並搭載微博內成熟的星粉生態,完成話題的出圈。資生堂與First青年電影展、百事可樂與TFboys演唱會的合作同樣是今年的成功案例。

正是藉助對明星影視綜項目和線下活動的持續跟進,品牌圈定了核心粉絲群的好感度,也最大化完成了對大眾的注意力吸引和品牌「懂年輕人」,「會玩」、「好玩」概念輸出。

綜合來看,當下的代言人營銷,代言人不再是只找頭部、只搞單次、只打粉絲的「遭遇戰」,而是成為更追求質價比、常態化影響力和大眾覆蓋盤的「持久戰」。代言人品類的變化也帶動官宣方式、合作玩法的革新,均更為考驗合作品牌的眼光和創意。

我們也由衷期待,在微博這一明星營銷最重要的平台上,品牌能充分結合藝人、粉絲、平台特質,創造更多社交、互動端的精彩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