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法軍的高光時刻,4萬殘軍對決11萬德軍,還抓走了德軍中將

2023-03-13     小解說娛樂

原標題:二戰法軍的高光時刻,4萬殘軍對決11萬德軍,還抓走了德軍中將

二戰法軍給人的形象是什麼?弱不禁風?落荒而逃?畏敵如虎?舉手投降?這些詞用在二戰法軍身上是一點都不奇怪。不同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那支由法蘭西男兒組成的鐵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法軍總體上只能算是沒斷奶的孩子,遇到德軍別說堅守陣地了,整個法國在6周內就宣告完蛋了。這等丟人的戰績,別說一戰里以身殉國的法國老兵看不下去,就算是棺材裡躺著的拿破崙估計都氣得打挺了。

但是,並非所有法軍都如此羸弱不堪,有一股法軍就如同開了掛一般,在小城裡爾死死抵抗住了德軍的進攻不說,最後還把德軍打到懷疑人生,甚至還把德軍的一個中將師長抓去做俘虜了。

時間回到1940年5月末,彼時被包圍在法國北部的英法聯軍已經是大難臨頭各自飛,英軍已經跑到了敦刻爾克準備逃跑,而之前還和英法聯軍一起作戰的比利時軍隊已經在自家國王利奧波德三世的帶領下投降了德國人。

而倒霉的法軍則被英國人拋在了身後,隨著英國人不斷地後撤,法軍被暴露在了德軍攻勢的面前,毫無鬥志的法軍部隊幾乎是轉瞬間就陷入了混亂之中。

法國第一集團軍的司令普里烏將軍為了挽回局面,帶著司令部成員下部隊試圖鼓舞士氣,結果卻錯把前進中的德軍當做了法軍,莫名其妙的就被德軍俘虜去了。其餘部隊也大多都被德軍擊潰,比如說第四軍軍長埃姆將軍就是例子,他因為帶的行李太多而行動緩慢,最後也被德國人抓進戰俘營去了。其餘部隊的結果也大多都不算好,不是被運動中被德軍擊潰,就是一言不發的投降了德軍。

但並非所有法軍都被擊潰了,在德軍收縮包圍圈的時候,有五個師的法軍在5月26日進入了法國北部重要樞紐城市裡爾。這五個師實際已經是損失慘重,如今逃到這裡的都已經是殘部了,如果再加上陸續趕到里爾的法軍獨立部隊,各部隊的總人數充其量也就只有4萬人左右。而逼近他們這裡的德國第6集團軍有多少人呢?足足7個齊裝滿員的師,共計11萬大軍,論及士氣和戰鬥力都比法國人強了一大截。

按照道理,4萬人打11萬人根本就是自尋死路,別說取勝了,能不能多堅持住一會兒都是問題。如果換做別的發軍部隊,此時多半已經是撒丫子跑路了。可匯聚在里爾的法軍卻並不打算逃跑,與之相反的,被德軍和攆兔子一樣追了好久的他們,現在已經是不想跑了,他們計劃在里爾和德軍決一死戰。法軍官兵實在不希望這麼莫名其妙的敗下去了,從戰役開始就在莫名其妙失敗,所有人心裡都憋了一股火。

當日,法軍部隊的軍官們開了一個會,軍銜最大的不過少將。會議上法軍軍官們知道了現在的情況有多糟糕,他們兩翼的法軍和英軍都在飛速地撤退,如果這些人不是逃到了敦刻爾克去,那就一定是在撤退途中被德軍殲滅。

而里爾的兩翼也因為友鄰部隊的快速撤退而暴露,目前處於包圍圈的最前端,是整個包圍圈上的突出部,它必然會遭到德軍的重點攻擊。形勢自然很危急,可這同樣也是一個機會,如果他們能夠儘可能地牽制住德軍,那就會有更多人成功撤退。

法軍打定了主意,在里爾迎擊德國人,全軍將戰至最後一刻。負責指揮里爾守城部隊的是讓·巴蒂斯特·莫里尼,他這個守城司令是被在場的法軍軍官推舉出來的,上任之後就立刻開始規劃防禦,計劃將里爾變成法軍的一座要塞,發揮法軍最擅長的防禦戰和陣地戰,儘可能的牽制德軍的兵力。而德軍也沒有讓法軍等待太久,德國第6集團軍在5月28日就兵臨里爾城下,一場大戰即將爆發。

在當時的法國,許多城市都拒絕讓法軍進入,也同樣拒絕為法軍提供任何幫助。比如說阿登地區的地方官員就拒絕法軍破壞道路,更不准法軍徵用酒店作為通訊站,民眾也不被准許為法軍提供幫助和參與傷員救治的工作。

