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集冷坑鎮: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爛街」變「致富街」

2020-01-04   掌上懷集

近年來,冷坑鎮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其中冷坑村南勝自然村村民整治意願強烈、積極性高,紛紛無償獻地、清拆舊危房,把3米寬的街道拓寬成11米,村民們在家門口做起了生意,如今「爛街」變「致富街」。

冷坑鎮冷坑村南勝自然村與冷坑墟鎮為鄰,但在2018年該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以前,村內的東街、西街卻是附近有名的「爛街」,擁擠的巷道內到處是雜物和亂搭建的屋棚,沒有硬底化的路面凹凸不平,泥濘不堪,與熱鬧熙攘的墟鎮大街有著天壤之別,村民們看著咫尺之外的店家生意做得紅紅火火,而自己坐擁人流、地利之便,卻只能閉門緊鎖。


燒臘檔老闆 李大姐:

以前這條路很爛的,有高有低,都不平整的,一下雨就很邋遢。

冷坑村黨支部書記 賴綿光:

當時的巷道很舊很破爛又很小,路面只有3米多寬。

整改前

整改後


冷坑鎮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過程中,冷坑鎮按照上級「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和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要求,在全鎮範圍內大力開展政策宣傳和「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由於冷坑村南勝自然村村民整治意願強烈、積極性高,鎮里選取了該村作為示範點,於2018年12月沿著村裡的東街和西街開始進行人居環境整治。

黃少強

冷坑鎮委委員 鎮紀委書記


我們南勝村在發動群眾參與建設的時候,群眾熱情度是非常高的,群眾都舉手同意進行改造建設,所以建設過程中群眾積極投工投勞、進行募捐和「三清三拆」,利用兩個月的時間,在2019年2月份就完成了改造工作,南勝街通過改造,改變了以往污水橫流、出入難、路面高低不平的情況,現在安裝了路燈,鋪設了排污管道,路面硬底化和人行道建設都完成了,所以群眾對這個居住環境都非常滿意。

整改前

整改後

冷坑村黨支部書記賴綿光說,原來南勝村的東街、西街都只有3米寬,在往兩邊拓寬的過程中,需要清拆很多村民的舊房和廢屋棚,但是村民都願意無償獻地,獻出房屋。

冷坑村黨支部書記 賴綿光:

現在路面有11米寬了,兩邊要清拆很多房子,比如以前的舊房子、豬欄牛舍,什麼都不補,都是村民自願捐出來的,個個都很配合,然後徹徹底底去建設好這條街道。

整改前

整改後

在整治過程中,村民林婆婆便是參與整治的「積極分子」,為了街道的拓寬,她無償獻出並清拆了家裡占地15平方米且已經蓋好的小房子,她說,看到現在街道寬敞,車輛通行暢順,便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村民 林婆婆:

拆了我家隔壁的舊房,以前巷道只有一點點,手推車都進不來,還撤了一根電線柱,現在弄得很好看。

隨著街道的拓寬和村容的煥然一新,

南勝村儼然與冷坑墟鎮融為一體,

村民紛紛在家門口做起了生意。

至此,南勝村的「爛街」變成了「致富街」。

冷坑村黨支部書記 賴綿光:

以前大家都做不了生意,現在個個都可以入室經營,增加了鋪面和房租收入。

燒臘檔老闆 李大姐:

修好路之後方便很多,停車都容易了,走路也方便了,生意都好很多。

村民馮先生說,以前他在墟鎮做電器生意,一年租金要花費一萬多元,現在一分錢不花,直接在家做生意,人居環境整治讓村容村貌變美了,也富了他們的「錢袋子」。

電器店老闆 馮先生:

以前都不是在這裡做的,修好路才回來這裡做生意,路通財通。

黃少強表示,目前冷坑鎮全面啟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非省定貧困村189個自然村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完成率93.5%。下階段,冷坑鎮將大力宣傳南勝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良好成果,以該村為示範,帶動全鎮各村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齊心協力共建美麗宜居的生活環境。

冷坑鎮委委員 鎮紀委書記 黃少強:

冷坑鎮下一步以冷坑村南勝村為示範點,在全鎮各個村內廣泛推動,到時各個村都會建成有相當規範規模的新農村示範點,讓群眾有一個更加舒適滿意的人居環境。

發布:懷集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廖偉媚,徐逢瑩

編輯:蔡亞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