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多少人被一部《小美好》又勾起了關於青春萌動時候的記憶,校園、課桌、單車、操場還有懵懂的愛情和對未來的迷茫,這些拋開了狗血劇情的青春往事如同熒幕前的大多數人的青春故事,夾裹著小確喪的小美好。
深刻反映現實 卻比現實走得更遠
《理想禁區》動畫改變自同名漫畫,以沉迷遊戲被強制帶進網癮戒除學校的學生黎響為線索,展開了網戒學校內上至校長教官,下到宿管和學生本人,漠視人性,一味通過暴力手段將學生們訓練成為聽話機器的故事。
而以主人公黎響為代表的學生,要在網戒學校的打壓和瘋狂的報復,試圖衝破這個可怕的牢籠需要何等的勇氣和智慧,同時需要曾經還是單純學生的他們,過早地去面對成人世界的黑暗和手段。
《理想禁區》則把網戒學校的學生們最直接地擺在了觀眾和社會面前,提醒著社會去思考,把孩子們從網戒學校中救出遠不是事情的終點,一個從網戒學校走出的學生如何回歸家庭、回歸校園以及如何重拾對家長、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這些事情絕非易事。
正視學生本身 倡導多遠價值觀
除此之外,《理想禁區》把一個更值得反思的問題推到了大家面前。對於家長來說,會學習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玩遊戲的孩子真的一無是處,應該被糾正或者被放棄嗎?
而《理想禁區》的主人公們在網戒學校中展現出來的才華和智慧,也正是告訴家長們,「玩遊戲並不等於廢物」,他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人。
也正是因為《理想禁區》從一開始就正視這些曾經被誤認為是「垃圾」的網癮學生,並通過展示這些學生們被忽視的一面從而引起社會的反思以及督促家長和學校共同承擔起對於學生們因材施教的社會責任。
所以《理想禁區》一經播出就得到了無數網友的力捧和支持,上線三集播放量就已經破億,有網友把它稱為「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