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世界上第一台彩色電視機在英國被發明。
一個叫諾埃爾戈登的女人作為女演員首次出現在彩色電視上。
今天要講的是跨越這個時代的女演員的故事:
《諾莉》
1981年的一個冬天,早上7點,女明星諾埃爾迎來了她引人注目的一天。
坐著專車前往電影院,在攝影棚前被粉絲包圍屏蔽,向認識了十幾年的全體同事打了招呼。
經過這麼多檢查站,諾埃爾終於到達了她的這次目的地——電視台休息室。
其他演員已經到齊,人手拿著今天的劇本,入迷地看著。
諾埃爾這時閃亮登場了。 她帶著風走著,總是掀起看不見的漣漪,不用每個人抬頭,就知道她來了。
諾埃爾戈登,人們親切地稱呼她諾里。
年輕的時候就上了電視螢幕,主演了現在連續播放了18年的肥皂劇《十字路口》。
劇情不足講述的是在一家汽車旅館發生的日常故事。 諾里是中心角色,是汽車旅館的老闆娘。
一部電視劇能連載18年,並不容易。
這能創造出多少難得的演藝奇聞?
首先劇中的演員扮演彼此的父母、伴侶、孩子和同事,在十幾年的時間裡,他們的關係可能比真正的好朋友更親密。
即使在劇中的角色,諾莉也總是覺得她是自己,自己是這個雷風行的老闆娘.
在這部長壽劇中,諾莉迎來了演藝圈的頂點。
她獲得了許多獎項,贏得了狂熱的粉絲,有的一錘定音,追她的劇追了18年。 通過觀察,我從年輕人,到成家立業,成了別人的家長。
再看幾年,就能抱孫子了.
但是,這一天可以說是諾莉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天。
她知道了被炒魷魚的噩耗!
《十字路口》中將已經沒有她的戲份了,這家旅館靈魂人物的老闆娘,快被編劇寫死了!
至此,演員、媒體和粉絲群體,全部成為飛人.
英劇《諾莉》由海倫娜伯翰卡特主演,於今年2月開播,共3集,全部更新。
該劇大多根據實際情況改編,只有部分橋段採用戲劇性處理。 整部劇是對諾埃爾戈登這位傳奇英國女演員的敬意。
對我們中國的觀眾來說,這個演員雖然有點陌生,但並不影響收視體驗,作為普通的電視劇也很棒。
第三集講的是一個精緻的故事,起承轉合充滿戲劇的緊張,每一個細節都伴隨著幽默與感動。 海倫娜的出色表演,再加上周末抽了一個下午追完,心曠神怡。
海倫娜詮釋的諾莉,有血有肉,非常可愛。
有時,她很獨裁,霸道。
休息室里有椅子。 她坐了18年。 任何人都不能坐。 否則,她絕對翻臉了。
在電影院,即使是導演或製片人,也不敢告訴她.
製片人要求新參加的角色說方言,提高人物的豐富性。
諾里來到現場,一言不合就改正了。 因為覺得方言很難變得文雅,所以每個角色都必須說一口地道的英音。
就業務能力而言,你又得不服她了。
每天的電視劇都是現場直播,麻煩在所難免。
不,這一天,一個演員緊急進了醫院,場景全部被剪掉,節目時間減少了5分鐘。
諾里馬上隨機應變,改變措辭,慢慢說話,危機就巧妙地解決了,觀眾絕對看不到任何異常。
一離開工作的地方,你就知道她顯然是個可愛的老太太。
回家,打開所有的燈;
我總是喜歡逛關門的街道,看櫥窗里漂亮的衣服;
每晚都要回家,多練習第二天的台詞。
但是到了電影院,她偏偏對別人說:「我沒有事先預習過劇本,是第一次看。
好像是每次得100分之前都說自己沒有複習的老闆.
這麼可愛的演員,又是這部劇的靈魂人物,為什麼突然被趕出劇組?
媒體和所有粉絲都很好奇,諾莉自己也不知道。
她已經61歲了,作為女演員已經老了。
她在銀幕上幾乎結束了自己的人生,在這部肥皂劇里泡了18年,除了這部電視劇以外什麼都沒有。
她向各電視台發出了想出演下一場戲的消息,但石頭沉入大海,沒有任何反響。
她去劇場試演舞台劇,但多次遭到導演的責備.
即使她已經是演技和人氣備受肯定的女明星,離開這部長壽劇後,面臨的處境也是如此尷尬。
她完全不會演戲。
沒有人敢在諾莉面前說,但實際上,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只有一個,她太老了。
在百老匯的舞台上,擁有年輕的臉龐,擁有百靈鳥般婉轉的歌聲。
所有電視台的資源,都塞在下一個電視皇后手裡.
對於中老年女演員來說,陷入這樣的境遇,似乎無人問津。
遺憾的是,諾莉的困境並非偶然,在我們內地娛樂圈,這仍然是大多數中老年女演員尷尬的現狀。
和諾里一樣,有情景喜劇演員出身的內地女演員。
1978年出生的倪虹潔,在《武林外傳》中扮演祝無雙,今年44歲,成為了母親的專家。
在許多劇中,人們會看到母親的角色: 《過春天》0《摩天大樓》0《突如其來的假期》0《星辰大海》0055-7900000 .
不是因為她喜歡演,而是因為真的沒有合適的角色。
人氣的電影資源被擠在人氣的大大小小的花手中,類型也很狹隘,在職場劇中扮演精英,在生活劇中扮演媳婦。
剩下的是甜膩的愛情劇、木偶劇、古裝木偶劇.
本劇幾乎是男演員的天下,其中少數女性角色,發揮空間較少,起作用的幾乎都是綠葉。
因此,娛樂每年上映近百部電影,但依然有很多優秀的女演員,等不到合適的角色,無法拍攝。
倪景傑無論是繼續扮演母親,還是極少的鏡頭,她都想拍攝。
在《突如其來的假期》,她比飾演女兒的闞清子大10歲.
一些年齡也不小的女演員仍然很開心地扮演著少女.
女演員錯位、女性角色畸形,一直是娛樂的常態。
電影電視劇最能直觀地反應社會現狀。
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還是我們的女性被嚴重標籤化,從男性的角度被刻板化.
為什麼很多年輕女演員都是演著撒嬌的愛情劇戀愛的呢?
因為男權社會對年輕女孩的要求是清純可愛、懂事、討好男人.
為什麼中老年女演員是扮演媳婦還是媽媽?
因為男權社會對女性的要求是扮演妻子或母親.
女演員沒戲的困境背後,反應的是全體女性的困境,對身份自我認同的模糊.
消除女兒、她、妻子、母親、婆婆的身份後,女性可以是誰?
她自己也可以。
只有這句話成為主流社會認知的日子,女性的困境才能得到解決,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