甚至還有地方官員要求法軍出保證書和通行證,確保此前預定來旅遊的德國遊客能正常進入。但里爾卻與這些地方不同,這座城市的官員和人民堅定地站在法軍一邊,為法軍提供他們所能提供的一切幫助,哪怕是在德軍對里爾展開大規模轟炸後也沒有拋棄法軍,這在戰爭時期是難能可貴的。

而莫里尼是個老道的軍官,他把自己的指揮部設置在了里爾西南位置的歐布爾丹,這裡正對著德軍的進攻方向。當德國第6集團軍抵達里爾城外時,莫里尼發現德軍並不急於對里爾進行攻擊,而是開始對里爾展開包圍,並設置了防禦陣地。

莫里尼判斷這是法軍唯一一個進攻窗口期,為了在德軍進攻前儘可能地消耗德軍,他命令法軍發動了一次反突擊。這次攻擊非常成功,不僅重創了德軍第253步兵師,還把正在巡視陣地的第253步兵師師長弗立茨·屈勒中將抓了回來。

這是法國戰役爆發以來,法軍抓獲的軍銜最高的俘虜,而且這個屈勒中將身上恰好就有一份德國第6集團軍進攻里爾的作戰計劃。莫里尼根據這份作戰計劃制定了法軍的作戰方案,他希望法軍能夠衝出德軍的包圍圈,並從側後攻擊德軍的陣地。

在5月28日晚上,法軍守城部隊開始發動進攻,進攻一直持續到5月29日中午。很不幸的是,法軍的進攻沒能起到太多作用,一些部隊成功在德軍立足未穩之前衝破了包圍圈,但因為不能對德軍造成足夠的威脅而被消滅,更多的部隊則是在遭到德軍的反撲後被迫撤回。

不過,法軍這些失敗的反擊卻把德國人嚇壞了,他們此前以為困守里爾的法軍不足為慮,所以就沒有將其放在心上。如今法軍接連開始發起反突擊,甚至一名中將都被法軍抓去,這時候德軍就不敢輕視他們了,遂調集整個德國第6集團軍來猛攻里爾。

可里爾城裡的法軍抵抗非常激烈,德軍幾次進攻都以失敗告終,雙方在里爾郊區進行了逐屋逐巷的巷戰,但德軍實在無法突破法軍頑強的防守,5月29日下午的進攻在次日凌晨宣告失敗。

此時英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進行到緊要關頭,里爾的法軍每多堅持一秒都是對他們極大的幫助。5月30日清晨,德軍再度展開進攻,這一次的進攻變得更加兇猛,除去地面進攻之外,德軍還投入空軍對里爾展開轟炸。但莫里尼不為所動繼續指揮法軍和德軍浴血廝殺,德軍進攻部隊接連遭遇挫折。

可是法軍的情況同樣不好,他們畢竟是潰退下來的殘軍,各部隊的物資都十分緊張,此前不成功的進攻又浪費了大量的彈藥,再加上德軍轟炸造成的物資損失,現在法軍隨時都有彈盡糧絕的可能。

可饒是如此,法軍還是堅守到了6月1日清晨,德軍見里爾城久攻不下便和法軍展開談判。莫里尼要求德軍保證法軍官兵和里爾城平民的安全,否則法軍將拒絕投降。德國第6集團軍司令庫爾特·維格同意了莫里尼的要求,畢竟莫里尼率領的法軍是他見過的最頑強的法軍,這贏得了德軍官兵的敬意,為此他可以同意莫里尼的要求。談判結束後,法軍各部相繼停止抵抗,里爾戰役宣告結束。

值得一提的是,在里爾的投降儀式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投降儀式,進城的德軍為法軍準備了一場富有尊嚴的投降儀式。德軍部隊站在了里爾的道路兩旁,向走在道路中央的法軍行軍禮致敬,而投降的法軍則扛著自己的武器,排著整齊的隊列走過街道。

這並非是德軍對法軍的憐憫,而是對這些法軍勇士報以崇高的敬意。但是庫爾特·維格的命運就不太好了,希特勒對此大為憤怒,認為他沒有徹底攻陷里爾,消滅法軍是一種恥辱,隨後就將其給撤職了。

在很多人眼裡,這場戰役或許不值一提,因為法軍才是戰役的失敗者。但如果從戰略全局上看,法軍已經做得十分出色,在里爾的4萬法軍牽制了德國第6集團軍11萬人,為敦刻爾克大撤退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至少十萬人趁此機會逃出生天,這本身就一種巨大的勝利,足以讓歷史銘記住這些英勇的法軍。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史》《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e9f57d082789fd7474cba72c44ff6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