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版李清照」搭錯車?對照才女4首詞,這4名女演員可能更合適

2022-03-23     美人豐盛

原標題:「劉濤版李清照」搭錯車?對照才女4首詞,這4名女演員可能更合適

劉濤怎麼也不會想到:成功塑造過「白娘子」和「媽祖」的她,客串「李清照」(東方衛視文化節目(《斯文江南》)時會翻車。

網友對「劉濤版李清照」強烈不滿,認為簡直是「搭錯車」:

「這妥妥的大郎,來喝藥,哪有半分的才女模樣?」

「秦淮河上的李清照嗎?」

「像極了潘金蓮……現在文娛圈真的沒有人了,什麼電視劇反覆都是她在出演,也是難為她了!」

劉濤人緣一樣不錯,為啥演一個李清照惹來這麼多牢騷?

答案是:不!合!適!

如果說劉濤是「娛樂圈賢妻」,那李清照應該是擁有千年人氣的「國民女神」。

自小在書香世家長大——父親李格非是蘇軾的學生,後官至禮部員外郎;母親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

李清照的「朋友圈」清一色都是「名流」——她的姐夫是蔡京、妹夫是秦檜、遠親叫王安石;她是著名的收藏家,「米芾真跡」這樣的無價之寶,米芾的兒子沒有,李清照有……

李清照才冠當代,少女時代一首《如夢令》已轟動京師;中年被譽為「詞國皇后」;故去之後,被鄉人立神像,供奉為「藕花神」……

這樣的大家閨秀,誦詞時會「擠眉弄眼」?認真的嗎?

一代亘絕古今憂國憂民的女文豪,氣質打扮怎麼可能「媚態濃妝」、小家碧玉?

太張冠李戴了吧!

或許駕馭霓皇郡主劉濤很輕鬆,但這樣的氣質、底蘊演「李清照」,確實慘到屍骨不存……

誰演李清照會更「適配」?對照4首李清照的詞和當代優秀女演員們,我們不妨來分析分析。

湯唯的貴氣和大膽: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選湯唯,歸功於她鶴立雞群的氣質、大膽的作風。

湯唯的氣質比較複雜:率真又嫵媚、隨性又倔強,性感又英氣,文藝又霸氣,洒脫又貴氣,由諸多矛盾的元素構成。

李清照也應該是一個「矛盾體」。

她雖以婉約詞著稱,但也有《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種豪邁之作。

湯唯出生於書香之家,他的父親號「北雁山人」,是著名的美術家,作品在保利等拍賣行拍賣後的義款,常用來做慈善。

我們小時候看過的不少年畫、報紙上「新國畫」,都是湯父的早期作品。

特別是1979年畫的《一個好》:畫中小女孩的小圓臉和嘴角都酷似童年湯唯。

初中班主任給湯唯的評語是「待人熱情大方、性格開朗,凡事不計較,工作認真大膽」;

李安給湯唯的評價是「質樸的傻氣、書卷氣,有以前國文歷史老師的那種感覺,現在的年輕人都沒有了」。

湯唯的確大膽——《色·戒》上映後據說在香港被列為限制 級,被美國定為「十七歲以下禁止觀看」……作為一個涉世未深的女演員,湯唯敢於為藝術犧牲的精神的確超出時代。

膽子大、一身書卷氣、出身書香家庭,這三點都很「李清照」。

此外,李清照的籍貫是山東,山東女生身高平均值是169.45cm……而湯唯20多歲就長到了一米七,外形上應該很適配。

景甜的美貌和嫻靜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

網友說「景甜很適合李清照」。

如果景甜真的適合,一定是因為她的美貌和嫻靜。

就像「司藤」一樣,一身清冷白皮、五官清麗高貴、氣質恬靜優雅而古典。

景甜不同於其它女星之處,是她全身姿態都很優雅,一行一止讓人想起李清照的《點絳唇·蹴罷鞦韆》: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這種「靜花照水」的嫻靜,和對美貌的自憐自愛,太「大甜甜」了。

景甜的嬌美,還特別適合李清照和趙明誠新婚燕爾的戲碼。

《金石錄後序》中記載,李清照和趙明誠成婚後的若干年,他們常於晚飯後,一邊泡茶一邊背書猜句,另類的「紅袖添香」,李清照每次得勝都得意忘形,以至於把茶水打翻。

後來,另一名千古詞人納蘭容若,還把這個場景寫進詩句:賭書消得潑茶香。

不知道李清照的顏值能不能達到景甜這麼高?也許正被愛情滋潤的才女,風情還更勝一籌呢!

詠梅的豁達和隱忍:昨夜雨疏風驟,知否知否?

詠梅如果演李清照,應該是演趙明誠去世、再嫁張汝舟的那一段。

本來趙明誠在叛軍來時不顧百姓連夜脫逃,已經讓李清照對所謂「七尺男兒」大失所望(《夏日絕句》就是此時所作)。

結果再嫁個張汝舟,更渣。

張竟然貪圖李清照手中的收藏品和文物,那些文物是李清照可是要獻給朝廷的!

看透張汝舟的人品後,國家財產遭遇損失當前,「另類」李清照做了一個極其大膽前衛的決定——告發張汝舟的欺君之罪,並離婚!

