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16載,300餘件作品帶您走進許江的葵園

2019-12-24   當代油畫

許江致辭

今天(12月21日),由中國美術學院、中國油畫學會、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山東美術館、方圓美術館聯合承辦的「葵頌——許江藝術展」在山東美術館開幕。

開幕式由山東美術館館長、山東省美協主席張望主持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協主席范迪安致辭

山東藝術學院院長王力克致辭

開幕式由山東省美術館館長、山東省美協主席張望主持。山東省文聯黨組書記王世農,中國文聯名譽委員、美術理論家卲大箴,山東藝術學院院長王力克,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協主席范迪安先後致辭。最後由許江致答謝辭。

「葵頌——許江藝術展」彙集了許江以向日葵為主題的300餘件作品,是其近年來最大規模的作品展示。本次展覽涵蓋了油畫、雕塑、水彩、影像、聲音等多種藝術媒介,不獨可觀可觸,而且可聽可感,形成了一個「五感齊開」的藝術現場。

許江收到了學生獻上的65支向日葵

展覽以「葵頌」為題,以「葵頌九景」為結構,分「葵壑·花的山河」、「共生·草木寄人心」、「野火·致火熱的青春」、「惠風·穿越葵園」、「離歌·眾生無別離」、「生醉·流火如歌」、「天涯·無斷的地平線」、「層覽·越過山丘」、「盤根·可待成追憶」九個部分,是許江十六年來聚焦葵園主題「格物致感知」的一份完整的視覺報告。

2003年,許江在亞歐交界的小亞細亞高原與「葵」不期而遇。此後,他陸續遭遇了生命中數個愀然於心的葵園現場,並從這些發生現場中反覆自我開啟,在油畫、水彩、雕塑、影像等不同媒介之間琢磨、砥礪,鍛造出自己的藝術語言,提煉出葵的精神內核。

許江畫葵,迄今已是第十六個年頭。十六年來他不斷地訪葵、畫葵、種葵、談葵、憶葵、詠葵、格葵,持續地為這向陽之花賦予新的意蘊。自2006年迄今,許江帶著他的葵,先後在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國家博物館、中華藝術宮、美國甘迺迪藝術中心、德國德勒斯登國家博物館、德國路德維希博物館、俄羅斯國家博物館等國內外重要機構展出,從叩問大地浮沉、歷史蒼茫的「遠望」系列,到呈現新中國一代人精神圖像的「東方葵」系列,再到黃鐘大呂般氣度恢宏的「葵頌」系列,受到海內外藝術界同仁的廣泛關注

語言是自我生命和對象世界共同的構造,是我們走進事物、理解世界、成就自我的道路。作為林風眠、趙無極、吳冠中的薪火傳人,許江是一位東西之間的藝術家,也是一位對語言建構高度自覺的藝術家。1950年代出生,歷經文革與改革開放,從「土插隊」到「洋插隊」,許江這代人與新中國一路同行。從1990年代初開始,他的創作形態從空間回到架上,由觀念重返繪畫,向人們展現了一部個人的回溯的藝術史。這種「回返」式的藝術旅程,為中國當代繪畫揭示出一個新的發展空間,也為當代藝術語言研究提供了一個獨特而深刻的案例。

許江的葵是對象,是象徵,是精神圖像,也是磨礪藝術語言的載體,更是藝術家感知世界的通道。葵這個主題貫穿了油畫、水彩、雕塑、影音多個領域,在眾多媒介間不斷切換,反覆琢磨,來往砥礪,成就出一種造型、一種語言、一種形式意志。通過畫葵與煅葵,許江回到純粹自在的意義世界,在那裡遭遇造型、視覺和語言的本身,進而挖掘出自我生命的歷史厚度和精神深度,在一個後觀念時代重建造型藝術的勃勃生機。

今天上午,題為「我們如何走進事物——許江的藝術語言」的學術論壇在山東美術館四樓會議室舉辦。研討會由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參軍主持。數十位藝術家、批評家、學者、詩人受邀到場,針對藝術本體語言的感知與建構展開研討,共同探討藝術家與事物的身心交感,格物與感知的互相煥發,藝術語言的磨礪與創造。

山東美術館館長、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張望提到,山東是一個文化底蘊比較深厚的地方,傳統模式的藝術形式屢見不鮮,山東需要這樣的展覽。明年還醞釀辦一屆濟南國際美術雙年展。同濟大學教授孫周興在發言中指出了許江作品中的三種糾纏,分別是藝術哲學的糾纏、藝術政治的糾纏、藝術語言的糾纏。正是這三種糾纏使得許江的作品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典型個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院長彭鋒由最近研究的王履的《華山圖冊》生髮,提出藝術家往往在大驚大恐之後大徹大悟,從而實現藝術升華。從許江作品中可以看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漸悟方式。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主席劉巨德說,從這次展覽中看到,藝術家正是用藝術來撫慰和治療著心靈的創傷。許江選擇了一個平凡的角度來進行表達,但他走進了向日葵,化作了向日葵。

為配合此次展覽,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了圖文手冊《葵頌六章》。這套書共分六冊,分別是《葵頌·花的山河》、《共生·草木寄人心》、《野火·致火熱的青春》、《風葵·越過山丘》、《天涯·無斷的地平線》、《離歌·眾生無離別》。這六個主題圖文互鑒,勾勒出藝術家的思想地圖,展現出一種藝術界久違了的心靈之幽遂。

馬拉馬拉海邊的土耳其廣袤平原

共生會否可能 銅 蘇州博物館 2011

蓼莪 布面油畫 200×156cm 2018

風嵐 布面油畫 60×300cm 2019

守望 布面油畫 50×300cm 2015

飛鳴 布面油畫 60×300cm 2019

陌行 布面油畫 60×300cm 2019

葵頌——大型雕塑影像展演 2019年10月 杭州武林廣場

來源:美術報

-END-

我們尊重原創,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官網:http://www.art579.com

投稿郵箱:art57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