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陳情令》導演陳家霖曬出主演手寫信,上了熱搜,也給這部暑期爆款劇畫上了句號。
在整個古裝影視劇如履薄冰的這個寒夏,不得不說,《陳情令》的爆,是難得的。
耽美網劇播出後收穫超高人氣,已不是第一次。
但像《陳情令》這樣,雙男主人氣平分秋色的情況,還是很少見的。
究其原因,這與劇中堪稱靈魂人物的魏無羨,被成功塑造有著莫大關係。
何出此言,且聽一一道來。
首先必須承認,作為《陳情令》一劇中當仁不讓的大男主,魏無羨一角的演繹難度,無疑是相當高的。
其一,對於劇本身而言——
全劇的所有重要情節幾乎都圍繞著他,或由他作為串場人展開,這無疑說明了他的戲份吃重性。
比如說劇的主線,就可以按他重生前後為節點,拆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來看。
重生前的上半段,講的是出身四大世家之雲夢江家的魏無羨,為了堅持內心正義,保護為修仙世家們不容的溫氏無辜餘黨,被迫陷入眾叛親離,墮入魔道,並幾乎與江湖中幾乎所有的主流門派為敵,最後被設套誤傷至親的師姐一家,於是憤而自絕的故事。
而重生後的下半段故事,則以他魏無羨和藍忘機追查赤峰尊的死因為主線,用他追查線索時的視角,鋪開了曉星塵為何死於義城的來龍去脈,以及「大反派」金光瑤的上位史等支線故事。
這無疑都說明魏無羨的戲份之多,以及他在角色完成度的重要性上,可謂直接掛鉤了《陳情令》一劇的精彩水準。
其二,對於市場而言——
電視劇的受眾主要以女性市場為主,因此一部言情劇的可看性,普遍由男主角的魅力上限決定。
這也是為什麼趙麗穎陳喬恩楊冪等偶像劇女主霸屏多年,熬成了金牌奶媽,仍然風光不倒,及耽美劇為會產生爆攻定律的根本原因。
因為以言情為核心的電視劇,最重要的功能,無疑在於為有少女心需求的女性們造夢,滿足大家在枯燥現實里對高濃度愛戀的情感寄託需求 。
所以,與劇中充分展現了深情忠犬等男友力max特質的藍忘機一角,天然自帶讓女性觀眾尖叫的粉紅特效不同。
魏無羨一角要想出彩的出路,高度倚重於演員自身在對角色的情感表達上,能與觀眾產生的共情度。
其三,對於角色自身而言——
魏無羨這個人看似肆意洒脫,天生一副笑臉,總是輕鬆樂呵的面對人生困境。
但在陳情令這部劇看似圓滿收尾,實際底色悲涼,主題為「求不得」的大悲劇里。
主角魏無羨的情感複雜性,又是堪稱全劇之最,非常難以把控的。
尤其是這個人物的求不得,對比其他人的求不得,層次複雜許多。
如果仔細觀察這部劇的大結局,你會發現劇中幾乎沒有任何角色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每個人都在追逐的過程中失去了最初的自己:
曉星塵懷抱拯救天下之心出山入世,卻被矇騙濫殺了無辜最後自絕。
薛洋這一生都在試圖彌補童年的陰暗缺口,最後卻失去了真正的糖——曉星塵。
師姐江厭離想要相夫教子,和夫君恩愛白頭,卻喪夫早逝。
江澄一生驕傲,想當好家主和兄弟魏無羨共同光大雲夢,最終卻發現助他重建家業的金丹不屬於自己,而且一直心心念念的雲夢雙傑諾言也成了泡影。
而這些人直面理想時的破滅,還都比不上魏無羨的極致。
他魏無羨想要保護無辜,卻被打入反派陣營,受天下人敵視。
想捍衛內心的正義秩序,卻成為人人喊打的魔頭。
滿心歡喜地前赴至親師姐的喜宴,卻誤成殺害師姐夫君的兇手,還眼見她慘死面前。
不惜一切保護的,最終失去了,至親至愛的人,又因自己死去。
以上情感的表達難度,可以說對演員的劇本理解度和情緒表達要求都非常之高。
綜上可知,魏無羨一角的塑造難點之多,及難度之大。
但,肖戰的確做到了以上三點。
但一開始,我是不太看好肖戰的。
儘管多年前X玖少年男團初次亮相快本時,作為顏控只記住了他一個人的名字。
但,由於國產男團的前途不甚明朗,而且idol出身的演員在轉走戲路後,演技給力的案例更是寥寥無幾。
因此,在知道《陳情令》由他出演主角後,對這部劇的選角捏過一把汗。
誰知,真香定律它坑我。
原本只想隨便點開兩集想走個過場,在觀看時的心態,竟從開頭時覺得這個男主咋這麼嗲,變成了後期越來越嘆服。
不提演員自身的外形可塑性之高,和角色的形象契合之極。
在演繹時,最難落實的點是什麼?
