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輪到周星馳翻車?新《美猴王》差評一片,有點理解六小齡童了

2023-07-21     置身事內

原標題:這次輪到周星馳翻車?新《美猴王》差評一片,有點理解六小齡童了

周星馳,尚能飯否?

6月22日周星馳61歲生日的那天,他官宣了自己要拍《少林女足》的消息,並放出劇本初稿,還公布了郵箱地址招募女演員。

但網友對此的熱情似乎並不高,沒有熱議不說,反而出現了很多吐槽聲,大部分覺得周星馳是在炒冷飯,看著像「江郎才盡」的樣子。

確實,《少林女足》一看名字,就像是《少林足球》的姊妹篇。

2001年的《少林足球》打破了當時香港電影的票房記錄,還讓周星馳捧上回了「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的大獎。

《少林足球》有這麼大的成就,再拍個「姊妹篇」也在情理之中,但《新喜劇之王》的敷衍,讓觀眾有理由懷疑這部《少林女足》的誠意。

25天後,當大家快快要遺忘周星馳要拍《少林女足》時,他製作的動畫電影《美猴王》,將定於8月上線。

又是「西遊記」,只不過這次換成了動畫片。

周星馳可能沒想到,《美猴王》的中文預告片一播出,就引起網友一片差評。

總結起來就是:這次的美猴王,既不美,也不霸氣,甚至它都不像個猴。

就算是動畫電影,擔任製作的周星馳在審美上也不該是這種水平。

螞蚱一樣的身軀,還沒手中金箍棒粗的四肢,頭上又莫名其妙長了兩根蟋蟀觸角,怎麼也和「美猴王」的形象不挨著。

如此一對比,再看國產動畫電影《大聖歸來》中的孫悟空,竟還有那麼一絲「俊美威武」了。

實際上,周星馳監製的這部新版《美猴王》,受眾可能就不是內娛的觀眾。

出品方是Netfli(網飛),播出平台也在Netfli,導演是執導過《盒子怪》的安東尼·斯塔奇,配音演員是一群ABC(在美出生的國人)。

這樣的製作班底,怎麼可能搞好一部展現東方神話的作品出來?

動畫電影,一看建模特效,二看故事情節。

《美猴王》的建模,一看就是「好萊塢式」的套路,連新意都沒有,更別提體現東方審美了,頂多加幾個漢字、木屋和松樹,就算是東方元素了。

預告片中就能看出,在建模特效上,這就是一部平平無奇的作品。遠不如追光動畫最近熱映的動畫電影《長安三萬 里》。

如果《美猴王》的故事能出彩,也許還能挽救一下口碑。

但僅從目前放出的預告片中,筆者不但沒有看到出彩的地方,反而發現了很多槽點。

故事情節就是一隻從孕育天地靈氣的石頭中誕生的猴子想要長生不老,所以離開水簾洞去尋找機緣,一路打怪升級,然後直面自己。

周星馳表示,在《美猴王》中進行了大量的二次創作,但預告片中並沒有將這點體現出來。

大的故事線沒變,只是在細節上一通「魔改」。

將原著「不想看花果山的同類生老病死才去尋求長生之法」的美猴王,改成了自己想「長存於世」才去尋求機緣。

又把美猴王改成喜歡到處耍帥,充滿了油膩感。

預告片中,美猴王對妖怪說的那句「放過這些又窮又丑的村民」,更是莫名其妙地展現了尖酸刻薄的嘴臉。

看不出一點幽默,卻處處彰顯著狹隘。

曾經的周星馳,不但主演過令人難忘的《大話西遊》,還拍出過名利雙收的《西遊·降魔篇》。

如今的周星馳,監製的電影,就這水平?

