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LGBT+驕傲調查發現,在30個國家,平均9%的成年人認為自己是LGBT+,代際差異很大。
自2021年調查以來,LGBT+的知名度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較大的地理差異;
在接受調查的大多數國家,大多數人支持允許同性伴侶結婚和收養孩子;和廣泛支持保護跨性別者免受就業和住房歧視,但在其他支持跨性別的措施上存在分歧。
平均而言,在接受調查的30個國家中,3%的成年人認為自己是女同性戀或男同性戀,4%的人認為自己是雙性戀,1%的人認為是泛性戀或全性戀,1%是無性戀。
Z一代被認定為雙性戀、泛性戀/全性戀或無性戀的可能性大約是千禧一代的兩倍,是X一代和嬰兒潮一代的四倍。
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認定自己是男同性戀/女同性戀/男同性戀(全球平均4%對1%),但兩者都同樣有可能認定自己為雙性戀、泛性戀/全性戀或無性戀。
西班牙是受訪者最有可能說自己是同性戀的地方(6%),而巴西和荷蘭是他們最有可能表示自己是雙性戀的地方(均為7%)。日本是他們最不可能認同同性戀(不到1%)和雙性戀(1%)的國家。
當被問及他們的性別認同時,全球平均有1%的人將自己描述為跨性別者,1%的人認為自己是非二元、性別不合或性別不穩定者。
年輕人和老年人在描述自己的傾向方面也存在很大差異。這是6%的Z世代和3%的千禧一代的情況,而X世代和嬰兒潮一代的這一比例都是1%。
總體而言,自我認同的LGBT+人群的平均比例為9%。自我認同的LGBT+成年人在不同世代和地區的比例差異很大:從30個國家的平均18%到嬰兒潮一代的4%,從巴西的15%到秘魯的4%。
LGBT+在各國的知名度差異很大。在拉丁美洲、西班牙、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南非,有女同性戀/男同性戀或雙性戀的親戚、朋友或同事最常見。性別多樣性在整個英語圈最為明顯,在巴西,尤其是在泰國。
另一方面,在日本、韓國、土耳其、羅馬尼亞、匈牙利和波蘭,LGBT+群體不同群體的知名度最低。
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報告認識不同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人。與自我認同一致,年輕人認識LGBT+的幾率遠高於老年人。當涉及到了解雙性戀者和非二元/性別不合或流動性的人時,代際差異尤其明顯。
平均而言,在接受調查的30個國家中,56%的人認為同性伴侶應該被允許合法結婚,16%的人認為他們應該被允許獲得一些法律承認,但不應該結婚,只有14%的人認為不應該被允許結婚或獲得任何形式的法律承認。
在接受調查的20個合法國家中,對同性婚姻的支持率從49%到80%不等。在其他10個國家中,義大利和泰國的大多數人支持同性婚姻,其他所有國家的大多數人至少支持對同性伴侶的某種形式的法律承認。
在任何一個接受調查的國家,反對對同性伴侶進行任何形式的法律承認的人不超過所有受訪者的三分之一。
在接受調查的30個國家中,泰國、義大利、西班牙和整個拉丁美洲對各種支持跨性別措施的支持率一直很高;在韓國、整個東歐、英國和美國,變性人的權利和保護已成為兩極分化的政治問題,這一比例往往最低。
女性和年輕人分別比男性和老年人更有可能說跨性別群體面臨很多歧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這一代溝,X一代和嬰兒潮一代比年輕人更有可能對特定的跨性別問題或跨性別者面臨的歧視程度沒有意見,可能是因為他們不太可能認識跨性別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d9c32431addcc56894889c0bcadea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