笑。
笑不難。
可是魏無羨是開心也笑,難過也笑,這意味著什麼?
一般人悲傷時都是哭來表達情緒,但魏無羨卻是用笑來表達悲傷,而且隨著情節的變化,他在不同人生境遇中遭受的不同層次痛苦,都要用不同的笑意來表現。
這對於非科班出身的演員而言,難度有多高?
簡直難到髮指。
但沒想到的是,肖戰竟然都解讀準確而且表現成功了:
且看劇中標誌著魏無羨一角心理變化的第一層笑——
是招牌式的明朗笑。
角色在初期出場時,肖戰的演繹方式,是目光清澈,且坦蕩地直視他人的。
配合眼角彎彎,嘴角弧度大幅揚起。
很輕鬆自然地就是初涉江湖時,魏無羨毫無心機的肆意少年模樣。
魏無羨的第二種笑——
是內心秩序初次崩塌的質疑之笑。
窮奇道這夜,面對數次幫助過自己的好友溫寧的屍體,他的內心充斥著沒能及時護住他安危的痛悔。
真可笑,明明耳朵里聽著的是道貌昂然的世家家主們,喊著追求正義的口號,眼睛卻分明目睹著他們所行的不義之事。
這世間的公道竟然這樣嗎?
此時的肖戰在演繹時眼白是發紅的,嘴角冷冷地輕勾,輕輕歪頭,眼神也從不解,猙獰,憤然慢慢過渡到堅定。
短短几幀,將魏無羨從憤慨到不顧一切也要護住溫家無辜餘人的心路變化,表露無疑。
魏無羨的第三層笑——
是輕狂怒極的冷笑。
此時的溫寧溫情姐弟為保護他已被挫骨揚灰,他孤身前來查看他們生死時,發現悲劇成真的哀慟之心。
和站在高高的不夜天之城的屋檐上,用審視的目光聆聽著城內眾世家激情討伐他的「正義」口號時,油然而生的可笑之情兩相交織。
此時的肖戰在演繹時,淚水滿滿聚在眼眶,卻不滴下。
他笑時,是用身體抽動幅度來帶動笑容弧度。
嘴角揚起的同時,眉頭肌肉卻更加深鎖,將魏無羨此時激憤愴然的心情精準表達。
魏無羨的第四層笑——
是哀痛之心大於死的自嘲之笑。
最親的師姐慘死面前,此時他本是痛極的。
但看著本以正義之名討伐他的眾人,此時竟競相追逐著由他製造所出,被喻為邪惡力量的法寶陰虎符,他還是忍不住笑了。
此時的肖戰,在演繹時,是用乾笑的方式來演繹的。眉毛和嘴角都在大幅抖動,眼睛卻毫無笑意,仿佛被抽干靈魂,假做情緒的木偶。
將魏無羨看透了虛偽世情的悲涼,以及理想和情感雙重複滅的戚然,淋漓盡致的表現而出。
不說演技多麼精湛,至少這表現,確確實實把我們帶到了魏無羨的世界中。
肖戰大學念廣告設計。
重慶工商大學的孩子們可以來認學長了。
肖戰參與設計的作品
身為愛豆中少有的,素人時期擁有完整大學經歷、出道在25歲之後的「老新人」。
肖戰無疑輸在年齡的起跑線。
可從大齡晚出道的idol,成功轉型為快速擁有代表作的青年演員,肖戰的幸運和優勢,或許正在於他的晚出道。
不信?
