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元代紙幣的保護修復(二)
微 科 普
二
科學檢測
文物修復人員如同「文物醫生」一樣,在對文物的病害部位操作處理前也要對文物整體進行仔細檢查。由於文物無法開口說話,不能向文物醫生告知自身病情,這一階段的檢查手段主要藉助科學儀器設備進行。
元代紙幣的科學檢測按照病害成因和修複評估兩方面進行,即「生病原因」和「治療效果」的分析測試化驗,詳見下表。
元代紙幣的「體檢結果」表明文物在經過數百年後發生了破損殘缺、糟朽降解、污染劣化等一系列嚴重的病害,但得益於紙幣自身材料結構較好(桑皮紙質,詳見上期《紙張鑑定》),才能夠在青海地區乾燥的埋藏環境中得以保存至今。因此,文物醫生在修復過程中應對症下藥,保證不傷害紙幣的前提下儘可能地做到藥到病除,讓元代紙幣能以嶄新的面貌重見天日。
往期回顧
01
微科普丨館藏元代紙幣的保護修復(一)
02
微科普丨銅質文物的保護修復(二)
03
微科普丨銅質文物的保護修復(三)
供稿:文物保護中心(劉星星)
編輯: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