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在建立隋朝時非常容易,這是什麼原因?

2022-06-09     楓葉談古今

原標題:楊堅在建立隋朝時非常容易,這是什麼原因?

楊堅是隋朝的開國皇帝,在很多人的眼裡,楊堅建立隋朝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這主要是因為楊堅的隋朝並不是劉邦的漢朝以及朱元璋的明朝,屬於白手起家。

楊堅之所以能夠建立隋朝一方面自然有自己的能力因素,但更多的是他的家族已經為他建立隋朝掃除了不少的障礙。

就像司馬家的司馬炎,從司馬懿開始,就一直在位取代曹魏而努力,直到司馬炎才實現了這個願望。

其實當時的楊堅就是如此。

楊堅的父親楊忠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北周武帝時封為隨國公。雖然還沒有到權傾朝野的地步,但也是位極人臣了。

父親楊忠死後,楊堅承襲隨國公的爵位。周武帝聘楊堅的長女楊麗華為皇太子妃,對楊堅更加禮重。其實當時朝中很多人勸說皇帝除掉楊堅,可周武帝毫無反應,不過楊堅知道了這件事,開始變得謹慎,以韜光養晦。

周武帝宇文邕死後,太子宇文贇即位。楊堅的長女楊麗華被封為皇后,楊堅因為是皇后之父又晉升為柱國大將軍、大司馬。

周宣帝每次外出巡幸,都讓楊堅在朝內留守。楊堅的地位和威望日益做大,周宣帝十分忌憚。

不過當時周宣帝非常不滿楊堅,也曾有過誅殺他的計劃,只不過被楊堅知道後,想了個辦法化解了,楊堅也因此到了外地為官。

當時楊堅的親信也都勸他起兵,可楊堅認為時機尚不成熟,可見他早已有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而周宣帝並非一個明主,他長期不問朝政,沉溺酒色,滿朝文臣武將敢怒而不敢言。

可周宣帝此人卻不按常理出牌,他沒多久就禪位了,傳位於長子宇文闡,自己在後宮終日與嬪妃宮女們吃喝玩樂。

周宣帝病危後,御正下大夫劉昉、內史上大夫鄭譯偽造詔書,讓隨國公楊堅接受遺命,輔佐朝政。

就這樣,楊堅掌控了大權,也開始了篡奪北周大權的計劃。

他第一步便是針對北周的藩王做出了安排,由於北周有實力的藩王很多,所以他以各種理由把藩王招到都城,防止他們反抗。

周宣帝宇文贇病逝後,楊堅任大丞相,他與之前的皇帝不一樣,周宣帝不得人心,刑政苛酷,可楊堅卻反其道行之,他施政寬和,精簡嚴苛的法令,躬行節儉,天下之人心無不歸附於他。

當時的皇帝宇文闡只是一個小孩,他根本不是楊堅的對手,雖然他在奪位過程中,遇到了藩王的反抗,但是在清除掉藩王勢力後,逼得小皇帝禪讓給了他。

從這一點考慮,楊堅建立隋朝,倒是和趙匡胤建立大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相對而言,趙匡胤更加容易了,畢竟柴榮家族根本沒有能力反抗。而北周有著大量的藩王,他們是反對楊堅的,不過可惜的是以失敗告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d52a576b5d7d65c75ed5e8316f91245.html