這種前期歲月靜好後期沉重寡歡、被逼到大是大非的路口必須抉擇的經歷,太像詠梅在《地久天長》里飾演的王麗雲了。

王麗雲和劉耀軍曾有過柴米油鹽的溫馨生活,工作穩定、收入足夠溫飽,一家人知足而快樂,別無他求。

但是兒子意外溺水身亡、喪失生育能力、強行計劃生育、下崗失業、丈夫出軌,一連串的命運波折,讓這個原本愛笑的女人,變得越來越克制緘默。

30年後,老年的王麗雲來到北京,看到長大的兒子的玩伴沈浩,詠梅身上的蒼涼和生機,就像老樹抽了新芽,形成令人鈍痛的對比(看到沈浩時,「她眼睛亮了、步伐快了、慌亂地倒茶」)。

他們知道沈浩是兒子溺水的始作俑者,但愛與恨總是伴生,關於沈浩的記憶與兒子生前的記憶血肉相連。

三十年內心愛恨反覆爭鬥,王麗雲和劉耀軍都沒有選擇恨。

面對「仇人」或者他們沒有辦法露出微笑,但他們用自己的人格保證著「儘量去愛」「盡力去原諒」。

晚年的李清照也一樣,雖然失去了男人的肩膀依靠,但是對於自己(於大是大非前)做出的(舉報丈夫)選擇並不後悔。

這個世界上,有比「私情」和「小愛」更重要的東西。

用隱忍、堅強的抗爭去樹立命運,用寬容與大愛,去達成一個女人至高無上的人格。

應該只有詠梅才能演出中年後的李清照,那種豁達、平和、自在的人生境界吧!

舒暢的絕美與俠氣: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李清照,美人心中的李清照更傾向於舒暢。

曾驚艷於舒暢的「天山童姥」(《天龍八部》)、愛慘了古典溫婉的「董鄂妃」(《孝莊秘史》)、靈氣十足的「金梅麗」(《金粉世家》)……

總覺得30多歲的舒暢,應該演一次完整的古裝人物,從19歲到71歲……比如李清照。

舒暢容顏清麗,不是那種整出來、化妝出來、或者衣裝出來的清麗,而是天生美人坯子。

她的嬌容與憨態,會令我想起李清照的《醉花蔭》,「……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蘇暢飾演董鄂妃時剛16歲,那絕美的靈氣和我見猶憐,讓人們這個無足輕重的角色充滿了憐惜。

董鄂妃在水邊讀書的場景,更令人印象深刻——大概少年李清照進入書中精神世界的神情,就是這般「白月光」吧!

舒暢愛書、愛紙質書,也有自己的小書房。

木製的書桌、白色的書櫃、古典的檯燈,小說、詩歌、散文、歷史、哲學多種類的書,舒緩的音樂,是她溫馨的「小日常」。

她喜歡推薦書籍、喜歡寫讀書筆記。她的理想更不是成為什麼明星,而是活在自己的「日月」里,成為一個素雅恬淡內斂的女子。

「做一個這樣的女子:不媚不揚,素雅恬淡,以婉約之勢,只念一晌安暖,以一朵花開的明媚,在如水的光陰中展示最真實的自己。在屬於自己的日月中,用隱忍解讀生命的堅強;用綻放詮釋生命的絕美」。

舒暢適合李清照,還因為她是個有天賦、表演有張力的演員。

美人總是認為,她在《天龍八部》中飾演的「天山童姥」,堪稱「神作」。

甫一亮相,與其它貌美的姐姐所飾的青衣或花旦相比,她像一個丑角。

「童姥」不僅長得捉襟見肘,人生也很悲苦:

愛一個人不得(但一生從未變心),還被情敵害得身形如女童、一生孑然;為了生存,被迫一心搞事業;甚至最後也是為愛而死的,且到死也未得到過「無崖子」一絲一毫的愛意和溫暖……

可以說塑造這個角色的難度高到離譜——

她要「披著童皮,掩蓋不住老成」;

她要「掩飾心裡的善良和忠誠,表達出殺人如麻的惡」;

她要「霸氣、豁達,也要哀怨、可憐」;

她的性別要突破一般女人、兒童的界定,甚至要突破一點時空……但舒暢真的都演出來了。

而李清照的一生何嘗不是如此呢?

她雖出身高貴,一腔柔情,但一生都被男人牽著「耍」,未能得到任何男人的臂膀可信賴、依靠。

好在,她並沒有因為任何榮辱而定義自己,也不掩飾自己的喜、悲、難堪。

她成為了一代名家,她不畏懼命運的荒唐蹂躪,眼裡不揉沙子,有仇必報,有恩必還……

李清照還是一個不能被輕易定義的「傳奇」。

她不只是一位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不只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女詞人;也不只是擁有價值連城的藏品的「富婆」……她還是個「女俠」,她特別好酒很能喝,賭博也很厲害,「剛」得狠。

大概只有演過武林至尊的舒暢,才能表達出李清照身上同時具備的「皮」,和睥睨爛俗之俠氣吧!

也有網友說,83版西遊記女兒國國王朱琳女士、年輕時代的林青霞,也比較適合演李清照。

誰是你心目中理想的李清照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fc22fcc417d4158de11e54c5f587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