實際上,周星馳此次名為「製作人」,可能實際上就是一個「打工仔」。主要工作就是負責溝通協調出品方和演職人員,對作品起不到實質性的影響。而片方找周星馳,無非是看中了他在華人心中的影響力。

西遊記題材的影視作品,這段時間在西方影視圈挺火。

迪士尼也根據《西遊記》的故事,推出了一部名為《西遊ABC》的影視劇。

吳彥祖飾演孫悟空,楊紫瓊扮演觀音,但故事的講述的是在美華裔高中生的事。

其中一個華裔高中生是孫悟空的兒子,為了幫助另一個華裔高中生實現夢想,發生的一系列荒誕的冒險故事。

劇情當然少不了眾神下凡,但離譜的是觀音做起了保姆,沙和尚是個女的,總之是披著《西遊記》的皮,玩著自己的新花樣。

這部劇的受眾,自然也不是國內的觀眾,而是給那些在美華裔們看的。

其實《西遊ABC》這部劇,在那邊播出後還挺受歡迎。

但國內觀眾對這部劇的評價,就是一片差評了,豆瓣評分只有5.9。

觀眾給出差評的理由也出奇一致:這部劇的劇情簡直太降智了。

能看出,西方影視圈魔改咱們的經典文學作品後拍成影視劇,已經很常見了。

這件事有好有壞,好處是一定程度上宣揚了咱們的傳統文化,壞處是魔改之後很多傳統文化被扭曲變形了。

其實在「魔改西遊」這件事情上,扮演過孫悟空的六小齡童,早就表達過自己的態度。

當初周星馳出演了《大話西遊》之後,六小齡童就在公開場合毫不留情對周星馳進行了批評,甚至要求該片的編劇和導演,向全國觀眾謝罪。

對於周星馳的無厘頭表演,六小齡童更是說出了「要惡搞就去搞你的爺爺奶奶」這樣的話。

甚至六小齡童為此還專門跑到各大高校,給大學生們演示「如何正確地耍金箍棒」。

六小齡童的這些言行,在當時不但沒有得到支持,反而被年輕人吐槽得不輕。大家覺得他只想把「孫悟空」據為己有,以此牟利。

六小齡童到底咋想的,不得而知,但後來他的一系列行為,確實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反感。

比如將某遊戲公司告上法庭,理由是該遊戲公司用了孫悟空的形象。但該案六小齡童敗訴了,因為該公司確實用了孫悟空的形象,但並未用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形象。

不讓別人用孫悟空形象,結果六小齡童自己卻跑到另一家遊戲公司拿著孫悟空形象做起了代言。

後來又在吳承恩的故居里,掛上自己的照片,立起自己的雕塑。

此舉連央視都看不下去,指名點姓地批評了六小齡童。

正是因為這些事,一度讓六小齡童的處境很尷尬。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

六小齡童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像《西遊記》這樣的名著不能瞎編,有些事情不能看一時一事,三五十年後再來說話。

他的這番話,筆者一定程度上是贊同的,如果「六老師」不是孫悟空的扮演者,那這個觀點我就非常贊同了。

問題的關鍵在於,「胡改亂編」的標準,到底是由出演孫悟空的「六老師」來定,還是由看《西遊記》的觀眾來定?

「六老師」的話在當時沒人在乎,說到底就是觀眾覺得《大話西遊》還不錯,儘管摻雜了愛情戲,但總體是懲惡揚善的。但「六老師」卻把正確的結論,套在了錯誤了的例子上,並想以此來糾正觀眾的觀念,就有點出力不討好了。

但如今的情況,是「胡改亂編」的影視作品,已經到了廣大觀眾都看不下去的程度,此時再看「六老師」的觀點,就有點能理解他了。

而周星馳這次製作的新《美猴王》,既沒看出文化自信,也沒體現對尊重的原著,和《西遊·降魔篇》完全是雲泥之別,只能說是為了「恰飯」而濫竽充數的片子,口碑翻車也在情理之中。

文化自信的同時,還需尊重歷史。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226d7878fdb873748bd581d2bbd2f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