有兩件事,一直讓我印象很深:
第一件,綜藝《女兒們的男朋友》里,有一個和父親關係冷淡的綜藝出演者說過,她從小和父親關係不好,因此每次拍戲要演和父親關係好的時候,她就懵逼不知道咋辦。
第二件,馬伊琍前段時間發過一條微博,她很希望年輕演員們重視文化素養,多學習多念書。
因為她自己就是文化課很好,當初剛進電影學院時,完全跟不上班上同學的形體等基本功練習水平。
但到了大三大四時要演戲閱讀劇本的時候,她對劇本的理解力,對比班上其他同學占盡了優勢,所以她一直勸年輕演員們要學好文化課,多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
所以綜上可知,演技的來源是什麼?
是對生活的觀察,是對情緒的感受和表達。
是對情感的共情和想像,也是基於社會閱歷及文化水平,衍生的對劇本閱讀上產生的人物行為邏輯理解。
而一個演員在不被觀眾認可,評為演技爛的時候,指的是什麼?
指的是人物在塑造上情緒表達和形象呈現的不合理性。
如果說把演戲看作點線面:
那麼,點狀的單場情緒表達,看的是演員在角色進入情境下做出的情緒反應。
線狀的人物形象表現,看的是演員對人物行為動機進行理解,從而在表達上形成的行為邏輯鏈。
而,面狀的角色最終呈現,看的是演員對一個角色的性格反應模式,和內心情感行為動機相加形成的立體式樣的人物表現。
而看影視作品的視角呢?
人物的來歷背景,身份職業,可能只是一兩句台詞帶過,卻是不能忽略的。
需要通過表演來體現,或者說,你的表演是被圈在這幾句介紹里的。
不能做違背設定的表演。
所以,我一直覺得——
相比於現下一些十幾歲就拔苗助長的進入電影學院學習表演技巧,但沒有基本的文化素養、生活經驗,作為養分,來幫助自己在成長路上理解和駕馭複雜劇本的演員。
以及一些早早就出道,形成固定的演戲模式,對演員這一職業早已丟失敬畏之心的影視明星而言。
大齡出道,經歷過完整的校園生活,擁有不貧瘠的情感經歷和豐富職場經歷的肖戰,無疑是擁有了一筆寶貴的資歷。
比如在陳情令試鏡期間,他便是憑著自己相對於同齡演員更豐富的社會經歷造就的劇本理解度,獲得了製片人的認可,拿下角色的。
而他本人的設計師經歷,也幫助了他更深入地觀察和理解准了角色。
但很可惜,與肖戰的經歷相比,現今許多的影視明星都因為早早出道,背負著高曝光而無法了解正常社會人的生活。
《長安十二時辰》有一幕,是太子將自己的生命交付給易烊千璽扮演的忠臣李必。
千璽問表演老師:「我是不是該給他一個反應,是該笑一下,還是?」
答:「當然得要反應。」
可易烊千璽不知如何反應?
表演老師只能教他:
「情緒」「語速」「呼吸感」。
這兩幕你看到什麼?
我看到的是,千璽有認真演戲的心,也正逐漸展露才華。
但他的年少成名,反倒成了演戲路上的阻礙,讓他和俗世之間隔著一層膜。
他要表現失戀,但他還沒戀愛;他要徹骨之痛,但徹骨之痛離他太遙遠;即使是歡笑,也因為工作需要,成為一種日常的包裝。
如果沒有經歷過成名難,從而被迫在塵世間去經歷被生活追著趕,被壓力逼著走,被迫去認識人性,明白生活真相的殘酷,從而建立起一套深入認知現實的知識體系,又如何做好一名打動人心的演員?
欲速則不達。
像肖戰一般,不緊不慢出現,卻又讓人驚喜的面孔,或許是可以再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